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翻女神刷屏:你一定要知道的英语学习法则



从上周到这周,外交风云变幻莫测,大事件、大新闻迭出,各种消息不断更新,这种时候,正是媒体最忙的时候。
恰好,柔妈就是媒体从业者一枚。可以说,忙了个天翻地覆。

上周五看了高翻女神张京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上的翻译,当时就很有感触,一边想着,自己当年的愿望就是当个外交官,没想到被别人实现了,哈哈;一边又想着,柔柔以后长大了,要是做个张京这样的高翻,似乎也不错。。。
本想写篇文,说说由高翻女神刷屏引发的英语学习思考,奈何一直没抽出时间。昨晚忙到10点多,特别想去洗洗睡了,但觉得要是再不更新公号,连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所以,还是抖擞精神码这篇字,今早一边处理工作,一边接着码,直到现在才能发出来和大家见面

回顾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上,张京这段超长待机的翻译,越看越觉得赏心悦耳,也越佩服。
女神肯定不是一天炼成的。看看16年前她参加2005年第十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的视频,她的演讲题目是《全球化影响与中国传统价值观》(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Values)。
再往前看,杭州人张京的求学路径是:从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省重点中学)毕业,舍弃清北,保送外交学院英语专业。是真学霸无疑了。
关于女神的开挂故事,就不多说了,大家这几天肯定刷到了不少,咱们还是聚焦英语学习的这几个问题。

01

翻译会被机器人取代么?
这次中美的交锋,恐怕是80 90 00后近几十年来,高清体验的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在外交战场最激烈的语言碰撞,看到高翻女神的专业、精准的翻译,相信没有人会说:带个翻译机器人去吧!
没有哪个高科技ai翻译机器人能精准翻译现场的那种气氛,能有专业资深翻译的那种临场应变能力。出国旅游时,也许随便一款电子翻译器就能行走天下,但说到“干货”——表达思想、学术交流、专业讨论等等,都是靠“人肉”,只有人才能做到信、达、雅。
学英语、学外语,学到这个程度,是不会被机器取代的。任何技能学到顶端,都不会被机器取代。

02

英语是工具。学英语,更要学其他。
常能听到,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少人的出路并不好,因为除了英语相对流利,别的都不大行。而这些毕业生的同学,有的职业路径却特别好,主要是因为掌握了另一门技能,与英语一结合,一下子就成复合型人才了。

外交学院的高翻老师王燕说,外交部选拔高翻主要看重三点,“一是踏实的语言基础、优秀的语言能力;二是熟悉外交、外事业务;三是综合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英语好,只是具备了1/3的能力。英语好的人那么多,但其他2/3的能力决定了能否成为一个有实力的高翻。
同样,学英语,又懂贸易,在对外贸易这条路上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多;学英语又学新闻,新闻触角一下子就扩大到西半球了。
凤凰卫视1996年在香港刚成立时,籍籍无名,陈鲁豫、许戈辉、窦文涛1997年全程数小时直播黛安娜葬礼,轰动大陆,大家第一次通过香港媒体全程看到了域外的皇室事件。一战成名,这次直播成全了三个主持人一姐一哥的地位,也奠定了凤凰卫视的根基。陈鲁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许戈辉毕业北京外国语大学,俩人这流利的英语范儿,显得窦文涛这个武汉大学新闻系的才子有那么点儿“土”了。其实,我最喜欢窦文涛。

03

有自己的专长,英语还不错,也是另一种复合型人才。
这里我充个胖子,举一下自己读书时的例子。读研的时候,我们新闻学院和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有一次学术交流,然后我们几个帮忙跑腿的学生就和密苏里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博士比较熟悉了,恰好他们这个学者团队在跟我们学院交流完之后,应邀要给北京青年报报业集团做交流培训,开了四个班次,每个班次都是4天时间。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突然缺个翻译,于是我和另一个本科英语专业、拿到专八证书、考研转到新闻的同学被选中,两个人搭班,轮流翻译。
一次课是2小时,一般是每人翻译半节课。考虑到同学是英语专业出身,第一次就先让她翻,我在旁边听。听着听着,我就感觉她翻译可能有点问题,主要是术语翻译不准,听课的报社记者和编辑有时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对应到实际新闻业务中的哪个方面去,然后就会发问,翻译的同学就需要把问题再翻译给讲课的教授。这样一来,效率就降下来了,课堂不太顺畅。
中间休息时,她跟我说,哎呀,教授说的话我都能听懂,可就是不知道新闻学的术语是什么,搞得我好紧张。
下半节课轮到我了。虽然有的时候,教授有些话或词,我听得不是特别准,但是新闻领域我熟悉啊,学习、实践了5年了。课堂上只要联系上下语境,稍作推断就能译出来,那些熟悉的术语随时等我翻牌,翻译得还挺爽,听众们听得也比较顺畅。
后来我和同学交流经验,她英语水平确实比我高,我新闻专业能力也确实比她强,不过,到了这种新闻专业的翻译领域,还是我更如鱼得水些。当然,她经过两年新闻硕士的学习,毕业后也是英语+新闻的复合型人才了。
所以说,通过英语这个工具,能够把自己的领域扩展、延伸,去对接更多广阔的领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次翻译,我最直接的收益就是,翻译了4天,挣了四五千块钱,当时够我半年的生活费了。最长远的收益是,获得了与外国专家交流的自信,以后再碰上类似的场合,一点也不紧张了。

