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让两位教授等在大厅里,自己出去了。很快,任正非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一脸的沮丧和愧疚。
原来任正非出去,是给一起吃饭的吴春波教授和黄教授打车,司机报价130元,任正非还价100元,司机不接受,结果没谈拢,车开走了。
吴教授一听,告诉任正非:司机报价也合理,没多要。
谁知任正非来了一句:我兜里只有100元!
吴教授一时无言。
当然,这是在还没有滴滴和便捷的移动支付、出租车司机只接受现金的时代,虽然吃饭的餐厅可以刷卡,但打车却只能付现金。
那一年,华为的销售额是1580亿元,根据华为数据,这是2010年。
那一年,华为的员工数是11万人,华为被美国知名商业媒体评为当年最具创新力公司第五名,排在华为前面的是脸谱、亚马逊、苹果和谷歌;那一年,华为入选《财富》500强列397位;那一年,华为给员工的各项福利保障支出19.7亿元。
但是,任正非请客吃饭后,准备为两位教授打车,他的口袋里,却只有100元,连130元都掏不出来。
有人会问,华为公司没有车吗?地方办事处没有公车吗?
不错,华为公司有公车,地方办事处也有公车,但华为有个铁律,公车只接待客户,不提供华为高管使用,华为高管从任正非到地方办事处经理,一律没有公车使用权,都是自己买车,自己开车。
比如华为前董事长孙亚芳,自己不会开车,只好自己买了车之后,再自己出钱请了个司机,而且公司不报销。
这在其他任何企业中可能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华为,却是制度和共识。
吴春波教授还特地查了一下,那一年,任正非在财富榜中的排名是200名开外,财富值不到首富的1/20。
11年后,再看看任正非在福布斯富豪榜和财富500强榜中的变化,更有意思。
2021年,全球500强排名中唯一进入前50的中国民企华为,位列44位;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仅以12亿美元财富位列榜单第2378位,国内有26位进入前100位,其中黄峥以553亿美元位居21位,马云以484亿美元位居26位,雷军以230亿美元位列第75位,第100位是龙湖集团的吴亚军,财富值183亿美元。
直接对比一下,2021年,任正非12亿美元的财富值,是福布斯榜中国首位黄铮的1/46,第二位马云的1/40。
当然,今天的任正非,不会再遭遇打车掏不出现金的问题了,因为有了便捷的移动支付。
但今天的任正非有一点还是一样,没有公车,也没有专职司机。
那么,任正非的钱去哪了?很简单,分给了员工,投给了研发。
不做过多阐述,只列举三组数据,便可见一斑:
华为全员持股,任正非将超过99%的股权分给了员工,自己仅持有0.88%(2021年最新数据);
华为近20万员工2020年的平均年薪近70万元;
2022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 1615亿元人民币,近10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元人民币。
那么,我们明白了,华为为什么能成为国内科技企业的标杆了,因为华为有任正非,因为任正非不要更多的钱,所以华为才能不断的成长和成功。
任正非“没有钱”,不要更多的钱,不要更多的股份,但是却要求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绝不让雷锋吃亏”,才会有华为人不用担心收入和生活,可以全力以赴的“以客户为中心”,“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才能有华为的不断“走向世界第一”。
虽然任正非常自称“自己什么都不懂,不懂市场、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但华为管理顾问们都知道,华为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功,管理是其重要的根基,外界最为称道的华为“奋斗者文化”,更是华为管理哲学的成功体现。
为了梳理华为多年来腾飞之道,寻找华为成功的真正原因,黄继伟先生多年来深入研究华为,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为突破口,站在华为高层的整体视角去观察、剖析华为内部体系,历时多年,写成一套系列丛书,包括《华为管理法》、《华为工作法》、《华为经营法》和《华为内训法》,被称为华为心法四部曲。
华为心法四部曲,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记录华为管理、运营、激励、人才、培训等全方位实战干货的内部资料,深度解密任正非在华为的管理经验与工作智慧。
这就是“华为心法四部曲”,建议创业者、企业经营者、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希望了解、学习华为和任正非的相关人士可以读一读。
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获取这套华为心法四部曲:
很多学习华为的人,不理解任正非何以能成为这样的人,其实要学习华为,就不得不了解和学习任正非,感受任正非的苦难历程。
为了完整地、全景式地解析任正非是如何带领华为无往不胜,王育琨先生跟踪研究华为20多年,通过对华为人的访谈,以及多年来与任正非的深入沟通,参阅了上百万字的华为内部讲话和总裁邮件等资料,王育琨将他对华为和任正非灰度管理哲学的深刻理解,写成了一部《苦难英雄任正非》。
《苦难英雄任正非》不同于大多数有关任正非的传记,从英雄的苦难、有灰度的人生、复杂环境的活法、世界强国的借鉴、成众人之公、英雄团队建设及创新战略等维度做了深度剖析,呈现出任正非独有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理念。
这是一部关于男人、父亲和企业的万劫书,讲述了任正非的苦难成长经历,以及父母对他的熏陶,分析他从国企离开到创业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波折,以及他所经历的心酸、艰难、磨难、绝望、坚持等。
“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的道路”,任正非和华为所经历的曲折苦难,值得成长中的创业者和年轻人细细品读。
感兴趣的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获取收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