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七贤之首露出破绽,近代多位西方科学家也经不起考证



泰勒斯(希腊语:Θαλής,Thalês,英语:Thales,又译为泰利斯、他里斯,约元始前624年-元始前546年),贵为古希腊七贤之首,被誉为古希腊时期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开创了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成为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笔者查阅清人黄钟骏父子所撰《畴人传四编》“卷九”,恰好也发现了有关“泰勒斯(他里斯)”的记载,如下:
“他里斯,一名推立司,小亚细亚人,希腊理学七贤之一也。生于周襄王十三年(元始前639年),精于天文算法,在周匡王四年,日蚀(日食)度候皆先为他里斯测定无讹,为希望天算格致创兴之祖。”上述资料来源:传教士艾约瑟之《西学述略》、墨海书馆编辑王韬之《西学原始考》)。

将《畴人传四编》的上述记载,与现行西史有关泰勒斯的介绍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一个是出生于元始前639年,一个是出生于元始前624年,二者出生日期相差了整整15年。
不仅如此,《畴人传四编》中的“他里斯(泰勒斯)”还是个“小亚细亚(亚洲)”人。

翻开《西学略述》“卷五,理学分析,四十三”,可以看到有关“希腊七贤”的记载:
“当中国周朝匡定二王之时,希腊出有七人,世称七贤,皆善理学,其首一人名他里斯(泰勒斯)。”

即周匡王、周定王之时,希腊出了七贤,为首一人便是泰勒斯。
周匡王是中国东周第八位君主,于元始前612年-元始前607年在位,共计6年。
元始前607年十月,周匡王姬班驾崩,谥号“匡”,其弟姬瑜继位,成为东周第九位君王,是为周定王。周定王在位二十一年,于元始前586年驭龙宾天。
也就是说,根据《西学略述》的说法,那么希腊七贤的主要活动应该存在于元始前612年至元始前586年这三十六年之间。
在周匡王四年(元始前609年),泰勒斯便率先测定了日蚀度候,而且准确无误。而根据现行西史,泰勒斯出生于元始前624年,至元始前609年时,才刚刚15岁。
十五岁的泰勒斯,不经长期的天文观测,上来就直接测定了日蚀(日食)度候,而且还准确无误,果然又是一大神童。

不过,提及日食,全人类历史上有关日食的最早记录便是出自华夏。
迄今为止,华夏观测日食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从春秋时代开始,华夏古人就对日食有了完整的、连续不断的记录(尚不包括甲骨文卜辞的记载)。
历史上有明确的年月日记录的日食,始自编年史书《春秋》。最早的日食记录是元始前770年,自此之后,历代史书记录连续不断, 直至清末,一共记录了大约1000余次日食,堪称全世界最完整的日食记录。

日食只在日月和朔之时发生。
日全食发生时,根据月球圆面同太阳圆面的位置关系,大致可分为五种食象:


据统计,《春秋》中记录了日食共37次,其中,鲁宣公(前608年-前591年在位)以前15次,有七次记明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而鲁成公(鲁宣公之子,前590年-前573年)以后22次,全部记明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
可是,在鲁文公十八年(前609)、鲁宣公元年(前608年),都没有查到日食的记录。
再查周匡王的相关记录,在周匡王四年(元始前609年)也没有任何“日有食之”的记录,那一年没有发生过日食。
[北宋] 刘恕 撰《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六,周纪四,匡王”记载如下,通读有关周匡王四年的记录,没有日食记录。



实际上,周匡王在位期间,唯有匡王元年(元始前612年)发生过日食。
[北宋] 刘恕 撰《资治通鉴外纪》 “卷第六”(四部丛刊景明本)记载:
“元年夏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倘若日食在周匡王四年(元始前609年)那一年并没有发生过,敢问古希腊七贤之首的泰勒斯又如何能测定日蚀度候呢?
莫非古代中国看到的太阳,与古希腊看到的太阳不是同一个?或许,也只能这么理解了。
再来看1886年传教士艾约瑟脱稿口译而成的《西学略述》一书。
《西学略述》“卷六,欧人始开有南北美洲地,六十六”记载:
“当前明之世(具体日期也未言明),欧洲之西班牙人始觅获西印度群岛乃未几复得今墨西哥与秘鲁等国之地。”
传教士艾约瑟说,西班牙人没有找到西印度群岛,却发现了南美洲,自始至终都没有意大利人哥伦布的名字。也就是说,所谓的“发现”美洲,与哥伦布无关。
西史叙事中,哥伦布于1492年遍寻不着西印度群岛,偶然发现了南美洲,可是1886年的传教士艾约瑟却不知其人、不知其名,真是有趣。

