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症状传102! 专家:无症状并不比有症状传染性小;2月中旬美国新冠死亡病例将增至50万;变种病毒最高可将传播性提升70%以上




 
美疾控专家:至2月中旬美国新冠死亡病例将增至50万
1无症状传102! 专家:呼吸道病毒并不一定比有症状少
美国大型研究证实: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COVID-19的影响
医生称COVID-19对肺部的伤害甚至比吸烟还要大
变种病毒有多厉害?最高可将传播性提升70%以上
不同于欧美国家 印尼将优先给年轻人接种COVID-19疫苗
98小时:石家庄集中隔离点首批1008套房屋交付

01
美疾控专家:至2月中旬美国新冠死亡病例将增至50万
当地时间1月17日,即将上任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将“进入一段黑暗时期”,预计到2月中旬累计新冠病毒死亡病例会达到50万。迄今为止,新冠病毒在美国已造成近40万人死亡。
瓦伦斯基博士表示:“这还不包括成千上万康复患者身上新出现的综合症将会造成的影响。”瓦伦斯基博士指的是一些新冠患者在测试呈阳性数月后仍报告出现新冠症状,疾控中心还并不能就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瓦伦斯基博士还称:“我们还没有看到假期旅行、假期聚会对住院率和死亡率带来的后果,我认为我们面临一段黑暗时期。”

02
1无症状传102! 专家:呼吸道病毒并不一定比有症状少
根据吉林省官方通报,截至1月17日14时,吉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例,无症状感染者80例,合计114例,其中9例为黑龙江省输入,105例为本地续发感染。而在这105例续发感染者中,有3例是吉林省外输入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另外102例续发感染者都是同一输入病例林某所传播。
为什么1个无症状感染者能够传染102人呢?对此,专家也是给出了答案。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病毒并不一定比有症状的少,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传播的能力取决于本身病毒量的多少,以及传播传染性飞沫的能力。
之所以说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弱,是因为没有咳嗽咳痰这样的一些症状,从呼吸道排出病毒较少。
“整体来说,除了飞沫传播之外,还要看接触人时的空间环境情况,温度湿度对感染也都有影响”,李侗曾提示,如果在相对密闭空间,例如电梯、车厢、房间内,人员聚集时,有可能传染多个人。由于此次吉林疫情的超级传播者是一位培训讲师,无症状感染者不咳嗽,但是说话时也会排出病毒。
“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感染者其实界限容易突破,有人觉得嗓子痒轻微咳嗽就是没有症状,可能平时就这样,问起来就说没有症状,如果发现核酸阳性,再仔细问,可能就会说有咽部痒痛轻微咳嗽,就可以诊断轻症感染者了,这个其实也很常见。”李侗曾主任说道。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曾介绍,新冠肺炎感染者里有相当高比例的人并不传播,不会造成二代病例;但有少部分感染者或病人的传播数会超过基本传播数——3以上,会传播超过3个二代病例,这就构成了超级传播现象,这是新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03
美国大型研究证实: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COVID-19的影响
一项新的研究考察了德克萨斯州休斯敦近10万名受试者的数据,证实了男性似乎比女性更容易感染COVID-19。研究发现,与年龄无关,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感染该病毒,患有严重的并发症,并死于该疾病。

2020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产生的几个引人注目的流行病学观察之一是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COVID-19的打击。早期,来自中国的小规模研究似乎表明,男性患COVID-19的情况更严重。
这项新研究由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的Farhaan Vahidy领导,着手调查美国一个大型都市的生物性别与COVID-19之间的关系。对近10万名接受SARS-CoV-2检测的受试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更有可能在病毒检测中呈阳性,他们更有可能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最终更有可能死于疾病。研究人员称,即使在调整了“年龄、种族、民族、婚姻状况、保险类型、收入中位数、BMI、吸烟和17种合并症”后,这些性别差异仍然存在。

在大流行早期,男性更容易感染COVID-19的观察结果被推测为是由于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2020年7月发布的CDC报告表明,男性更有可能淡化COVID-19的风险,无视社交距离和戴口罩等预防建议,并参与参加公共集会等高风险活动。
虽然CDC的报告并没有忽略可能影响COVID-19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性别差异,但该研究确实假设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在解释男女感染COVID-19差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Vahidy及其同事在他们的新研究中指出,已经有足够的观察到COVID-19在文化和地理区域的传播中的性别差异,这表明这种差异可能主要不是社会或行为。

