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要再来一次大辞职运动?孙亚芳的批复斩钉截铁:不同意!任正非郁闷了



孙亚芳听了张建国的汇报后,斩钉截铁的说:“不同意!”
这是任正非想要再次发动市场部全体大辞职的运动时,孙亚芳的意见。
任正非无奈,只好作罢。
01 
任正非:再来一次大辞职运动
华为唯一的外聘副总裁李玉琢的辞职,让任正非久久不能释怀。
华为干部队伍的激活和稳定的问题,此后便一直困扰着任正非,不久他便发表了一篇《华为的红旗还能扛多久》的文章。文中认为,华为人不是生来就是狼,“要把一群食草动物转变成一个狼性组织,必须有狼的出现,也就必须有被狼“吃掉”的个体!”
任正非想再来一次大的运动,像几年前市场部在孙亚芳带领下的大辞职一样。
但这一次孙亚芳没有支持任正非,任正非无奈,便让张建国牵头发起。
1999年初,市场部召开常委会,讨论市场部干部问题。大家认为市场部部分中层领导安于现状,缺乏斗志和狼性,关键原因在于压力不足,缺乏忧患意识。会议决定市场部再来一次类似1996年的中层干部竞聘活动。会议现场群情激奋,大有当年之势。
但,这件事要真正实施,还得孙亚芳同意。

02 
孙亚芳:不同意
会议结束后,张建国拿着会议决议向孙亚芳汇报。
孙亚芳一听,便斩钉截铁的说:“不同意!”
孙亚芳认为,当年的市场部大辞职运动,主要是因为当时市场部人员良莠不齐,管理也没有章法,所以不得不推倒重来。当年的辞职再竞聘,是无法准确判断一个人的不得已行为,是小公司的做法。而华为通过这几年的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评价系统已经比较完备,不需要再大张旗鼓的搞“群众运动”。
孙亚芳说:“我们应该通过体系的运作来考察干部,压力不足是因为我们没有执行评价体系,而不是因为没有发起竞聘。”
孙亚芳不同意,这事就办不了。
当时华为在制度上的决策原则是——民主决策,权威管理,从贤不从众。“从贤不从众”,就是不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而是实行“民主决策、权威管理”。
再来一次大辞职、大竞聘的运动,被孙亚芳一票否决了,任正非感觉有些郁闷,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了好久。

03 
任正非的转变和失落
早期任正非和他带领的华为,崇尚的是“狼性”、是英雄。
当时的华为现状是,任正非与生俱来的江湖气质,带出了早期华为的处处充满锐气,人人讲狼性。
那时的华为文化,通过“狼性”网罗大量人才,以“饿狼”替代“饱狼”的方式进行内部竞争,“在你身边蹲着一只狼”,随时准备替换掉表现不佳的员工。
那时的任正非,时刻担心员工忽略绩效,缺乏斗志和进取心,宁可多保留一点野性,也不愿让他们“沉淀”下来。狼的智慧、狼的韬略以及狼的团队协作精神,确实曾经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这就与任正非所期望的企业向正规化、制度化、职业化的转变有了冲突。
而96年孙亚芳带领的大辞职运动后,华为的人才管理已经开始逐步走向制度化、体系化。
孙亚芳主导的人力资源变革委员会,也搭建起了华为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架构,形成了招聘配置部、薪酬考核部、任职资格治理部、员工培训部的四大支柱,另外还有荣誉部和人事处等支持机构,华为在人才管理上的选、育、用、留的四个层面上,已经开始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科学化。

有一个例子,有一次市场部高层正在开会,任正非突然走进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发表意见:“你们市场部选拨干部就应该选那些有狼性的干部,比如说某某(某地办事处主任),我认为这样的干部就不能晋升。”任正非话音刚落,孙亚芳就不客气的说:“任总,他并非你说的那样,你对他不了解,不能以这种眼光来看他。”任正非一时语塞,好像串门的人不受欢迎一样,转身走了出去,同时说:“我只是随口说说,你们接着讨论吧。”
显然,当时的任正非正处在英雄主义向职业化转变的过程中,有些不适应,也有些失落。