《西学略述》“卷七,质学,七十一、七十二”记载:
“质学乃论物之质与性,为格致(物理学)中最要之一学。论力有摄引力(吸引力)、粘合力,以及性异之物合而为一之力……又论定质缘何因热而幻为流质、气质,以及物动历时久暂并物颤而音分,有宫商角徵羽……”
这西人也讲“宫商角徵羽”?一不小心又露出了破绽。很显然,这所谓的物理学最重要的分支——质学,就是对华夏典籍的抄袭。


终于又到电学部分了,搓搓手,一起来看看啊。
《西学略述》“卷七,电学,七十四”记载如下:
“凡物之质,体内莫不皆有电气,或隐或现,率各不同。近中朝乾隆年间,美国人名弗兰革林(富兰克林)者始创立此一学。
电气之生,率分多类,有二物相磨而生之电,有二性异金类合化而生之电,有加热于红铜与倭铅等金而生之电,有磁石自生分有南北之电。至于动物体中有内含电气盛者,触物即发如雷鱼雷鱓(鳝)之类,尤为显著。
近格致家有言光热电三者皆缘于一最精之气摇头而生(精气,精气,又是华夏的精气,还是最精之气),然尚未得其确据。唯考明诸电爆发星星之火,均同无异。而有人收取雷鱼之电,试得其有能将一水分为轻养二气(即氢气与氧气)之功用。”

关于“电气”一词的华夏源流,此前在阐述电磁学起源于中国时已有分析,1886年传教士艾约瑟“脱稿告成”这本《西学略述》时,仍旧在使用“电气”这个词,而没有使用所谓西方电学创立后的“电流”一词。
可是,按照艾约瑟自己的说法,花旗国富兰克林早在乾隆年间,即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创立了电学。作为从西方翻译过来的书,又身为“带来先进科学知识”的西人,为何不使用新奇的“电流”一词,而要中国的“电气”一词呢?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不难发现,其实这里牵涉到一个原理解释的问题。人的体内有气,动物体内也有气,磁石有磁气,地球也有磁气,因此最初解释电学现象时,依据的是中国的理论,即“凡物之质,体内莫不有电气”。
从电学原理的解释可以看出,电磁学最初应该是起源于中国。否则,富兰克林只凭空创造一个单词“电荷”,西方凭空创造一个“电流”,而没有相关的理论解释、没有名词解释、没有定义,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吧?
哪怕是取个名,也得有个理由吧?
此外,传教士艾约瑟的上述记录提到的是美国人富兰克林创立了电学,却丝毫未提及法拉第、奥斯特、安培、伏特等人,十分奇怪。这些西方科学大神可是在电学领域熠熠生辉,其突出的贡献,其发明创造的成就,哪一样比不过富兰克林?
而且,在现行西史表述中,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由于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才被誉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


若是1706年出生于波士顿一个铁匠家庭的富兰克林创立了电学的话,那不应该称富兰克林为电学之父吗?


接着往下看,看看化学部分是如何记载的。
《西学略述》“卷七,七十四、七十五”记载“化学”如下:
“化学之要,首以详究诸物内有几多原质,并其原质之各分数多寡,以及物与其诸原质之性何若……地壳面上,无论为动(物)为植(物),为石为土,皆为设法依式,测验如水,须识其中之热减至何度而成冰,加至何度而成气。
当中朝乾隆年间(1736-1796年在位),英人加芬底矢(卡文迪许)始知有轻气(氢气)迨伯理斯理嗣复查获养硝炭强三气,而养气(氧气)实缘伯公多加热于丹砂,见其气起有异,因而收于器内,详细查验,以告于人。后有法人名曰拉菲洩(1886年,还不叫拉瓦锡)复创,查获养硝炭强三气相合成风,而金刚石与炭同质,亦此拉公所创查获者。”


