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小诀窍:肾病患者对自己负责的二三事


见字如面,我是薛薛。
上周十一假期,停更了一周。
大家假期过得开心吗?充实吗?
只叹假期太快,再有这么长的假期就等过年了。
收一收心,步入工作和生活的正轨。
本周和大家分享,患病之后自己琢磨的一点小心得,做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事。
注:本次整理内容,以个人近几年北京协和就医经历作为素材来源。
▼  ▼  ▼  ▼  ▼   ▼  ▼  ▼  ▼
持长期之心,面对自己
最初确诊慢性肾炎,每天都希望指标尽快转阴,恨不得马上恢复。
可是患病几年之后,才渐渐明白,
这个病并非一蹴而就,想恢复也不是一日之功。
我从最开始患病,到服药六七个月指标转阴,
又到复发,再到调整用药慢慢恢复。
指标高高低低,心态起起伏伏。
终是明白,
指标好转,也不能大意、放肆吃喝;
指标波动,也不必过分担心、饮食难安。
佐以规律的作息、良好的饮食习惯,调配好心情,去面对自己和生活。
这就是生这场病的意义吧。
磨合自己的性子,把健康的理念和心情放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流淌,定能长远。

▼  ▼  ▼  ▼  ▼   ▼  ▼  ▼  ▼
知己知彼,以求后效
既然我们知道,慢性肾炎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和治疗的病症;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记录自己的指标变化和用药情况。
有人可能会问,
主治医师或者病例上不都有吗?
为什么自己还要记录呢?
个人经验来看,
主治医师记录信息并非每次都十分完善,
且,看不清医生的手写字体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治疗周期较长,主治医师也可能变动,
若是遇到其他用药调整,那么也需要翻查很早之前的用药情况,十分不便。
所以从第一次指标反弹开始,
我就意识到,
自己需要长期记录指标变化和用药调整了。
至今已记录三四年。
今年入院做美罗华注射的时候,
住院大夫问我近几年的用药情况和指标变化,
当我打开电脑,清晰展现近几年的指标记录和用药时,
大夫直呼“太感动了,没想到能记录的这么清楚!真是太好了!”
可见,提供完善的指标变动和用药调整情况,
可以帮助医生最快、最准确的做出后续治疗方案调整。

▼  ▼  ▼  ▼  ▼   ▼  ▼  ▼  ▼
哪些指标需要记录呢?
以个人为例,我是膜性肾炎患者,
结合经常化验的指标项目,总结了三类指标需要记录。
①关键指标变动和用药调整
于我而言,24小时尿总蛋白总量是关键指标;
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应该也有检查这个项目,
不同医院对该项目的计数方法可能略有不同,
建议大家按照化验单显示内容记录即可。
24小时尿总蛋白总量这个关键指标一旦变化,
医生就会对用药进行调整,
所以我会记录每次指标波动时,主要药物的用量增减。
下图是我记录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
2018年3月之前做的几次化验指标找不到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早点记录。

②辅助指标变动
相较关键指标,还有一些辅助项目定期需要做,
比如尿常规、血常规、血脂3项+补体2项+lg3项+肝功+肾全,
对于这些化验项目,
我个人并未将每个指标的内容完全记录,
而是主要记录自己经常出问题的那个项目值。
举个例子:
检查项目:血脂3项+补体2项+lg3项+肝功+肾全
这个检查项目中,包含了二三十个子项目值,
而我容易有问题的基本就是4-5个子项目,
比如:总单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等,
那么我只要记录这4-5个子项目的结果值就可以啦。
省心又简单!
下图是血脂3项+补体2项+lg3项+肝功+肾全的异常指标部分截图,供大家参考:

③特殊指标
除了以上咱们常做的化验项目外,
如果已经牵扯到其他特殊用药调整和化验,
比如我今年用了美罗华,
就需要定期查:TB细胞亚群11项、PLA2R(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检测)
这些化验项目可能每个季度或者半年做一次,
每次也需要记录好异常指标。
除了以上指标和用药项目外,
我还记录了患病以来的花费金额。
起初是因为我患病时,公司有上保险,
所以每次医保报销后,都要想着找保险公司报销剩余部分。
时间长了,也就把患病以来的花费记录下来了。
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也可以一起记录。
下图是记录用药花费和药物调整的部分截图,供参考:

▼  ▼  ▼  ▼  ▼   ▼  ▼  ▼  ▼
以上就是本周内容啦~~
久病成医,时间长了也有一些自己的小总结,
希望可以对初病的你有一点帮助,
前路或许艰难,愿结伴同行。
感谢你的阅读,愿你我皆健康、喜乐。
下周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