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一天美国新冠确诊超2000万,更黑暗的日子还在后面;北京8个月大女婴确诊,现在怎样了;新冠疫苗开始接种,这些细节要知晓




2021第一天美国新冠确诊超2000万 专家:更黑暗的日子还在后面
专家谈春节为何不能像国庆一样流动:冬季寒冷适合病毒的生存
北京8个月大女婴确诊新冠肺炎:现在怎么样了?
央视总结:新冠疫苗接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福奇博士:美国新冠疫苗有望在4月全面放开
福奇博士认为未来COVID-19疫苗可能对某些人群是强制性的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重新梳理了感染冠状病毒的早期症状
北京、山东等地首批新冠疫苗开始接种 这些细节要知晓
百度地图推出“疫情小区”搜索功能

01
2021第一天美国新冠确诊超2000万 专家:更黑暗的日子还在后面
当地时间2021年1月1日,2021年的第一天刚刚开始数小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000万例。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日的报道,多名美国专家认为最坏的情况“还在后面”。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月1日发表题为《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2000万例,专家们预测1月迎来艰难时刻》的文章,多名美国专家和医护人员对未来美国新冠疫情仍持悲观态度。(图片来源:CNN)
53天!从1000万例到2000万例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2020年1月21日,美国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到4月28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数突破100万——从1到100万,用了99 天。
此后,美国确诊病例每增加100万例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尤其是当地时间2020年11月9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000万例后,大约一周时间病例就增加100万例。
△上图为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日期增长曲线图,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速为,大约每2个月,累计确诊病例都会增加1倍。(图片来源:CNN)
进入12月,美国的疫情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连创新高。每新增100万例,短则4天,长不过6天。
截至2021年1月1日下午,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2008万例。按照官方统计,美国花了292天的时间达到第一千万例确诊病例,仅用53天,这一数字就翻了一番。
此外,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新冠病毒的实际感染情况可能与实际报告数据有所出入。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表示,美国实际的感染数量可能要高出数百万,部分原因是由于测试限制,所以感染率被低估了。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数据显示,12月是美国新冠疫情最致命的月份,仅当月,该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达到77500余例,而全美自疫情暴发以来累计死亡病例为34.6万例,12月死亡病例占比达18.3%。
美专家:最黑暗的日子仍在后面
2020年12月底,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预测报告显示,未来三周内,美国将有80000多美国人死于新冠肺炎,这提醒人们该国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12月底的预测数据显示,仅未来两个月,全美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还将增加193000例。
多名美国医学专家均表示,美国1月将迎来更加“黑暗的日子”。
△由多至少,全美各州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数据来源: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在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全州有超过21000例确诊患者躺在病床上,其中约4500例在重症监护病房。数据显示,加利福尼亚州2020年12月的住院病人的数量增加了25%以上,每天报告的平均死亡人数也显著上升。紧张的医疗资源、源源不断的新增确诊病例,迫使多名当地医护人员发出警告。

洛杉矶当地医院医生 妮可·格罗宁根:我们已达极限,濒临崩溃。我们非常担心,可能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很难找到病床和人手,去救治那些急需帮助的新冠肺炎患者。

洛杉矶当地医院护士 斯科特·布里克纳:我向朋友描述现在的情况时说,这就像在水下30多米深处挣扎。虽然已经溺水了,但还是要挣扎,因为这是你唯一能做的。
相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全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达到125370例,连续第四天突破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美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住院就诊数纪录。
△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统计图,灰色柱状图例为每日报告的新增死亡人数,橘黄色为7日平均死亡人数。(图片来源:CNN)
洛杉矶卫生服务主任克里斯蒂娜·加利(Christina Ghaly)说,疫情正将医院推向“灾难的边缘”。
疫苗起效仍需数月 美国已然走在“灾难的边缘”
尽管美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疫苗接种,但是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公开表示,目前美国疫苗的推出速度比联邦政府卫生官员们的预期要更慢。福奇在一次与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瑟姆的对话中称:“在四月,我想那时我们能够满足接种疫苗人群的需要。”
△2020年12月30日,安东尼·福奇(右)与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瑟姆(左)进行视频连线,福奇介绍了目前美国在疫苗接种方面遇到的阻碍。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急诊医学教授埃斯特·乔(Esther Choo)解释说,疫苗分发“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他解释称:“在分发、接种疫苗的每个步骤中,都有复杂性,并且有延迟的可能。计划、分配、培训、疫苗供应,存储……在这些阶段,影响因素太多了。”
因此,埃斯特·乔警告美国民众:“我们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那就是在短期内,疫情仍然不会得到缓解。”
如安东尼·福奇以及一众美国专家所说,美国民众仍然需要等待几个月的时间,疫苗才能发挥作用。但美国的疫情仍在逐渐走向更加严峻的未来。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在1月2日晚8时22分公布的最新新冠肺炎疫情数据
截至美东时间2021年1月1日晚8时22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20108375例,死亡病例升至347577例。
02
专家谈春节为何不能像国庆一样流动:冬季寒冷适合病毒的生存
2020年国庆节,我国有几亿人口流动,那么春节也能这样吗?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斩钉截铁地表示,不行。日前,张伯礼院士对2021年春节疫情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春节期间不能像国庆节那样人口流动,“因为季节不一样了,寒冷的季节非常适合病毒的生存。”