“虽然与性别相关的行为,如吸烟,饮酒,寻求医院护理的倾向和合并症的存在可能会影响COVID-19的结果,但在世界几个不同文化中看到的男性死亡风险增加表明生物风险决定因素,”研究人员写道。
疾病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不同,这并不罕见。例如,帕金森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要比女性高得多,而阿尔茨海默氏病则相反,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努力解开疾病风险的生物学性别差异。

在COVID-19的案例中,科学家们正在调查为什么这种疾病可能对男性的打击比女性更大的几个可能的原因。去年《自然》杂志上一篇文章提出,基于性别的免疫差异是疾病严重程度差异的关键。而澳大利亚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男性在较低的肺细胞上有更多的ACE2受体,这可能是他们更容易受到COVID-19影响的原因。
“COVID-19易感性的性别差异是存在的,并强调了检查性别分类数据的重要性,以提高我们对相关生物过程的理解,从而可能定制治疗和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Vahidy及其同事在新研究中总结道。
这项新研究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45556
04
医生称COVID-19对肺部的伤害甚至比吸烟还要大
一位自3月以来治疗了数千名新冠患者的创伤外科医生警告说,一种可怕的症状会影响许多COVID-19幸存者。一些COVID-19幸存者的肺部“看起来比我们见过的任何类型的可怕的吸烟者的肺部更糟糕,”Brittany Bankhead-Kendall医生近日发推文称。她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即使是无症状的COVID-19幸存者也会受到影响,她建议人们接种疫苗,而不是冒感染的长期后果。
对于那些感染者来说,击败新冠病毒并在COVID-19中幸存下来并不是故事的结束。绝大多数人将消除威胁,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会在最初感染后的数周甚至数月内继续出现症状。这些症状可以是类似于感染期间发生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和疲劳,或者是可能不会立即与COVID-19联系在一起的异常迹象。
即使在感染清除后症状不存在,肺部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愈合。一位来自德克萨斯州的创伤外科医生在Twitter和电视上强调了这种疾病的特殊方面。“感染COVID后的肺部看起来比我们见过的任何类型的可怕的吸烟者的肺部更糟糕。而且它们会塌陷。而且它们会凝结掉。呼吸急促的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Brittany Bankhead-Kendall发推文称。
“每个人都只是如此担心死亡率的事情,认为这是可怕的,”医生告诉CBS新闻。“但对于所有的幸存者和已经测试出阳性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问题。” 下面的图片提供了健康的肺部,吸烟者的肺部和COVID-19后的肺部之间的比较。

正常的肺部在X光片上会呈现黑色,因为扫描时不会在充满空气的区域发现任何东西。吸烟者的肺部开始出现白线,说明有疤痕和充血。感染COVID后的患者的肺部有更多的疤痕,所以看起来比吸烟者的肺部更白。
Bankhead-Kendall解释说,自2020年3月以来,她已经治疗了数千名患者,有感染过COVID-19的患者每次都会出现严重的胸透结果。那些无症状的COVID-19病例,70%到80%的时间都会显示出严重的X光片结果。
“还有人说‘我很好,我没有任何问题,’但你查看他们的胸部X光片,他们绝对有一个糟糕的胸部X光片,”她说。

“你会看到很多那种白色的,密集的疤痕,或者你会看到它贯穿整个肺部,”这位医生解释说。即使你现在没有感觉到问题,但事实上,这在你的胸部X光片上--它肯定是表明你以后可能有问题。"
Bankhead-Kendall还表示,出现呼吸急促问题的COVID-19幸存者应该与医生保持联系。她还提倡接种新冠疫苗,以预防感染的后果。“没有任何一种疫苗的长期影响会像COVID的长期影响一样糟糕,”她说。
05
变种病毒有多厉害?最高可将传播性提升70%以上
在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地向人类“宣战”一年后,我们虽然迅速研制了疫苗这一有力的武器来确保胜利,但却惊恐的发现,在疫情之初就有不少科学家予以警告的一种可怕趋势——病毒变异——开始出现了。