上文提到了氧气和氢气的发现。
根据传教士艾约瑟在《西学略述》中的记载,氧气是一位名叫“伯理斯理”(还尊称其为伯公)发现的。
那么,这位“伯理斯理”是英国人吗?记录中并未提及。
伯理斯理是如何发现氧气的呢?
原来,根据其记录,只是“加热于丹砂,见其气起有异,因而收于器内,详细查验,以告于人”,如此,便发现了氧气。
氧气的西文名称Oxygen(akseigen),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命名。
西方世界在氧气的发现上一直争论不休,除了拉瓦锡外,主要涉及舍勒、普里斯特利(神学家)。
英国人宣称,是英国伟大的化学家普利斯特利(J. Joseph Priestley,1733年-1804年)于1774年8月1日率先发现的。
就权当这个不知是哪国人的“伯理斯理”就是英国人“普利斯特利”吧,尽管发音其实有些不同,身份也不明确。
现行西史中,神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实验,用凸透镜聚焦加热氧化汞,利用排水取气法第一次收集到了氧气,并且通过研究发现,其不仅有助燃作用,能让蜡烛燃烧得更为明亮,而且老鼠在这种气体中也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据说,他还亲自吸入了这种气体,感觉非常舒畅。
咦?这二位的实验过程,为什么大相径庭?原来不是加热丹砂就得到了氧气么?
普利斯特利(J. Joseph Priestley)

难怪法国和瑞典表示不服,一致认为瑞典化学家舍勒在1772年研究二氧化锰时就发现了氧气,比英国人普利斯特利的发现要早大约两年。
不过,从传教士艾约瑟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加热丹砂就可以得到氧气,因此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笔者此前关于氧气发现者是唐朝马和的观点。
这个观点最早是德国人朱利斯·克拉普罗特(Julius Heinrich Klaproth)提出来的。
1807年,24岁的克拉普罗特在俄罗斯彼得堡科学院的大会上,宣读了一篇令人大吃一惊的论文《第八世纪时中国人的化学知识》,并当众介绍了《平龙认》“霞升气”一节:天地之间有霞升气,霞升气由阴气和阳气构成……
大意便是,空气中有阴阳二气,用火硝、青石等物质加热后就能产生阴气;水中也有阴气,它与阳气紧密结合在一起,很难分解。

克拉普罗特根据《平龙认》中记述的内容判断,远在唐朝,中国人就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氧气。他认为书中的“阴气”,即“氧气”。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炼丹道士和术士很早发现氧气一点儿也不稀奇,因为整个化学体系都是在中国的炼丹术上衍生和发展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1904年,法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亨利·莫瓦桑(1852-1907年,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才在《无机化学大全》一书中,以肯定的语气述及中国学者最早知道氧气和氢气的存在。
氢,是元素周期表的第一个元素。

再来看看西史中氢气的发现者——英人加芬底矢(卡文迪许)。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1731年-1810年),又译作开文迪许、卡文迪什。
在西史叙事中,卡文迪许从事科研工作,一生独居,淡泊名利。当许多人推崇他发现氢气时,他谦逊地表示:“这事早有别人注意到了。”
倘若根据传教士艾约瑟的记载,卡文迪许必定是第一个发现氢气的人。但现行西史中,又出现了另外两位更早的人物,是的,又发生了争议,大家都想抢夺这个发明权。
据说,1671年,爱尔兰著名哲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和发明家罗伯特·玻义尔曾经研究过氢气,还描述了氢气的性质。
16世纪末期,瑞士化学家帕拉塞斯(原名西奥菲拉斯特·邦博斯特·冯·霍恩海姆,Theophrastus Bombastus von Hohenheim)发现硫酸在腐蚀铁屑时会产生气泡,像旋风一样腾空而起。这种气体可以燃烧,也就是说他无意中发现了氢气。
然而,仔细一查,却发现这个帕拉塞斯并非真正的化学家,他只是个“著名”医生。呵呵,又一个不务正业的医生。
也是,16世纪末期,利玛窦刚刚来华,化学这个分科都没有,何来的什么化学家?
据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一生有将近五十年从事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论文和实验报告,但绝大部分都没有公开发表过。你懂的,既然没有发表过,那么就可以继续不断地“发现”他的手稿,再冠之以名,逐步公开。
有意思的是,从始至终,卡文迪许都没有写过一本书,一本也没有。
更有意思的是,卡文迪许虽然从小身体虚弱,但生活很有规律,几乎很少生病,因此得以高寿,最后于1810年3月10日(一说2月24日)在伦敦与世永别,享年79岁。
哦,对了,必须指出的是,卡文迪许终身未婚。
一生未婚,只为人类搞科研,这情操也高尚了。不过,这耗费的大量资金从何而来?
别急,人家出生就有“金手指”,自带富翁天赋,还是百万富翁,衣食住行都不是问题。据说,有次他的仆人说缺钱,卡文迪许随手就开了张五万英镑的支票给他。
据说,这是卡文迪许用来收集氢气的装置。

