人家都跑到家门口来驻军威胁了,还不允许揭露一下对方的老底?还要让赤裸夫人骑马游街的假故事蒙蔽我们多久?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1月9日启程前往欧洲和北美与七国集团盟友会晤。
财联社1月11日电,据法新社报道,唐宁街宣布英国首相苏纳克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1日在伦敦会晤时将签署一项“意义重大”的新防务协议。据苏纳克办公室发表的一项声明,双方还将讨论日本作为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事项以及继续集体支持乌克兰的必要性。报道称,将于伦敦签署的这一新防务协议将允许英国在日本驻军(共同应对中国)。伦敦称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两国间最重要的防务协议。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搅屎棍的品性真是令人生厌。
今天就来揭一揭其面纱,让更多的人认识一下英吉利光环包装下的真实历史。
清代梁廷枏(楠)所著《海国四说》粤道贡国说-卷五·英吉利国一记载:
“谨案:英吉利本国在佛兰西之北,博尔都噶尔雅之东北,为荷兰属国(强大的英国原来曾是荷兰属国,在现在的西方历史叙事中能找到这样的字眼吗?)。服饰相似。国颇富。男子多著哆绒,喜饮酒。妇人未嫁时束腰,欲其纤细,披发垂肩,短衣重裙,出行则加大衣,以金缕盒贮鼻烟以自随。
《海国闻见录》:‘英机黎一国,悬三岛于吝因、黄祁、荷兰、佛兰西四国之间。大西洋尊天主者,惟干丝蜡、是班牙、葡萄牙、黄祁为最,而辟之者,惟英机黎一国。今亦奉教惟谨。产生银、哆呢、羽毛缎、哔吱、玻璃等类。’
又《舟车闻见录》云:‘《明史》之丁机宜,《职方外纪》之谙厄利(亚),《海国闻见录》之英机黎,以舆图核之,即英吉利。”盖对音翻译,无一定之字也。
其国本在欧罗巴之西,初属荷兰,后渐逞强,与荷兰构兵,遂为敌国。复据北亚未利加之地,称加那大英吉利,称欧罗巴国为本国。”
“……王所居名兰仑(伦敦),有城,距村各百余里。”


再来看看传教士《职方外纪》最初对于英国是如何描述的。
关于英国(谙厄利亚)
“谙厄利亚,经度五十至六十纬度三度半至十三,气候融和,地方广大,分为三道,共学二所,共三十院。
(1870年,英国才颁布《初等教育法》,开始逐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传教士的故事创作直接把英国的教育历史提前到了270多年)
其地有怪石,能阻声,其长七丈,髙二丈,隔石发大铳(火炮),人寂不闻,故名聋石。
有湖长百五十里,广五十里,中容三十小岛,有三奇事:
一鱼味甚佳而皆无鳍翅;
一天静无风,倐起大浪,舟楫遇之无不破;
一有小岛无根,因风移动,人弗敢居,而草木极茂,孳息牛羊豕类极多。(有个岛随风飘移,牛羊猪类极多)
近有一地,死者不殓,但移其尸于山,千岁不朽,子孙亦能认识。
地无鼠,有从海舟来者,至此遂死。
又有三湖,细流相通达,然其鱼绝不相往来,此水鱼误入彼水辄死。傍有海窖,潮盛时,窖吸其水而永不盈;潮退,即喷水如山髙,当吸水时,人立其侧,衣一沾水,人即随水吸入窖中;如不沾水,虽近立亦无害。”

英国产貂类极多,神奇的是,犬最猛烈,一犬可杀一虎,遇狮亦不避也。
编的故事真厉害,英国的一条狗,可以杀死一只老虎。这老虎是纸糊的吗???

继续往下看:
“又闻北海滨有小人国,髙不二尺,须眉绝无,男女无辨,跨鹿而行,鹳鸟常欲食之,小人恒与鹳相战,或预破其卵以绝种类。”
这故事桥段怎么看起来有点眼熟?莫非是来自于华夏典籍?
您别说,还真就是如此。
且看《史记·大宛列传》正义所引《括地志》:
“ 小人国在大秦南,人才三尺。其耕稼之时,惧鹤所食,大秦卫助之。”
此处小人皆长三尺,而《括地志》亦称之为焦侥国,且穴居,“耕稼”说明有农业,与《山海经》及郭璞注相同。“惧鹤所食”则与《穷神秘苑》一致。好巧好巧,笔者在即将面世的科幻小说《灵能4996》中也恰好写到了“焦饶之国”!
若把现在的英国历史翻看来瞅瞅,就会发现1623年的英国无比神勇,早已名震欧洲,还在1588年就打败了西班牙令人闻风丧胆的无敌舰队……
这几百年前传教士写的英国历史故事,与后人编写的英国历史,究竟该相信哪一个呢?两个故事版本,为何自相矛盾?