张伯礼院士称,现在我们国内多点散发已经成为常态,今冬明春可能有病情的一个小的反复,这个反复有几个特点,第一个还是物传人,大部分跟冷链运输接触有一定关系,所以都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从现在到2月底这两个月非常关键,如果把这两个月挺过去,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加上普遍接种新冠疫苗,疫情防控形势基本就会大好转,决定性胜利就来了。
张伯礼院士表示,中国不会再出现像武汉那样的疫情,即使现在多点散发,它也不会再酿成一个大规模的扩散,但是多点散发这一点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希望大家在春节的时候少聚集,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安排外出旅游。
12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个人防护,有流感等症状尽量不参加。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
03
北京8个月大女婴确诊新冠肺炎:现在怎么样了?
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1月2日0-24时,北京市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是一名只有8个月大的女婴。该女婴现住顺义区南彩镇彩苑小区,2020年12月31日其母亲和祖母均被确诊,女婴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021年1月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月2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据最新通报,目前已确定患儿密切接触者8人,均已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由于患儿在与父亲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见不到妈妈,情绪紧张,拒食奶粉,顺义区妇联等相关部门紧急协调,指挥部、酒店马上提供储存母乳的冰箱、温奶器等用品,五位热心妈妈主动送上冻母乳。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患儿已经喝上了母乳,情绪恢复正常。


据相关介绍,目前首都疫情总体可控,但仍有零星散发病例,假期人员流动聚集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病毒传播风险随时随地存在,必须高度重视冬季疫情防控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
目前,北京市已经启动了220个接种,开始为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1月1-2日北京市共接种新冠疫苗73537剂,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04
央视总结:新冠疫苗接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2020年12月30日,国家药监局依法附条件批准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注册申请,也就是附条件上市,这也是我国获准上市的第一支新冠疫苗。目前,我国多地已开始针对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比如山东第一批为冷链食品相关从业者接种疫苗,目前整体情况良好,未发现不良过敏反应。
北京计划春节前对9类重点人群以及其他应急保障人员开展紧急接种,1月中旬完成第一针,2-4周后完成第二针。


那么,新冠疫苗接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央视新闻特意做了一番总结。
1、目前新冠疫苗接种年龄限制为18至59岁,其它年龄段人群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
2、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处于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严重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等人员不适合接种;
3、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
4、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红肿或出现硬块、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
5、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6、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接种疫苗后仍需做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7、接种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8、由于新冠病毒发现还不到一年,现在无法判断新冠疫苗能保护多长时间,但半年以上基本没有问题。
有数据显示,我国第一支新冠疫苗的保护率为79.34%,感染后99%免发病、100%不会转成危重症。


05
福奇博士:美国新冠疫苗有望在4月全面放开
近期在接受美国加州州长 Gavin Newsom 采访的时候,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表示截至上周,美国已经注射了将近 300 万支 COVID-19 新冠疫苗,但距离大规模部署仍有数月时间。

