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 零售哥 图来源 | 网络
本文来源 | 综合新京报、@星巴克、网友评论
导读:被曝用过期食材、私换标签!星巴克回应:已关闭涉事门店
近日
星巴克门店
因食品安全等上热搜
刚刚,星巴克回应
涉事门店已关闭
12月13日,@星巴克中国 发布声明称,“我们已经关注到有关无锡星巴克两家门店的报道。对于报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深感震惊。”星巴克称,已于第一时间关闭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
图来源:星巴克微博。
私换标签、使用过期食材
据新京报报道,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频繁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
巧克力液、抹茶液过期后
仍被加工成饮品售出
11月21日,@新京报 记者在星巴克无锡昌兴大厦店卧底发现,店内用于制作“星冰乐”的可可碎片已经过期。保质期标签信息显示它于11月14日开封,11月20日到期,不过值班主管发现后没有将其报废,而是撕下保质期标签,直接换了个新的标签。新的保质期标签显示,它的过期时限被延后了整整一周。
过期前十分钟换标签
店内一天出现4种过期食材
11月7日下午,记者看到摆在吧台的一壶红茶液没有贴保质期标签,一名在吧台制作饮品的店员向记者解释了其中缘由,“因为已经过期,就把标签撕掉了,一瓶奶油的保质期标签也不见踪影。
随后,记者在吧台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记录了几种食材的过期时间,其中写明红茶液的过期时间为11点30分,奶油的过期时间为13点26分。这张纸条还记录了桃果肉和抹茶液的过期时间,分别为12点半和13点40分。
规定当天报废的糕点
次日又偷偷上架售卖
新京报记者在星巴克无锡昌兴大厦店卧底多日后发现,星巴克的糕点有三明治、蛋糕和面包等二三十种,并非店内加工制作,而是由生产厂商配送成品。
店员在每天开门时,会挑选各类样品,拆开包装放入货柜供顾客挑选。如果有顾客点单,店员也会优先从柜里取出样品交给顾客。
网友:
一杯30多还用过期原料?
消息曝出后,相关话题便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很多网友表示不敢相信星巴克卖那么贵还用过期原料。有的调侃自己以后得买咖啡机咖啡豆自己磨咖啡了。
也有网友表示,这一现象可能只是存在于部分门店,有的门店规定还是比较严格的。
有的网友则表示,对于食品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有关部门还是应该予以重罚。
公开资料显示,1999年1月,星巴克进入中国,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了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随着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在中国内地200多个城市开设了5400家门店,而中国也成为星巴克发展速度最快、最大的海外市场。
对此你怎么看呢?
▲ 刚刚,Costco国内第2店开业!现场爆满:线上预约入店,排队等候1小时!到底有多便宜?
▲ 被驳回了!“我在大润发杀了10年鱼”商标,大润发回应!
▲ 新零售血洗老巨头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XXX(非职业零售网)”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若侵权,版权等问题,烦告知及联系电话:13689515115,将马上安排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