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持股不足1%,能分多少钱?华为高管劝他再提高点,任正非回绝:你以为大家都愿意?我​多要​钱,世界就缩到我家了



01 
被逼出来的员工持股
都知道华为的员工持股是中国企业管理中的创举,并带来了华为举世瞩目的成功。
但任正非在采访中却戏称,这也是被逼出来的。
1987年华为开始创立之初,任正非刚从南油被除名,身背200万元巨债,根本没钱,于是就找了其他5个合伙人,集资21000元注册成立了华为。
在华为经营初期,由于其他5个合伙人在公司发展战略上分歧较大,对任正非重金投入研发的路线持反对意见,后来逐渐退出了股份。

在最初的十年里,华为作为没有资本、没有技术、没有管理的三无小民企,常常面临资金困难,贷款无门。
为了保证研发上的不断投入,那时华为员工的工资常常只能发一半欠一半。不过,任正非却创造性地将欠员工工资的白条,转换成员工持有华为的股份,这就是把所有人的利益和华为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然,华为的员工持股,和上市公司不同,华为员工是通过员工持股大会持股。
从理论角度来看,华为只有两个股东,任正非和华为的员工持股大会。其中,任正非持有0.88%的股份(2020年数据),华为的员工持股大会持有99.12%的股份。

 02 
持股不足1%,任正非能分多少钱?
任正非持有的华为股票,一年能分多少钱呢?
有人帮任正非算了一笔账:
根据2020年的数据华为总股数为300亿股,任总持有的0.88%的股票数为2.64亿股,华为18年、19年、20年的每股分红分别为1.05元、2.11元、1.86元,也就是说这三年任总分别获得的分红为2.78亿、5.57亿、4.91亿,三年总共分红13.26亿元!
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华为虽不是上市公司,但在全球500强中能排名到前50以内,年营收近万亿,光一年缴税就超过1千多亿,那么,任正非作为华为老板,怎么说身价也该当稳居国内前列了吧?
然而,任正非三年才分红了十几亿元,这和阿里、小米等上市公司的老板动辄千亿的身价相比,简直太微不足道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富豪榜上,都不会有任正非的大名,但排名全球500强400多位小米雷军,却能榜上有名,道理就在于此了。

 03 
高管劝任正非提高股权占比,任正非:你以为其他人都愿意?
任正非持股太少,他自己不在意,但华为有高管就曾为他抱不平。
有华为高管曾建议任正非:“老板你应该将股权比重提高到10%-15%,这样就有了法理层面的实际控制权,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累了,成天花很多心思搞平衡。”
任正非果断拒绝道:“你以为你愿意,其他人都愿意?假设我要替自己着想,我当然应该支持股东拿多一点,因为我是最大股东;但是你们也不傻,你们还会去拉车吗?”
“只要我不要钱、少要钱,世界就是我们的;如果我要钱、多要钱,世界就缩到我家了。”任正非说。
事实上,不但没有增加,任正非的持股比例还在进一步降低。
据2020年华为工商变更信息显示,任正非个人持股比例已从0.94%降至0.88%,而与此同时,华为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的持股比例从99.06%升至99.12%。

为了让员工拿到手的比别人多一些,任正非坚持华为不上市,将约99%的股权开放给员工,任正非作为创始人仅拥有1%不到。持股的员工可以享受分红和利润,公司每年所赚取的净利,几乎是百分百配给股东。
为什么任正非的股权少?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任正非:作出大贡献的员工,通过分享制,要比别人拿到手的多一些,或多得多。工作努力的一般性员工的薪酬也应比社会高20%~30%,当然工作效率也要高20%~30%。
任正非常说自己什么也不懂,就是拎着一桶浆糊,把十几万员工粘在一起奋斗,那么看来,这全员持股又何尝不是这“一桶浆糊”呢?
确实,在商业上,任正非充分认识到了员工对财富自由度的追求这一最基础的人性动力,华为30年的急剧扩张式发展,并以此形成了一套“以奋斗者为本”的财富激励和财富分配机制。

