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鸡娃家长的希望与绝望



本文2839字,阅读需约7分钟
选拔,一直是当下很多家长尤其是鸡娃家长的一个魔咒,是“双减”乃至“三减”都无法消除的存在,因此也就成了家长们教育决策与规划的指挥棒。
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都是选拔惹的祸,天下苦选拔久矣!若能把小升初选拔取消掉,大家就都太平了,孩子们至少可以拥有6年的幸福时光。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要认真努力学习,而是说不要恶性竞争、内卷,无意义地消耗家庭和社会资源,透支孩子的人生。
但随着我闺女年级(现在四年级)的升高,随着我和身边的家长、国内外的朋友就这个话题的交流加深,以及我自己翻阅的一些资料信息,我发现以前的我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选拔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01
咱们先想想,优秀的人是怎么产生的?那就是在不断的大浪淘沙中产生的啊,一层一层地筛选,留下的就是优秀的。具体到学生中,优秀的学生一定是通过选拔产生的。如果不选拔,不适合的人占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公。
所以,选拔没错,选拔是因材施教、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行之路,并不是选拔造就了现在的教育困境。
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下面这个视频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7分多钟,建议静心看完。
02
接下来,我来个“太忙不看版”,边说边评:
德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学4年级开始分(选)流(拔),即4年级毕业就进入中学。咱们是中考分流,他们四年级就分流,是不是更残酷?
大约一半孩子进入文理中学(相当于我们的中学);成绩中下的进入实科中学,毕业后上高职;还有一部分去职业中学,学门手艺就业;还有一些进入综合性中学(涵盖前面三种)。
有些文理中学是传统名校,有“天才班”——是公立体制内对资优生的一种培养方式。这其实和北京海淀的六小强、西城的四大金刚,以及各省市的重点中学的实验班挺像的。
选拔由学校主导,学校根据三年级两个学期及四上一个学期的成绩,经和家长商量,推荐适合的孩子升入对应的中学。但“天才班”是要经过单独选拔的,而且要三轮。除了学校主导这一点,具体的考察过程,有一部分和西城区八中的八少八素很像,要测智商和心理,寻找智商高、有潜力的孩子,而不仅仅是成绩好的孩子。也就是寻找所谓的“天牛”——智商130以上的。

被选到“天才班”的孩子,不超前学、不超纲学,而是用更少的时间学完既定校内知识,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多学一两门外语、在实验室做实验、鼓励参加竞赛、必须学乐器等等。这一点和国内太不一样了,咱们选拔出来的牛孩,主要还是面向竞赛和高考,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特长的时间大幅度缩减了。
03
这里并不是说,德国的这个“天才班”选拔方式就是完美的,但里面却是有值得我们琢磨、学习的地方。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虽然不能改变选拔方式,但多了解、思考这背后的门道,对于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规划,以及建立教育定力都大有益处。
首先,把选拔的主导权放在学校,我是非常赞同的。这就像我们这一代人上学的时候,学校的内容学得好,才有资格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和竞赛。而且,家长和社会不必过分卷入孩子的学习,既给家长、社会减负,也相应地给孩子减了负。
但,这里有个前提——学校的学习及测试,能够区分出孩子的水平,教育体系内的用词是“有层次”。学校的教学在每个孩子身上有不同的结果,70分、80分、90分、95分以上(或者ABCD等级)的,有着清晰的区分度,而且孩子和家长也都认可这个区分度。
别小看这个区分度,在当前“双减”的背景下、在快乐教育开倒车多年的荼毒下,用成绩或等级区分孩子,在公立校都快成政治不正确了。况且,现在校内试卷也区分不出来,全班恨不得一大半都是90分(或最高等级)以上,这怎么选拔?那重点中学为了找到好苗子,就只好展开各种形式的“点招”了......
04
重点中学的“点招”,虽说也是以成绩取人,但就北京尤其是鸡娃高地海淀区而言,主要是看奥数成绩——这就要命了。
没有获重要奥数竞赛2等奖及以上,基本就失去被“点”资格了。为了不失去这个资格,就出现了多年来的奥数热。有这么多孩子投身奥数,本来是一大好事,可大部分学奥数的孩子都不是出于真正的热爱,而是迫于升学选拔的压力。
奥数学没学好姑且不论,投入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是极大的。因为选拔标准的单一性,很多孩子不得不去学奥数,那么机会成本就是付出同等时间、精力的条件下,因学奥数而放弃的学习其他的各种可能性。比如,本来喜欢象棋,为了学习奥数放弃了围棋的发展;如果学了一两年,发现学得不上不下,如同鸡肋,但因为舍不得前期的各种投入,硬着头皮也要学下去,这就是沉没成本了。就像谈了一个不那么合适的男/女朋友,处了两三年,分手吧,舍不得,结婚吧,又下不了决心,就只好继续拖着。
只要是学过奥数的,都懂。
当然,学得好、拿到一二等奖的,应该会收获很低边际成本——对奥数的投入虽大,但带来的升学收益非常大,被六小强抢着要。
极少数孩子的低边际成本 vs. 多数孩子的高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每个孩子背后都是家庭,多个家庭组成了社会,所以孩子的成本就变换成了家庭、社会的成本。
奥数当然很重要,但为了升学,搞成全民奥数显然是过了,所以“双减”、打击校外培训机构等各项举措就出台了,但选拔依然存在,只不过更隐蔽了,家长获取相关消息的成本更高了,以前稍微打听下就知道哪个学校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方式选拔,现在只有加入某些有偿的升学群或进入机构高端班才能获知一二。初中校也担惊受怕,生怕成为“双减”反面典型,常常搞闪电行动。大家都累。
05
这么一分析,大家就会发现,选拔无罪,选拔的主体、标准和过程不明确、不透明,才是最糟心的。
如果,学校能作为选拔主体,根据成绩、特长等标准,公开进行选拔,那么,大家要比现在轻松很多。
或者,既然是义务教育,那么小升初也可以不选拔、不掐尖,全部就近升学,让生源和老师实现均衡,到中考时候再根据成绩升学。
在不选拔的情况下,资优生如何脱颖而出呢?跳级啊!本年级吃不饱,可以去下一年级,可以去参加竞赛,肯定会在一种比较轻松的状态下一路向前。
在我心目中,这两种是效率较高、普惠面较广的升学制度。
前两天刚和小区一个家长聊,她说:假如你家孩子是奥数牛娃,或者你是有巨大能量的家长,你希不希望有那么几所特别好的学校,随时可以把自家孩子送进去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我只能做出这个表情 大家想想这个问题,看看你的答案如何。
06
说了这么多,希望与失望交杂,咱们普通的家庭,该怎么面对这样的选拔呢?这就说到了教育的定力问题。
了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分清楚哪些是短期目标,哪些是长期目标,为实现长期目标要坚持做一件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重要紧急的事,大家都会去做;紧急不重要的事,大家也会去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很多人未必能坚持去做。
要实现自家的长期教育目标,就要坚持去做实现这个目标所对应的重要不紧急的事。古人总结了一个词,我觉得特别好,日拱一卒。
奥数是一时的,高考是阶段性的,希望孩子们日拱一卒,升学顺利,但更希望孩子人生的高光时刻不要只局限在校园。
今天就聊到这儿了。如果觉得还不错,点赞、转发哦,也欢迎你留言,交流下自己的看法
这篇也可以看看哦👇
超前学和三年级“分水岭”现象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