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管:坐第一排的都犯错无数,任正非:徐直军就是“浪费”了1千亿培养的


华为高管:华为坐在第一排的都犯错无数,任正非:我“浪费”了1千个亿培养出了徐直军。

华为一位高管说:“在华为,所有坐在第一排的人都犯过无数的错误,领导力、创新力是用钱砸出来的……”。
在华为高级别的大小会议中,能坐在第一排的,当然是EMT成员,三大轮值董事徐直军、孟晚舟、胡厚崑,还有董事长梁华(此前是孙亚芳,现已退休)、以及常务董事汪涛、余承东,董事徐文伟、何庭波、任正非、陶景文、阎力大、李建国、彭博等人。
坐在第一排的,都犯过无数的错误,这句话对华为的发展史来说,恰如其分。

比如华为三大轮值董事长之一的徐直军,任正非就曾“批判”道:你这个人,是我“浪费”了一千个亿培养起来的。
徐直军不以为然,反而回道:以前是浪费1千个亿,现在是浪费了两千个亿了。
任正非口中的浪费,是指研发的产出率。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表示,即使华为,在产品研究的成功率也没有超过50%,“相当于每年有几十亿美元被浪费掉了。”
任正非说华为研发20年浪费1千亿,外界或许以为有些夸大,但从研发成功率上来看,没有产出的投入,又何止千亿?
以华为近十年研发投入超过7200亿元的数据来看,研发成功率不超过50%,也就是说华为已经在研发上“浪费了”3000多亿元了。

这么看来,徐直军说“浪费了两千个亿”,也不算夸张。
研发上有一半的投入没有产出,被“浪费了”,但华为却不仅没有收缩,反而是逐年加大投入。
说浪费,是“一个诙谐的说法,”任正非表示,科研上的不成功,其实也培养了人才。
事实上,正是华为在研发创新上不计浪费,才构筑了华为的软实力。华为的世界级创新实力,是构筑在华为无数的学费之上的,在数不清的教训的基础上积累了创新成功的经验。

国内很多的科技企业,追求投入产出比,不要说1千亿,即使是几百亿,几个亿、1个亿投下去,若研发失败,都可能被追究责任,这样的机制之下,又如何能产生世界顶级的技术成果呢?
正如任正非在内部专家及部分欧洲研究所座谈会上所说,“科学研究,没有浪费就没有成功”,允许试错,鼓励试错,才是创新文化的核心特质。
“华为虽然每年有几十亿美元被浪费了,但是却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将领成长起来”,这就是任正非在研发创新上的灰度管理:“我们要宽容失败,才会有创新”。

比如,华为海思成立后,首款自研芯片要投片,何庭波在汇报时称“要争取一次投片成功!”不料却被任正非批评:一次投片成功的说法是反动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
芯片之难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试错成本极高,每投片一次的成本大约在几百万美金。能争取一次投片成功,当然能为企业节省巨额开支,但任正非却首先从观念上打消了何庭波等人的这个念头。
如此华为,不成功那就是没道理了。

然而,对创新失败或者短期内不明朗的宽容,却不是大多数人能看到的。试想,国内又有哪家企业能允许这样的错误尝试、敢于鼓励勇于犯错的实验精神呢?
在芯片制造被彻底断供之后,任正非在连续和国内顶级大学的访谈中,又多次提到对科学创新要宽容。
要实现科学研究的“向上捅破天”,任正非认为,不仅要重视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的研究,更要重视一些不以应用为目的的纯研究。
但基础研究的漫长和孤寂,就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更要允许并尊重、认可“坐冷板凳”的存在,允许一部分人是“梵高”应该是可以的。

面对美国断供问题,任正非早就预见到了,“我们要继续宽容,如果美国不给我们要素,我们需要自己去创造要素,创造的同义词是失败,失败可能很多。”
“如果美国不给我们科技制造的要素,哪怕从零开始,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创造要素!”任正非说道。
任正非透露,华为在过去三年内完成了13000+颗器件的替代开发、4000+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
我们看到,在4年的限制环境下,华为依然在创新研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华为手机也正走在全面回归正常的道路上。
这就是任正非的格局和眼界,在任正非的战略布局下,面对围堵的突围和面向未来的华为破局之战,正在全面奋发。
华为这只“不死鸟”,正走在涅槃的路上。

从34年前创立华为,并带领华为一路征战30多年的经验总结,和任正非管理华为的一次次危机处理、关键讲话和关键决策,也被专家学者整理写成了一系列有关华为管理和任正非传记的经典丛书。
跟踪研究华为20多年的知名财经作家王育琨先生,通过对华为人的访谈,以及多年来与任正非的深入沟通,参阅了上百万字的华为内部讲话和总裁邮件等资料文档,为了完整地、全景式地解析任正非是如何带领华为无往不胜,王育琨将他对华为和任正非管理哲学的深刻理解,写成了一部《苦难英雄任正非》。

《苦难英雄任正非》不同于大多数有关任正非的传记,从英雄的苦难、有灰度的人生、复杂环境的活法、世界强国的借鉴、成众人之公、英雄团队建设及创新战略等维度做了深度剖析,呈现出任正非独有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理念。
这是一部关于男人、父亲和企业的万劫书,讲述了任正非的苦难的成长经历,以及父母对他的熏陶,分析他从国企离开到创业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波折,以及他所经历的心酸、艰难、磨难、绝望、坚持等。
《苦难英雄任正非》以任正非和华为两条平行线索,完整地、全景式地解析华为和任正非,向读者呈现一个历经30年变迁的华为思想史,让读者了解华为员工思想统一、凝聚力强大、一步步走向全世界的原因。
一如任正非所说:“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的道路。”《苦难英雄任正非》,希望能让困境中的创业者感受商业领袖的突破重围和榜样的力量,跟着任正非,看得更清、更远、更高。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