Newsom 和 Fauci 就新冠疫情持续了将近半小时的讨论,除了疫苗之外还谈及了测试、突变以及疫情相关的其他热点话题。完整的访谈内容可以在 Facebook 页面上查看。
Fauci 博士表示第一剂大约有 270 万人接种新冠疫苗,这些人会在未来几周内继续接种第二剂。目前主要接种的是医护人员和其他重要人群,而老年人和其他高危人群被安排在下一轮接种中。
Fauci 博士预估美国在今年 4 月会迎来 COVID-19 疫苗的大规模“开放季”供应,从而逐步向群体免疫目标迈进。不过,Fauci 博士在采访中也指出,在 SARS-CoV-2 病毒方面,目前还不清楚什么才算是群体免疫力。
Fauci 博士表示:“随着进入 1 月,感觉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动力...我们最早在 3 月底 4 月初开放疫苗供应,任何想要接种疫苗的人都可以接种。如果我们在4月、5月、6月、7月勤勤恳恳地给人们接种疫苗,我们就会逐渐地、明显地得到接近群体免疫力的保护程度。”
        https://www.facebook.com/CAgovernor/videos/1211649955896063
06
福奇博士认为未来COVID-19疫苗可能对某些人群是强制性的
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对2020年饱含怨念的告别,以及关于2021年有望变得更好的期望,这都依赖于今年一件重要事情的实现,那就是冠状病毒疫苗向尽可能多的人推广的直接结果。事实上,对于那些还没有接种疫苗的人来说,按现在辉瑞和莫德纳等药厂的疫苗的生产速度只能说还是杯水车薪。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收集的7天平均数据,美国每天至少有181998个新的冠状病毒病例,以及至少2313个与病毒相关的死亡病例。然而,与整个2020年美国应对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很多措施都是半生不熟、误入歧途、适得其反一样,美国迄今为止的疫苗推广工作也异常缓慢。到目前为止,根据彭博社的疫苗追踪,美国的疫苗接种量只有300多万剂。相比之下,美国迄今已发现2000万例冠状病毒病例,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白宫卫生顾问安东尼·福奇博士刚刚对正在进行的疫苗接种活动做出了重要预测。

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博士推测,可能会有一些情况下,某些人可能需要强制接种COVID-19疫苗,比如那些正在旅行的人。"一切都将摆在桌面上进行讨论,"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内的重要医学顾问福西博士告诉该杂志,而关于这一点,至少有一个关键点需要理解。
他说:"我不确定(COVID-19疫苗)是否会经由联邦政府规定成为强制性的疫苗。"他补充说,当然也有一些机构,反而可能会强制要求人们接种疫苗,比如与旅行相关的实体。对于这一点,福奇博士认为已经是 "肯定的"。
同样,福奇博士预计学校系统也会要求接种COVID疫苗,不过这种要求不会来自联邦层面。"一个城市范围内的学校系统可能会在一些城市要求它,但其他城市不要求,这就是我所说的事情不是在中央而是在地方,"他说。
谈及对主摄疫苗时的任何强制性要求无疑会遭到一片反对声。例如,10月,美国护士协会的一项调查发现13000名护士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说他们不会自愿注射冠状病毒疫苗。
由于这些原因和其他原因,福奇博士本周在参加NBC的Today节目时也感叹道,美国在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我们本希望看到它顺利运行,到2020年底,今天有2000万剂疫苗进入人们体内,这是预测,"他说。"显然,它没有发生,这令人失望。
07
福奇博士认为未来COVID-19疫苗可能对某些人群是强制性的
随着冠状病毒继续在美国各地迅速蔓延,许多健康专家认为,由于圣诞节和新年前夕的庆祝活动,1月份可能是整个流行病最糟糕的月份。有鉴于此,现在是重新审视一些最常见的与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症状的好时机。清楚地了解冠状病毒的表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许多COVID-19的症状极其类似于一个人通常会经历的流感。
按照CDC的说法,冠状病毒症状的完整列表多达11个条目。也就是说,有少数症状往往会比大多数人更早出现。
正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所详述的那样,早期冠状病毒症状要注意包括疲劳、 头痛、 咽痛、 发烧和突然失去味道和气味的感知能力。重要的是要记住虽然,不是所有这些症状往往显示在同一时间。例如,有可能冠状病毒的人可能有咳嗽、 低级发烧,和没有其他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研究人员观察到发烧和疲劳往往表现在其他症状之前,如果你怀疑你可能有冠状病毒。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一开始出现的症状很轻微,可以在几天内迅速变得严重。
COVID-19的全部早期症状如下:
发烧或发冷
咳嗽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疲劳症
肌肉或身体疼痛
头痛
新的味觉或嗅觉丧失
喉咙痛
鼻塞或流鼻涕
恶心或呕吐
腹泻
尽管它与流感相似,但COVID-19是一种特别讨厌的病毒,它可以在初步诊断后的数周甚至数月内对人的身体造成破坏。可悲的是,许多人经历的症状根本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虽然有些患者会有疲劳感和持续的味觉或嗅觉障碍,但冠状病毒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能力。
一项针对84000名患者的研究发现,患有COVID-19的人 "根据他们的详细年龄和人口统计学特征,在多个领域的认知测试中的表现比预期的要差。"
在冠状病毒痊愈者中观察到的一些认知障碍包括记忆力下降,难以持续一段时间集中注意力,甚至轻微的人格变化。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冠状病毒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研究发现,随后的认知影响相当于智商下降8.5分。
08
北京、山东等地首批新冠疫苗开始接种 这些细节要知晓
1月1日,我国首批新冠疫苗开始在北京、山东等地,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预计2月中旬完成接种。在山东郯城县的郯城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正在向前来接种的人员讲解疫苗注射的注意事项。来自当地冷链食品加工企业的工人们成为首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人员。

