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作为农村的基础型产业,农业经济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与国计民生,更与农民的收入直接挂钩。而且,作为推动土地、户口、住房等基本制度改革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伟大战略的有利支撑,近些年来国家致力于扶持农业经济朝着机械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以实现机械化的方式来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农耕效率,帮助农民增产丰收。与此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近两年各项扶持举措与补贴政策不断加码,逐步向种地农民倾斜。
现阶段,与种地农民密切相关的补贴政策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轮作休耕补贴、粮食生产者补贴等等。比如,依照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148号建议的答复》,我们不难发现2021年中央财政下拨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高达1205亿元,且直补到户!
另外,像2021年度轮作休耕补贴也基本发放到位。以黑龙江为例,2021年黑龙江省新增轮作试点补贴标准为150元/亩;新增的水稻休耕试点补贴标准为500元/亩。同样的,对于东北3省1区的种地农户而言,11月份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生产者补贴何时到账!
据了解,辽宁省的辽阳、抚顺、锦州等部分城市已经集中发放2021年度玉米、大豆以及水稻的生产者补贴。从农民实际到手的补贴来看,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83元/亩,部分地区为70多元/亩;大豆生产者补贴依然保持在“高位”,比如锦州大豆补贴标准为233.92元。
可以看出,玉米生产者的补贴标准多地较2020年有所上调,像辽宁锦州地区此项补贴的金额上涨了近20元。专业人士分析,2021年玉米生产者补贴的标准上调一方面是调动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是受到生猪产能恢复的影响,玉米供应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么好的补贴福利是不是每一个种植农户都能领取呢?显然不是的!虽然国家对农业方面的补贴力度一再加强,但与此同时对于补贴资格的准入与审核也有了新的规则!以正在下发的生产者补贴为例,凡是属于这4种情况的,一毛钱的补贴也领不到!
第①种:耕地闲置、撂荒
甭管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还是粮食生产者补贴,都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发放原则,即申领补贴者必须为真正种地的农民!如若农户因个人原因私自将耕地闲置,则直接与补贴无缘!
第②种:耕地性质发生改变
在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占用一般性质的耕地用于建造商业园区、住房以及公园、景区等等。依照国家的政策要求,耕地性质发展转变的,农业补贴也便不再发放。
第③种: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能够提升绿化率以及减少碳排放,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能够享受一定的补贴。据悉,新一轮退耕还林中央每亩补助1600元,一旦领取这项补贴,生产者补贴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④种:违规占地建房
很多情况下,农民出于自身建房的需求在宅基地申请迟迟不能获批的情况下选择私占耕地建房,殊不知这种做法也是违规且是国家明确禁止的!一旦农民这样做,申请补贴也就更难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家为了扶持农业经济发展可谓一直持续不断地在输出,寄希望通过补贴标准的调整及力度的加强来进一步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农户增加务农收入,避免农业经济朝着“下坡路”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违规问题不可避免地将会频频暴露,个别农户享受不到补贴福利也是正常现象!不过,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还是希望咱农民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别随意放弃农业生产!否则,不仅各项补贴与你无缘,甚至还可能面临失地的风险!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