粗略比较了一下,1623年版本的《职方外纪》此处内容与1844年版《职方外纪》基本相同。



再对比一下被篡改过的《函宇通》,关于英国的记述大略相同,但细节描述还是颇有不同。

在怪石这里,火铳没有了,原文故事是从石阴一面,撞千石之钟,其阳一面寂若无声。不是用炮击啊!而且,那个无根之岛不是飘移,而是随风上下,对,随风上下,大略是颠簸之意吧。
一夜得数月,夜行夜作,皆以烛,原文这里是烛,被职方外纪替换成了“灯”。嗯,西方文明就在这样的字里行间,跨越光年,飞速进步了。

后面内容,如“嗜酒、不醉、多寿”与职方外纪的“嗜酒,任饮不醉,年寿最长”,只是表述有些差异。

原文是“短人国”,则被替换成了“小人国”。
唐代杜佑所撰《通典》卷一九三,引述《突厥本末记》有云:
“突厥窟北马行一月,有短人国,长者不踰三尺,亦有二尺者。头少毛发,若羊胞之状,突厥呼为羊胞头国。其傍无他种类相侵,俗无寇盗。但有大鸟,高七八尺,常伺短人啄而食之。短人皆持弓矢,以为之备。”
这一幕描述,与之相比,真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其实,杨廷筠在编写《职方外纪》时,除了抄袭《函宇通》外,还大量参考和借用了《山海经》、《史记》、《通典》中的内容。
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中国典籍中的故事,来创作英国历史就对了。
考文垂戈黛瓦夫人的虚假故事
有这样一幅世界名画《马背上的戈黛瓦(Godiva)夫人》被一个感人的故事包装得十分精致,现藏于英考文垂博物馆。

传说,十一世纪时期,考文垂城市的统治者麦西亚·利奥弗里克伯爵(Leofricthe Dane)为扩充军队,要向城中百姓加大税收,他的妻子Godiva夫人马上站了出来,表示强烈反对,两人一直争执不下,这个时候伯爵就提出一条赌约:如果妻子赤身裸体围绕市内骑行,且城中"贱民"无一驻足就马上减税。
次日,戈黛瓦夫人就赤身裸体在城中骑行,百姓为了不让夫人尴尬,每家每户都把门窗关的严严实实。事件过后,伯爵也遵守诺言,没有再提加大税收之事。
这便是世界著名的《马背上的戈黛瓦夫人》的故事。

1678年5月31日,考文垂官方将戈黛娃夫人的传说故事列为纪念节日,1826年却一度下令停止。原因无他,因为经过考证发现,戈黛娃夫人的故事是个谣言。
马背上的戈黛瓦夫人是一幅著名画作,由英国画家约翰.柯里尔所作。
画中,高贵的戈黛瓦夫人身上不着寸缕,赤裸地骑在马上穿过喧闹的城中大街。


历史上据说确实有戈黛瓦(Godiva)夫人,但当西方出现这个故事时,夫人早已经去世好几百年了。
而且,最初的故事版本不是这样啊。
戈黛瓦夫人游行的故事原型最早见于13世纪编年史作家罗杰(Roger of Wendover)所著的《弗洛伦丝史》(Flores Historiarum)一书中。
彼时,戈黛瓦夫人为了忏悔,决定按照宗教习俗,以忏悔者的身份在城镇中绕行,——这不是什么与丈夫打赌的故事啊。
而且,书中描述忏悔者穿的是一种无袖(类似直筒连衣裙)的服装,这种服装相当于当时的女性内衣,——也没说光溜溜、赤果果的呀。
戈黛瓦夫人好端端地,为什么要忏悔呢?
西方历史上,戈黛瓦夫人是一位贵妇,其丈夫是英国历史上著名国王“圣爱德华”的三位重臣之一的默西亚伯爵。戈黛瓦夫人在丈夫去世后,继承了他的土地、财富和权力。
英国国王威廉一世派人来调查土地情况,拟了一份《土地赋税调查书》,在该资料中能查到她的名字。
讽刺的是,她之所以会忏悔,恰恰是因为她学着丈夫的模样,对百姓征收负担过重的苛捐杂税。
什么?征收重税的居然是她?!
在最初的故事版本中:
一方面,为了表现自己的虔诚信仰,戈黛娃夫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盖了许多修道院;
一方面,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贪财的她又疯狂压榨百姓。
最后,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强大压力,不得不按照宗教习俗进行忏悔。
就这,还能被后人吹得神乎其乎,包装成一个感人的故事,明明是恶人,竟被洗成了“白月光”。

这个故事复苏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有人发现有利可图。
1848年-1887年,戈黛娃夫人的故事再度复苏,据说迄今为止,仍旧被作为考文垂市的纪念节日之一。
2.1万人点赞,啧啧,故事漂洋过海,还真是忽悠了不少人呢。

但是,笔者揭露真相的文章却在某些平台被精准限流了。揭露欧拉审核不通过,揭露牛顿和英国的文章被定点关照。另一方面,却放任考文垂戈黛拉夫人这样的谎言充斥网络,呵呵。
近日,一年一度的英国光腿节(地铁无裤日)又开始了,好不热闹。

在寒冷的冬季,男女老少都可以不穿裤子,只穿内裤乘坐地铁,美其名曰地铁无裤日。


据说,此前英国女王在91岁时也参加过类似的活动。

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会告诉你:这种活动象征着浪漫与自由,象征着创新,象征着有爱,象征着绅士风度……

也许,这才是英吉利真实的模样吧。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