山东郯润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冷链工人 夏懂懂称,“我们接触这个行业,以前很害怕,现在很幸运第一批打了这个疫苗,现在感觉心情很激动,也很放心了。”
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确保一疫苗一条码,严格落实疫苗接种三查七对一验证,并在接种后留观30分钟,由2名经培训合格的资深临床医生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快速识别和处理,并配备足够的抢救药品、设施及120急救车,确保万无一失。
郯城县郯城卫生院副院长 颜翠婷表示,“我们的接种者目前没有发现比如发烧、呕吐其他一些过敏反应,目前来看疫苗的总体情况是很好的。”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公布,2021年春节前,将对9类重点人群以及其他应急保障人员开展紧急接种,年龄在18岁至59岁之间。2021年1月中旬完成所有重点人群首针接种,2—4周后完成第二针。根据国家整体部署,明确9类重点人群包括:冷链物品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运输人员;交通运输人员;出国工作学习人员;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北京市将在2021年春节后组织开展其他人群接种工作。目前重点人群紧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暂不采取个人预约方式。
关于新冠疫苗接种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新冠疫苗已经在重点人群中开始接种,那么,新冠疫苗需要打几针?有没有不良反应?什么人不适合打?
新冠疫苗打几针?
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接种新冠疫苗有哪些好处?
我国接受了紧急接种的高风险暴露人群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接种了疫苗的人的感染风险和严重程度均低于未接种疫苗人群。提示疫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接种新冠疫苗后抗体可持续多长时间?
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所以现在说这个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还为时过早,还不能下这个结论。目前证据提示,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要求,疫苗保护期达到半年以上,基本上没有问题。
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这样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方可离开。回家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报告接种点工作人员,必要时及时就医。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
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不在18—59岁接种年龄段范围的人员,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数据披露,明确是否后续能够接种。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一起打吗?
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打了新冠疫苗,是不是还要继续戴口罩?
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或者发病。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接种疫苗后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接种证明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09
百度地图推出“疫情小区”搜索功能
截至2021年1月3日0时,全国疫情中风险地区已增至41个,疫情到底里自己有多远,一招教你查询最近“疫情小区”。日前,百度地图推出了“疫情小区”搜索功能,只需要在百度地图搜索“疫情小区”,便可轻松查看风险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分布情况。
该功能不仅能够轻松查看疫情分布情况,点击地点还能够可显示具体信息,例如该场所近14天是否有确诊患者到访,及附近人流聚集地。

目前,根据各地卫健委等官方公布的确诊患者曾活动区域,现已支持查询北京市、沈阳市、大连市、黑河市、常州市、无锡市。
此外,随着寒假和春节临近,人员出行和有序流动不断增多,也可登录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点此)查询相关地区的疫情风险等级,目前支持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旗)疫情风险等级查询。

如果你有出行计划,可以查询行程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判断出行风险;如果你存在区域间流动,可以查询你曾到访的地区是否为低风险地区。
风险等级划分:绿色代表——低风险;黄色代表——中风险;红色代表——高风险。
http://bmfw.www.gov.cn/yqfxdjcx/index.html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