04 
任正非的分享,又岂止利益?
很多人简单的以为,华为能成功,关键在于员工持股,说白了,不就是金钱吗?
仅仅是“银子”分得好,只能算是“乌合之众”。譬如梁山聚义,大碗喝酒、大块分金,最终却不过是草莽英雄、分崩离析;譬如冯仑、潘石屹等万通六君子,英雄聚义式的创业,最终不得不分走各自利益,各奔东西。
很多人学华为而不得要领: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知识青年愿意追随任正非,那么多“枭雄式”的“李云龙”愿意集结在奋斗者的旗帜下,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因为人性本质上,除了利益,还有情怀、理想;物质利益获得了满足,就需要精神利益的获得感了。

都知道任正非分钱分得好,但事实上,任正非分权也分得好。
20多年前的华为,人数不多,但副总裁却很多。华为员工给人递上名片,上面都赫然写着“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公司某某部门副总裁”,甚至有人一年收到的华为副总裁头衔的名片就有几十个,搞得人晕头转向。
20多年前的华为,人数还不多,但副总裁却很多,有人就好奇,华为到底有多少人有副总裁头衔?
有一些人说:“不清楚,应该有上千人吧。”甚至还有人说最少都有四五千人。
虽然说十几万华为人,在任正非的利益分享制度下,能 “挣更多的钱,员工及其家人能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但华为员工中,有90%以上毕业于国内外一流大学,有1万多名博士,有上千位科学家。
这些精英知识分子,除了希望努力赚更多的钱,每个人的心中都还有着掌控一个部门、一片天地甚至更大地盘的志向。

华为为什么那么多总裁、副总裁?
华为首任人力资源总监陈珠芳回忆称,那时候没有钱,可不就是多给你权嘛。
所以,华为人才会说:“跟随任总,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自己。老板厉害的地方就是让多数华为人都觉得在华为工作,就是在为自己奋斗。”

05 
任正非:最大的自私是无私
在任正非的办公室,知名财经作家王育琨问任正非,财权名都是如狼似虎的私欲,其他公司都在限制的,华为却放开了去激励。什么样的人可以驾驭如狼似虎的团队呀?
任正非却说,“我在私欲上与员工同流合污!”
王育琨明白了,原来在任正非的心中,华为是大家的,是众人的,他理解每一个华为奋斗者的渴望,所以成了中国最会分钱的老板,华为也成了世界一流的公司,这便是任正非最大的私欲!
任正非常说的一句话是,“最大的自私是无私”,多么宏大的格局。
这是对华为“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奋斗者文化最直白的诠释,也是对人性的尊重。

王育琨先生跟踪研究华为20多年,通过对华为人的访谈,以及多年来与任正非的深入沟通,参阅了上百万字的华为内部讲话和总裁邮件等资料,为了完整地、全景式地解析任正非是如何带领华为无往不胜,王育琨将他对华为和任正非灰度管理哲学的深刻理解,写成了一部《苦难英雄任正非》。
《苦难英雄任正非》不同于大多数有关任正非的传记,从英雄的苦难、有灰度的人生、复杂环境的活法、世界强国的借鉴、成众人之公、英雄团队建设及创新战略等维度做了深度剖析,呈现出任正非独有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理念。
这是一部关于男人、父亲和企业的万劫书,讲述了任正非的苦难的成长经历,以及父母对他的熏陶,分析他从国企离开到创业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波折,以及他所经历的心酸、艰难、磨难、绝望、坚持等。

“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的道路”,《苦难英雄任正非》以任正非和华为两条平行线索,向读者呈现一个历经30年变迁的华为思想史,让读者了解华为员工思想统一、凝聚力强大、一步步走向全世界的原因。
任正非和华为,值得细细品读,可以让成长中的创业者和年轻人都能感受商业领袖的榜样力量,跟着任正非,看得更清、更远、更高。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