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只需要一个树洞 ?发表日期:2012-7-10 15:34:00 回复?
????
???? @tigerlily111 2012-07-10 11:02:28
元朔二年,卫青收复了河朔地区,元朔三年,匈奴那边儿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他们的军臣单于挂了。从这个时间点来看,军臣单于很有可能是被卫青气死的。
很多人可能认为匈奴人虽然野蛮凶残了点,但没什么心眼,其实不是这样,涉及到权力政治斗争,匈奴人也不是白莲花。军臣单于挂了,按说就该他的太子接班,可是这时候横空出世了一只鞋,一只鞋搞了一场宫廷政变,把太子赶跑了,自个儿做了新的单于。
从历史上来说,能够...........
-----------------------------
我听说伊稚斜不该叫一只鞋,正确发音应该叫一只查,也不知道对不对。
========
一只猹?上闰土!
好吧楼主决定以下一只鞋改名一只猹
刘彻收到了卫青胜利的消息后,又把群臣找来开会。群臣一边走一边议论。
"你说皇上这回找咱开会又是啥事儿啊?"
"这还用问吗?卫将军又打了胜仗,皇上肯定是找咱想辙,看这回该怎么讨卫将军的欢心呗"。
群臣的预感是准确的,上朝来刘彻第一句话就是:"卫将军又打胜仗了,哈哈哈。你们说,卫将军肿么就这么厉害呢"。
因为这会儿霍去病还没资格上朝,所以在座的没一个答腔的,大伙儿都忍不住腹诽道:又来了,真心烦啊!
刘彻一看大家都不理他,也挺不高兴的,气呼呼的说道:"卫将军这几年在外面打匈奴,刀光血影风餐露宿的,灭了多少匈奴人抢了多少马啊羊的就不说了,还给朕打下河套这么大块儿地,朕觉得这车骑将军配不上卫将军的功绩,该给卫将军换个封号,你们觉得呢?"
大伙儿一看皇上语气不善,连忙点头附和:"必须的,必须的。"
皇上脸色缓和了点,继续问道:"那你们觉得该给卫将军封个啥将军呢"?
群臣开始绞尽脑汁琢磨,过了会儿有人发言了。
"皇上,卫将军屡战屡胜,不如就封为常胜将军如何?"
"恩,常胜将军倒也准确,但还不够贴切,没有完全体现出仲卿的特点,太普通了,再想!"
"皇上,卫将军善用奇兵更善长途奔袭,不如就叫飞将军"。
刘彻还没说话,司马迁插话了:"皇上,这飞将军是匈奴人用来称呼李将军的,封给卫将军不合适吧"。
刘彻瞪了司马迁一眼说:"就你家李广能叫飞将军我家卫青不能叫?有注册商标吗?"司马迁不敢再说话,刘彻想了想说:"不过飞将军不够威武霸气,也确实不合适"。
"那不如就叫威猛将军"。又有臣子建议道。
刘彻想了想卫青的样子,摇摇头说:"不合适,跟卫将军形象不匹配"。
接着群臣又想了十几个,刘彻都不满意。这时候公孙弘发言了:"皇上,不如就叫大将军,以前淮阴侯曾当过大将军,也算有旧例可循。大将军,简洁明了,听着就高端大气上档次,皇上觉得呢?"
刘彻听了,琢磨了半晌,终于笑着点点头说道:"不错,就这个"。
封号拟好了,刘彻又说:"大将军在外辛苦征战这么多年,立下汗马功劳,才封了3800户也太少了,必须再加,你们觉得加多少合适?先声明,少于5000户朕可拿不出手"。
"那就,6000户"?有臣子试探道。
刘彻皱皱眉,说道:"6000户加上之前的3800户,也还不够一万户,会不会太委屈大将军了?"
群臣这才明白,原来皇上是要把卫青一次性的提拔成万户侯。要说还是公孙弘的反应快,立刻建议道:"皇上,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皇上光封赏大将军,别忘了大将军还有三个娃呢?"
皇上立马恍然大悟道:"还是公孙爱卿脑子好,没错,大将军的三个娃也要封一封,就先封为列侯,在每个娃都给个上千户,这样凑起来也能超过一万户了"。
群臣都楞了,心想投胎果然是个技术活儿啊。司马迁忍不住抗议:李将军打了大半辈子匈奴,现在也没捞着封侯,卫家那三个娃还是小婴儿就封侯,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肿么不公平?李将军是朕不给他封侯吗?哪次他出去打匈奴不是状况百出,这也能怪朕?再说婴儿肿么了?虎父无犬子,看卫青霍去病就知道那三个娃也错不了!"
"这也太主观经验主义唯血统论了吧"。在群臣的一片嘀咕声中,公孙弘又挺身而出说道:"皇上圣明。臣还有个主意,不如现在就派特使到卫将军军营中,让卫将军以大将军的身份还朝,多么风光体面"。
"不错,爱卿说的有道理,就这么办?还有啥好主意不?"
公孙弘停顿了一会儿,决定豁出去了,继续说道:"等大将军还朝,我等愿意给大将军行礼,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将军的超然地位。"
满朝文武已经没人说话了,大家都很冷静的看着公孙弘秀下限,只有汲黯嘀咕了一句:"这也太离谱了吧?"
"怎么离谱?"正听得高兴的刘彻立马吼了起来:"莫非你这个老愤青还觉得自己有资格跟大将军平起平坐?信不信朕派你去打匈奴?"
汲黯一看这回触到了皇上的敏感点,决定曲线救国,为自己辩护道:"皇上,臣不是那个意思,臣是觉得大将军是个低调谦和的人,皇上这么搞,大将军不一定高兴。臣也是怕皇上马屁拍到马脚上,反惹大将军不喜。"
刘彻一听,觉得汲黯说的也有道理,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行礼这个事儿先暂行,你们先行着,如果大将军高兴就继续行,不高兴就甭行了。就这样吧,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