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是世界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语言。世界很多人都会说一些英语,而我们中国青少年人也不甘落后,纷纷学习英语,为的是了解世界、打开人生大视野之门。
很多人都希望能讲地道的英文,无可厚非,有时难免会嫌弃自己的英语口音太重?不能说的跟Native Speaker一样顺畅、自然?
其实非英语母语者说英语几乎都有口音,只是轻重问题,除非是13—15岁前在英语氛围环境中学英语的。地道的英文包括母语者的发音、母语者的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
担心自己的英语口音影响其在英语世界的职业生涯?下面的世界名人告诉你,只要有英语母语者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习惯、内容好、并足够自信,既是有口音,一切都不是问题!他们的外国口音对职业生涯影响不是很大,有时反而是一优点、加分项,因为他们的多元化文化背景,可能正是雇佣你的组织和企业所看重的。只要口音不太严重,别人能听得懂,则无伤大雅。
我们中国人的老朋友,大家熟知的知名政界人士,尼克松总体时期的国务卿基辛格,对中美建交做出了史无前例的贡献。他的口音就非常浓郁,比咖喱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仍没有妨碍他成为世界级的政治家和伟大的外交家。
名振中华的宋氏三姐妹中的宋美龄发音算是相当不错的了,但还是有点外国口音。
印度口音、日本口音经常被调侃。人家红头阿三,印度大哥,口音跟咖喱味一样重,说话时脸不红、心不跳,不是照样成了美国大型高科技公司的CEO,引领世界科技潮流。例如谷歌CEO SundarPichai(桑达尔·皮查伊),微软CEO Satya Nadella(萨提亚·纳德拉),百事前CEO Indra Nooyi(卢英德),日本冬奥会冠军羽生结弦。
2013年Toastmasters世界演讲冠军Presiyan Vasilev是保加利亚人,上台前一直担心自己英语口音太重,别人听不懂。结果他自信乐观、富有逻辑思维的演讲征服了在场所有观众,将世界冠军纳入囊中。
所以,我们在学英语时,只注重口音,不注重英文口语的表达习惯和逻辑思维是否跟老外一样,结果一天到晚的中式英语,歪果仁听到非常吃力,还会搞出很多误会,这英语当然是没有学好了。
语言学家们经过很多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想拥有像讲母语者那样好的英语,那么最好在10岁前就开始学习,最晚不超过13岁,也就是青春期,英文叫(Puberty),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学习能力会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学习外语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母语的干扰越来越大。
1、青春期前学外语受母语干扰较小,主要是语言表达习惯受文化和思维习惯的影响。青春期前的孩子思维习惯还没有成型,可塑性较大,所以学外语较容易达到母语水平。
2、这并不是说成年人学外语就不行。其实成年人理解能力强,效率可能更高,尤其是在单词的记忆和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不比青春期小孩差,但因为受自己语言文化和思维习惯的影响,在外语的表达和口音方面,不会像母语者那么地道。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是一定不行,是要花很大的功夫,绝大部分人做不到。
因此,从语言过关变成母语者水平的角度来说,高中前出国是最理想的,但最晚不晚于高中毕业。
只要把英语学好了,何愁无用武之地?!
感谢每位在读的您!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转发,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