04 
华为去“狼文化”
但任正非毕竟是任正非,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提升和转变。无论是孙亚芳当面反驳,还是对任正非的主张坚决不同意,任正非也都没有生气,而是不断反思,学习,转变。
任正非在李玉琢离开后的《华为的红旗还能扛多久》文章中,也是最后一次阐述狼性原则。此后,华为开始逐步弱化狼性。
1998年,任正非带领孙亚芳主导力推的《华为基本法》也终于出台,任正非也就不再提“狼性”,而是代之以流程化管理和管理干部职业化。
任正非和华为,经历了消化“土狼文化”后遗症的痛苦和艰难,逐步从狼性文化过度到企业信仰。
1999年底,华为成立董事会,任正非力排众议,推举孙亚芳担任华为的第一人董事长。

在孙亚芳的影响下,任正非也逐渐的从个人英雄主义向团队奋斗、体系化管理的方向转变。而华为,也从游击队成长为正规军。
华为对狼性文化的弱化,标志着华为更本质的、真正的进步正在到来:企业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起中国企业的强大之本——从“人治”转变为“法治”、从企业家(个人英雄)的一枝独秀度到依靠组织与制度打造强大的竞争力。
华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从此,华为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上,一路披荆斩棘,不但实现了“通信市场的三分天下有其一”,更成为了全球5G几乎的领先和领导者,直到被美国实为其科技统治地位的威胁而全面打压。
05 
这样的任正非和华为,值得学习
任正非从讲“狼性”到弱化“狼性”,从饿狼传说到“饱狼稳定”,也象征着华为从小到大、从蚂蚁长成为大象的成长历程。
反观社会上企业,和员工大谈道德讲狼性,大搞“军令状”、“996”和“715”,对老员工更是想方设法淘汰、优化,却不知华为正是因为弱化“狼性”、去“狼文化”并追求“饱狼稳定”,才有了今天强大的华为。
那些对华为的“绝不让奋斗者吃亏”、“华为没有年龄限制”的奋斗者文化精髓视而不见,还美其名曰向华为学习,实则是东施效颦,这样的企业也终究只能是蚂蚁。

要学习华为和任正非,就要了解任正非和华为的一路艰辛和成长历程,了解任正非的管理方法和哲学。
30多年来,华为是靠什么一路征战世界成为全球领先的?每一次危机来临,任正非又是靠什么带领华为人成功绝地反击、转危为安?
华为在初创时期是怎么活下来的,开拓市场遇到困难采用什么策略突破?如何处理与竞争对手和供应商的关系?习惯了过冬的华为,任正非又是如何带领华为走出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黄继伟先生多年来深入研究华为,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为突破口,站在华为高层的整体视角去观察、剖析华为内部体系,梳理华为多年来腾飞之道,寻找华为成功的真正原因,历时多年,写成这一套《华为内训》《华为管理法》《华为经营法》《华为工作法》系列丛书,被称为华为心法四部曲。
这一部华为心法四部曲,没有套路,不玩鸡汤,深度解密创业、管理、经营、工作的智慧,建议创业者、企业经营者、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希望了解华为和任正非的相关人士可以读一读。
了解和学习华为,当然更要读懂任正非。
跟踪研究华为20多年的王育琨先生,通过对华为人的访谈,以及多年来与任正非的深入沟通,参阅了上百万字的华为内部讲话和总裁邮件等资料文档,为了完整地、全景式地解析任正非是如何带领华为无往不胜,王育琨将他对华为和任正非管理哲学的深刻理解,写成了一部《苦难英雄任正非》。
这是一部关于男人、父亲和企业的万劫书,讲述了任正非的苦难的成长经历,以及父母对他的熏陶,分析他从离开国企创业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波折,以及他所经历的心酸、艰难、磨难、绝望、坚持等。
《苦难英雄任正非》,希望能让困境中的创业者感受商业领袖的突破重围和榜样的力量,跟着任正非,看得更清、更远、更高,值得一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