按西史叙事,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试验,不仅证明了试管里的露珠就是水,而且证明了2体积可燃气体和1体积纯氧恰好化合成水。如此一来,本可以宣布水不是元素,而是可燃气体与纯氧的化合物。然而,卡文迪许却笃信燃素学说,认为可燃气体=水+燃素,而氧气则=水— 燃素。
1637年6月,宋应星完成了他的《卮言十种》中的第八种《论气》一书。
该书继承了先秦荀子、东汉王充、宋代张载的理论和思想,特别是在张载的元气论上予以发展,形成了唯物主义一元论自然观哲学体系。
宋应星认为,宇宙万物最原始的物质本原是“气”,由“气”而化“形”,形又返回到“气”。在形和气之间还有个物质层次,即“水”与“火”。

“形气”篇,最基本的问题是气之变化,思考并阐述气如何构成物质。物质被称为“形”,即有形之物,而气则是完全透明的,属于无形之物。有形与无形,形与气的相互转化,便是自然界物质变化的基础。
在本篇,宋应星谈到了物质在燃烧中发生的变化:
“及其得火而燃,积为灰烬,衡以向者之轻重,七十无一焉,量以多寡,五十无一焉。”
柴火燃烧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七十无一、五十无一,不是预估数值,而是宋应星亲自实验并测量的结果,——这正是现代计量化学的基础。
为什么有的物质燃烧会有灰烬,而有的却没有灰烬?
宋应星指出,这取决于其生成之源。倘若是从土中的尘埃经过气的包裹而形成,燃烧时就会留下灰烬,——这便是西人所谓的“燃素学说”的灵感来源。
不过,宋应星的解释比燃素说更先进一些。因为他认为灰烬经过黄泉之力(更加缓慢的燃烧)也会重新变成气,只是过程十分漫长,人观测不到,——这种进一步的解释,又成为后来的所谓“分子运动论”的灵感来源。
1782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了正确的燃烧理论,用红热的枪简分解了水蒸气,明确提出:水不是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
1787年,拉瓦锡将"可燃空气"命名为" Hydrogen "。
" Hydro "是希腊文中的"水"," gene "是"源"," Hydrogen "就是"水之源"的意思。
居然又是来源于希腊语,与那个Telephone的说法一样。
再重复一遍,希腊语是近代的产物,1834-1976年之间才被希腊官方采用。
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罗素(James R. Russell)特别指出:“希腊语是一种淡化的古代亚美尼亚语。”即希腊语衍生于亚美尼亚语。
这种源自于亚美尼亚的斯拉夫东正教语言,实际比法语、英语诞生的时间都还要晚。在近代依靠印刷术(锁定字母,防止写乱)和规定“发音符号”(字母)后才形成教派文字,然后被基督教使用。不过,这种所谓的文字存在巨大缺陷,不能用于书写文学、科学和哲学,无法承载高深的知识、表达深邃的思想。
牛津大学教授麦克里奇(Peter Mackridge)发现,有个流亡法国的希腊人名叫科莱斯(Adamantios Korais, 1748-1833),是他发明了所谓的“纯正希腊语”(katharevousa,希腊官方于1834-1976年间采用)。
……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西史叙事中:
希腊七贤,包括泰勒斯在内,没有子孙后代。
卡文迪许,终身未婚,没有孩子。
拉瓦锡,没有子女。
法拉第和撒拉,也没有生育后代,没有子女。
普里斯特利1762年与玛丽·维尔金逊结了婚,只字未提有没有子孙后代。
伏特的履历生平中,没有提及他是否有子孙后代。
安培同学在1796年结识了他的妻子,并于1799年完婚。但不幸的是,1804年,妻子去世,对安培造成重大打击。1836年,安培在法国去世。有子孙后代么?语焉不详。
奥斯特,1814年与Inger Bellum在哥本哈根共缔良缘,育有三男四女。这三男四女分别叫什么名字?各自的人生轨迹、履历生平,有没有结婚、与谁结为连理,后代分别都有哪些人?其家族是否延续至今?查不到相关信息。
自学成才的德国物理学家欧姆(Georg Simon Ohm,1787~1854年)只知埋头苦干,为人类做贡献,却没有半点儿女私情,他不谈恋爱、不结婚吗?有没有后代?有的话,在哪里?
还有伟大的英国天才麦克斯韦,14岁就写几何学论文《 卵形线 》,讨论用一根线绳绘制曲线的方法,与大自己八岁的妻子在一起,那么深爱妻子,还为她写诗,最后也是没有子孙后代吗?
1879年11月5日,麦克斯韦患癌症去世,终年只有49岁。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敢问,为什么这些西方科学大神,总是“独自一人享受孤独”,为什么往往都没有子孙后代?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