04

英音or美音,这是否重要?
看女神张京16年前的演讲视频(文中第2个),敏感的亲能听出来是美音,说明女神当年在学校是走美音范儿的,但是看她后来在外交场合的翻译,全部是标准的英音,只能偶尔发现几处细微的美音。
对于外交部高级别的翻译来说,发什么音恐怕不是凭自己的喜好能决定的,而是要服从、服务于外交大局,尤其是这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场合,说英音显然比美音更合适,毕竟己方翻译要是发对手的音,总觉得气势上差了点。
可见,女神进了外交部之后,显然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发音习惯,生生改成了英音,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看华为的消费者业务的掌舵人余承东,他在国际舞台上发布过不同版本的手机、PAD终端,全程英语,但,不好意思,那独特的六安味儿+高科技词汇,一般人还真听不太懂。
上面这段视频是2019年,华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新款产品发布会,余承东说着六安英语发布MateBook X Pro,你细细听,会心生疑问:究竟是自己英语水平不行, 还是余总英语水平不佳?
看看老外的点评,你就心生安慰了。
老外的点评,总结起来就是:这个场合,他说比别人说更合适,舍他其谁?我也表示同意。所以,对于余承东来说,发音、口音重要吗?压根就不。他站在那里说,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如果他发音好,那是锦上添花的事。
八一八余承东,高中毕业于安徽六安霍邱县第二中学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加入华为,现任消费者BG CEO等等一系列高级职位。这履历,一看就是笔直笔直的技术+高管路线。
他这一路能走来,英语水平绝对不低,绝对能匹配技术需要和管理需求,但从投入的性价比上说,他没有必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矫正自己顽固的口语,就为了发布几款产品,不划算。
张京和余承东,两个不同的领域的精英人才,从对英语的发音、口音的重视程度看,前者和后者简直是截然不同,但,两人的情况都很好地契合了各自的职业路径发展,恰如其分。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发音是否重要,要看英语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中处于什么位置,是主导位置(如张京)还是协助位置(如余承东),只要找准位置,发音就不是困扰,英语学习也不是困扰。
但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看不出来以后的定位,怎么办呢?那就尽可能地发好音,不管是英音还是美音,最重要的是大家能听明白。如果有明显的发音缺陷,还是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尽量引导,多听原版,自然地把错误发音矫正过来,为以后孩子有更多选择铺好路。

05

最后,推荐两个我关注的、磨练英语到让人羡慕的人。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主持人刘欣。最初认识她,可能和大家一样,就是和美国FOX新闻台女主持人的电视辩论,在人家的主场用英语阐述中国记者的看法。

后来发现她业务能力真的很强,看了不少她的视频,大家感兴趣也可以搜搜,资源很多。看这个,vlog如何正确发音?是不是颠覆了认知?
接下来这位更是神奇,先听听他给《舌尖上的中国》的配音吧。
要是闭上眼听,绝对会以为是纯种老外配的。网友们对他的评价是:他一开头,耳朵就要怀孕。
这位大咖叫孙立志,江苏徐州人,小学6年级开始接触英语,以艺术生身份考入大学,一直没断了学英语、听原版,直到因为长期模仿VOA(美国之音)而在全市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奖,奠定了英语自信,也慢慢开拓了更多发展机会。

这些书,代表着他曾经的努力。

06

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建议:取消英语主科地位。说实话,说这话的人,不是傻就是坏。
要么就是自己的人生被英语折磨过,生活中从来用不到英语,也不知道学了英语有什么用;
要么就是自家娃根本不愁未来就业和发展,学不学英语无所谓;
要么就是自家娃学英语已经便捷到不需刻意安排,比如驻外的官员或高管、从小出国留学的孩子等等,要是再在学校安排那些很简单的英语学习,岂不是浪费时间?
如果不属于这几类,还支持这种提议的人,可能是对翻译机器人有自信吧。
柔妈│芬兰→德国→北京
育儿│把家庭教育做到极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