11月份,英国进入第二次全国性封锁,但日增确诊病例却有增无减,科学家很快意识到,出现了传染性更强的变种病毒。随后,这一结论予以证实,并发现这种被称为B117的病毒最早可以追溯至9月份。
研究发现,在11月,伦敦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确诊病例来自于B117。到12月中旬,这一比例已接近三分之二。这种基因突变后的变体新冠病毒最高可将传播性提升70%以上。
尽管12月份英国公布这一消息后,世界各国都紧急实施了航空禁令等相应的防控措施,但几乎每天都有这种变异病毒的感染者在不同的地区被发现。目前B117的身影至少在45个国家出现,包括疫情最为严重的美国。这对于已经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B117传染性的“升级”来自于它对于自身而言先进的突变。根据对这一新变体的初步分析,科学家们确定了至少17种重要突变。这包括刺突蛋白的变化。刺突蛋白实为病毒用来解锁进入人体细胞门的钥匙。
一种叫做N501Y的突变改变了刺突的最重要部分——称为“受体结合域”。这是刺突第一次与人体细胞表面接触的地方。这种突变使病毒更容易与人体细胞结合,进入细胞内部。
然而,这还仅仅是开始。紧接着,在南非也出现了类似的传染性增强的另一变种新冠病毒。随后是巴西。虽然与英国和南非的变种病毒具有一些相同的关键性突变,但专家警告,巴西的变种病毒可能预示着更大的危险。
因为它不但被认为引发了巴西亚马逊首府马瑙斯的疫情爆发,而且科学家还怀疑它能躲过人体的免疫反应。
剑桥大学微生物学教授拉维·古普塔(Ravi Gupta)将这种被命名为E484K的变种新冠病毒形容为“最值得担忧”的突变。
其中包含被称为“H69/V70缺失”的突变,即病毒刺突的其中一小部分尖峰被去除。古普塔研究发现,这种突变在实验室的实验中将感染力提高了两倍。同一小组的研究表明,这种删除会使曾经感染的康复者血液中的抗体攻击病毒的效力降低。
巴西科学家本周公布的学术论文称,发现一名曾经确诊新冠后康复的病患感染了这种新的毒株,因此怀疑它可以逃脱人类免疫系统所记忆的自然防御。
这意味着,疫苗对这种病毒的防御性可能受限。因为疫苗工作的原理机制与自然免疫类似,都是免疫系统记忆了病毒的攻击形式后,可以在相同病毒下一次攻击时开启防御,只不过疫苗为人体注射的是无害的病毒版本。
率先宣布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成功的制药公司辉瑞及其在德国的合作伙伴BioNTech上周表示,他们的疫苗针对英国的变种新冠病毒B117仍然有效,但还没有公布针对更新的E484K的实验结果。
伦敦大学基因研究所所长弗朗索瓦·巴鲁(Francois Balloux)确认,南非的变种病毒不太可能有效绕过现有疫苗所提供的保护,但是他警告说:“E484K突变已经显示出可以降低抗体辨识的特性,这将帮助新冠病毒绕过曾经感染或疫苗所提供的保护。”
关于新冠病毒产生更为强大的突变,科学家的一项实验结果令人心惊。研究者让病毒与曾经感染新冠病毒的康复者的血浆接触,三个月后,病毒发生了多种突变,其中包括E484K。
这与科学家们近期的另一项警告相印证。领导南非抗击艾滋病毒的流行病学家阿卜杜勒·卡里姆(Abdool Karim)教授说,变种病毒是在感染具有部分免疫力的人时为逃避抗体的识别进化而来的,所以“随着疫苗接种以及更多人被感染,现在(病毒的变种)将比2020年更加普遍。”
监测新冠病毒进化的伯尔尼大学病毒遗传学家艾玛·霍德克罗夫特(Emma Hodcroft)也表示,2021年的情况可能会有利于更多具有多重突变的变异体的进化,因为更多的人被感染,病毒的进化压力也在增加。
实际上,所有病毒都会不断进化和改变,而当它们像如今的新冠病毒这样大规模迅速传播时,每分钟可以产生万亿代的病毒,适应性增强也就无可避免。这包括传染性的加强以及躲避免疫系统的反应。
自从一年前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得以公布,新冠病毒就一直在科学家们的“眼皮底下”进化。现在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早已与一年前大相径庭,各种新的族群在世界各地出现。病毒以精确度的耗损为代价加速复制,那些更具优势、让病毒更易于生存的突变被保留下来。
因此,病毒发生基因突变早在科学家的意料之中,但近期新冠病毒的进化方向却令他们心忧。耶鲁大学生态和进化生物学教授保罗·特纳(Paul Turner)说:“我们所观测到的都在意料之中。”但“如果你看到突变令病毒可以逃脱免疫系统的检测,或者逃脱疫苗的覆盖,那就非常值得担心了。”
而最近观测到的几个新冠病毒的不同族群都发生了类似的突变。正在研究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费尔南多·斯皮尔基(Fernando Spilki)声称在巴西检测到三、四种不同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尽管它们之间可能互不相关,但它们可能在同时进化,并朝着相同的方向。”
也就是说,敌人正在变得更加强大,人类与新冠病毒的这场斗争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
埃默里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建模研究于周二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该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进化途径最终将导致一种毒性较小的“地方性”病毒,并与其他轻度引起感冒的冠状病毒一样持续在人类中传播。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奥塔尔·比约恩斯塔德(Ottar Bjornstad)教授说:“我们处在未知领域。”但无论如何,包括普及疫苗和实施限制措施,我们应尽最大努力应对这种流行病,以减少“伤亡”。
06
不同于欧美国家 印尼将优先给年轻人接种COVID-19疫苗
根据彭博社的最新疫苗追踪报告,全世界已经接种了超过4220万剂新冠疫苗。大多数国家的疫苗计划都是以老年人的接种开始的,但至少有一个主要国家正在采取不同的方法。印度尼西亚将在转向老年人群体之前,优先给年轻人接种新冠疫苗。

