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粉丝]八一八卫青霍去病那一大家子

  刘彻在长安训斥司马迁的时候,卫青已经带着人困马乏的上十万汉军回到了定襄做暂时的休整。在全军休整的空隙,卫青也听到了不少关于霍去病的负面消息,作为长辈和领导,卫青觉得自己有必要和霍去病谈一谈。
  “去病啊,陛下赏你的那些吃的,你咋自个儿全吃了呢,一点都不给下面的士卒分享,有些都烂掉了,多可惜啊。”
  “舅舅,这个真心不能怪我,我又不是厨子,哪儿知道那些吃的吃了多少烂了多少还剩多少?再说那么多士兵,给谁不给谁也不合适阿,孟子不还说不患寡患不均吗?”
  “道理上是这样,但从人情上来说,和士卒同甘共苦有利于军心士气,你这样明目张胆的搞特殊化,到时候打仗谁还愿意跟随你效命杀敌?”
  霍去病垂头丧气的说:“既然这样,那以后不管皇上赏什么,我都拿出来跟士卒一起分享好了。”
  “嗯,这样才乖。还有你让士兵饿着肚子陪你踢蹴鞠是怎么回事?这样不体恤士兵,小心哗变阿。”
  “舅舅,不是我不体恤士兵,而是我觉得我们汉军,困了就要睡饿了就得吃,简直跟婴儿一样娇气,而人家匈奴人比我们忍饥挨饿的能力强得多,每次战斗的时间一长,汉军就开始落下风。所以属下现在有意识的培养士卒在饥饿情况下的体力和意志,也是为将来与匈奴人打大仗作准备。”
  “你能想到这一层舅舅十分欣慰,只是要跟士兵们讲清道理,也免得朝里有些人说闲话。”
  “舅舅放心,回头我跟皇上说清楚就没事儿了,至于朝里那些人不必理会,反正他们总有话讲的。”

  汉军休整了大半个月,卫青又带着队伍出了定襄,继续在草原上搜索匈奴的主力部队,吸取第一次的教训,卫青决定这次化整为零,让手下的将领各自带着几千人马出去找匈奴主力。这个方法很快就起到了效果,苏建和赵信带领的三千人马还真找到了匈奴人的主力。

  当然匈奴人不是傻子,看到了汉军没有急于暴露自己,而是一边打一边摸情况,等到发现这支几千人的队伍不是诱饵,而是出来探风的,决定倾巢出动吃掉这支队伍。苏建和赵信这边越打发现越不对,对方不像是零散的民兵,反而人马越来越多,这才知道原来自己遇到了传说中的主力部队。于是苏建赶紧招呼赵信撤退,赵信刚准备撤退,却被一只猹叫住了,一只猹冲赵信大喊道:“阿胡儿,赶紧弃暗投明吧,你不是想要本单于的妹子吗?你要投降,本单于就把妹子嫁给你。本单于的妹子可是标准白富美哦,娶了她少奋斗二十年哦。”

  一只猹的思想工作十分见效,凤凰男赵信毫不犹豫阵前就投了降。苏建则彻底傻了,傻归傻,苏家人的一根筋DNA关键时刻又爆发了,想着怎么也要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大将军,苏建愣是千军万马杀出一条血路,跑回了大将军的营地。

  看到苏建一个人跑了回来,卫青也十分震惊,赶紧问咋回事。
  “大将军,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个?”
  卫青纳闷的想,都这德性了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先听是啥好消息吧。
  “好消息就是,属下终于找到了匈奴人的主力。”
  “呃,”卫青噎了一下,说道:“这个本将军也猜到了,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就是赵信那个奸贼竟然阵前投降,属下无能,未能辖制他,全军覆没,本想以身殉职,只是想到大将军还不知道赵信投敌的消息,故而忍辱偷生回来给大将军报个信儿,如今任凭大将军处置。”
  对于如何处理苏建,当时在场的将军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杀掉苏建以立军威,另一派则认为苏建虽然全军覆没,但情有可原,遇到了匈奴主力在先,赵信叛变在后,如果杀掉苏建,那以后的将军在外面遇到了突发情况,谁还敢回来报信?
  苏建虽然有时候脑子转不过弯,但是为人忠勇,又不是第一次跟随卫青出征,因此卫青心中很想放他一马。于是卫青首先反驳了立威说,声称自己是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从来不担心自己在军队中没有威望,难道还会有人对皇帝的用人有不服吗?接着卫青又肯定了情有可原的说法,但表示此事自己不愿意擅作主张,要回长安请皇上亲自定夺发落。

  抬出皇上搞定了手下将领后,卫青又开始思索怎么搞定皇上,直接求情是不行的,根据卫青的经验,如果自己在皇上跟前帮苏建求情,苏建肯定死的更快。就这么一路带着大军押着苏建一路琢磨,卫青回到了长安。

  赵信叛变苏建全军覆没的消息早几天就传到了长安城,而憋屈了很久的卫黑自打知道消息那天就开始笔耕不辍的写论文。论文的中心思想是歼灭几千匈奴人是我汉军的集体功劳,赵信叛变是卫青识人不明,苏建全军覆没是卫青指挥不当。刘彻看完后,气的把帖子全撕了,第二天上朝二话没说,让大家讨论这回又该如何封赏大将军。

  因为卫黑这段时间没干别的,就忙着在朝野制造舆论,朝上的臣子都处在半洗脑状态,认为皇上就算偏心,但最多也就是不处罚卫青,根本没想到还要考虑封赏的问题,现场一时间很安静,大家都愣在那儿。关键时刻还是司马迁胆子大,走了出来,一幅不可思议的表情对刘彻说:"皇上你有没有搞错,这次大将军带着上十万人马出去,非但没有干掉一只猹,还让赵信叛变了,赵信在我汉军里头混了这么多年,掌握了不少军事机密,他这一叛变,我汉军以后就很被动了有木有,情况都被人家摸光光了有木有?大将军怎么说识人不明这条是跑不掉的,怎么还能封赏呢?"
  "司马爱卿话不能这么说嘛,凡事都要辩证的看,虽然这次出征赵信叛变了,但我们还是消灭了不少匈奴人的有生力量。"刘彻耐着性子说道。
  "可我们汉军也牺牲了不少人马,还花掉了一大笔军粮军饷,这些钱用来盖希望小学的话。。。"
  "行了行了,就听你一个人说个没完,还有别的同学想发表意见么?"
  这时候桑弘羊也走了出来,说道:"臣以为司马迁说的有一定道理,这次十万大军出去确实花了不少钱,要再象前几次那么大肆封赏,国库的财政赤字就要hold不住了。臣虽然理财还行,但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呀?"

  "是啊是啊",一提到钱,大家都激动起来,纷纷附和道:"皇上把钱都拿去给卫氏家族了,我们普通公物员都好久木发奖金了"。
  "是啊是啊,如今物价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怎么过的下去嘛?"

  等大家哭穷完毕,刘彻无可奈何地说:"好了好了,朕也没说要大肆封赏,不过大将军这么辛苦出去一趟,一千金总要赏的,你们也别羡慕嫉妒恨了,要相信,朕是一个客观公正的皇上,不会厚此薄彼的。"刘彻厚着脸皮说完这番话后,也不管群臣的反应,便下朝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