美国和英国等已经开始接种疫苗的国家正在优先考虑更易患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群体。而印尼采取不同的新冠疫苗接种策略是为了更迅速实现群体免疫并振兴经济。印尼卫生部高级官员Siti Nadia Tarmizi告诉路透社:"我们并不是在逆潮流而动。"他补充说,该国的药品监管机构仍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决定如何进行老年人的疫苗接种。
印尼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此前已批准中国科兴生物的新冠疫苗紧急使用。与美国和英国所依赖的辉瑞-BioNTech疫苗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很强的疗效不同的是,印尼为自己的决定辩护说,由于该国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涉及18至59岁的人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疫苗对老年人的影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传染病学教授Peter Collignon说:“我认为,对于正确的治疗方法,没有人会过分拘谨。”他补充说,印尼的策略可能可以减缓疾病的传播,尽管这可能不会影响死亡率。
“印尼与美国和欧洲不同,这样做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会告诉我们,由于印尼和欧洲正在采取的战略,您可能会在印尼看到比欧洲或美国更大的影响,但我没有认为有人知道答案。”
新加坡国立大学林永禄医学院的戴尔·费舍尔教授说,他理解印度尼西亚采取这种做法的理由。他说:“年轻的上班族通常更加活跃,社交和旅行更多,因此,这种策略应比给老年人接种疫苗更快地减少社区传播。”
“当然,老年人更有可能患上严重的疾病和死亡,因此给他们接种疫苗有另一种理由。我认为这两种策略都有优点。”
07
98小时:石家庄集中隔离点首批1008套房屋交付
经过4天连夜奋战,作为集中隔离点的河北石家庄黄庄公寓隔离场,首批1008套集装箱房屋已经成功交付!从土坡推平、地面硬化、板房到位开始吊卸,到电源、5G信号、配套设施同步搭建,这一切,只用了98个小时!
目前,现场已开展全面交叉作业,卫浴进场安装后,就可以随时投入使用。


中建集团完成了其中748套。
12日晚接到援建任务后直抵现场,3小时完成第一条进场临时道路,24小时409套集成房到达现场,第40小时完成130米污水管道,第68小时完成420套集成房组装,第78小时完成第二条临时道路,第82小时完成市政照明点亮黄庄公寓,第105小时完成第三条临时道路,第108小时完成第五、第七区748套集成房拼装。

1月13日5时48分,隔离点临时用电接通。
1月14日,国家电网石家庄供电公司的15个班组经过24小时不间断作业,完成全部电缆的敷设,以及36组变台的安装和调试。
1月15日上午10点,隔离点全面送电,总用电容量约12000千伏安,采用双电源方式供电,新建电缆长度12公里,架空线路2公里,新设柱上变压器36台,新建水泥杆基础119基。

1月14日凌晨5点,中国移动架设起现场首台360度高清摄像头,并投入使用,通过高清视频慢直播,向社会展示现场建设进展,众多网友再次当起了“云监工”。
1月14日中午12时,中国移动开通隔离点现场的首个5G基站,实现该区域2G/4G/5G的全覆盖,仅用36个小时。
1月15日下午,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实现集中隔离区域及周边的5G网络覆盖。

1月13日凌晨1时,石家庄联通接到集中隔离点通信网路建设任务。
1月13日中午12时,90名通信工程师赶赴集中隔离点集结,下午14时开始网络敷设前的光猫接续等各项准备工作,12个小时后,1008个联通宽带光猫和3个基站BBU全部预开通完毕。
1月14日中午12时,石家庄联通进入隔离点内进行网络保障,18时为建设指挥部开通首条光纤宽带,
1月15日凌晨0点,在隔离区办公楼开通360度视频直播功能,0时50分,经过15个小时努力,开通首个5G基站。


以上,还只是参建单位的极小一部分……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