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2 月11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新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命名为 COVID-19。同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将新冠状病毒命名为 SARS-CoV-2。
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冠状病毒病 2019”)这个词比 NCP(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新冠状病毒肺炎”)确实更合适。要不然这次叫 Novel,以后再有新的叫啥?更重要的是相关病毒感染者并非都出现肺炎症状。前几天钟南山院士团队所发表论文中也是使用了 2019-nCoV ARD(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一词,来体现病症的多样性。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是最权威的病毒分类命名的组织,MERS-CoV 什么的都是他们命名的。此次将新冠状病毒命名为 SARS-CoV-2,是基于科学的决定,也算是告慰李医生在天之灵。
到这里,又想起了社交媒体关于李医生的介绍,他和我们是一样的80后,喜欢吃炸鸡、火锅,最爱吃日本料理。和我一样认为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就是一边吃炸鸡喝冰可乐。
吃前他会拍一些丑丑的照片发到微博上,偶尔有几个零星的点赞,他也不在意,就像武汉的秋天有一股不冷不热的温柔。
他在新的一年希望做一个简单的人,看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从这里我们知道,他偶尔还会给自己煲点鸡汤,可能是专业缘故,字词可能有些不太通顺。
他夜班时喜欢吃鸡蛋灌饼,他喜欢这种碳水化合物,一口下去,他能感受到多巴胺在分泌。
他还喜欢吃***的德克士炸鸡腿,每次经过每次必吃,他说那是腿届极品,他喝了一口可乐吧唧吧唧嘴说:真是达到了人生巅峰啊。
他还在枣阳市,吃9块一碗的牛肉刀削面。
他在生活中是一个知足常乐且不乏生活风趣的人,如果他还在世或许也会在闲暇之余拿起办公桌上的笔来试试这个所谓的NASA的重力挑战。或许还在期待着《庆余年》第二部。
还是在2月11日,网上热传一条消息,内容为美国宇航局“NASA”说今天是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也是唯一可以像这样把扫把立起来的日子。对此,丽水网警通过微博辟谣,称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网传内容不实系谣言。
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这么一条消息刷屏了。“2月7日(也许是8日、9日、10日、11日或者其他时间)是个特殊的日子,美国宇航局NASA曾经说过这一天地球的引力最小,所以扫帚能够站起来。”但实际上,NASA并未曾表明今日地球的重力有何特殊之处。
实际上,扫把每天都能立起来。扫把能站起来的原理很简单,扫把重心低,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扫把头上,只要扫把够直,并放在平整的表面上,把硬硬的刷毛张开,扫把就能立起来了,原理就跟三脚架能站起来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丽水网警最后还表示,“只要扫把够直且地面够水平,就能立起来,不仅扫把,拖把也可以。任何一天都能玩成这个挑战,不信你明天再试试?”
不过这几天“立扫把挑战”确实引发了网友在社交网络上的疯狂实验和吐槽。有体验派网友亲身示范,表示谁家里还没有扫把,“亲测有效,被魔法小扫把惊艳到!”。还有网友表示,“大家都憋疯了”、“回过神发现全世界都在立扫把”、“以为朋友圈在举行什么古老而神秘的仪式”。除了立扫把,还有人在网上发出了立剪刀、立黄瓜、立纸币等图片。
不过小编觉得,大多数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可能并不相信这个谣言。这不过是因为疫情,在家呆的时间太长,感觉太无聊了吧。说不定过几天还会有类似的行为艺术出现。
不过NASA随后澄清,该机构此前从未说过这样的话。在周二NASA官方推特帐户发布的9秒视频中,宇航员Alvin Drew和科学家Sarah Noble对“立扫把挑战”作出回应,表明这只是简单的地心引力,每天都可立起扫把。
“你昨天进行了立扫把挑战吗?”Noble问道。“事实证明,您今天可以再做一次。” Drew回应道:“这只是物理学问题。”
肯尼迪航天中心游客中心的推特账号警告说:“不要进行立扫把挑战。实际上,它的重心很低,可以使扫帚在今天和任何一天保持其刷毛的平衡。”
尽管如此,Twitter用户似乎并没有理会NASA的澄清推文。
除了科学之外,周一的"立扫把挑战"确实产生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视频和照片。一个Twitter用户成功地一次立起了三个扫把,一把刀和一根拐杖。
甚至NBC喜剧《爆笑超市》(Superstore)也都采用了这一挑战。该节目的推特说:“ Cloud 9喜欢挑战。”
对于哈利·波特迷来说,"立扫把挑战"完全意味着其他事情。
再来看看朋友圈和群里疯狂的照片
同样是谣言,有些谣言可以提前预示大灾难拯救更多的人,有些谣言可以让大家紧绷的心情放松一下!我想这也是在天堂的李文亮医生所想看到的,希望大家早日走出疫情的阴霾,早日摘下口罩,再次看到彼此间最美的笑容。
最后提醒大家,上班上学一定要戴好口罩
我们欢迎您将文章转发到您的朋友圈和好友群
关注武汉疫情,您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潜伏期再延长,致死率需再议?帝国理工再发重磅报告
2.武汉肺炎“二传手”是穿山甲吗?
3.王炸齐聚武汉,离拐点还有多远?
4.防治新冠肺炎怎么吃才营养?戳我!
以史为鉴,敬畏自然
END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您的关注和转发,是对科学事业最大的支持!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点击“星标”,给予支持!点击“在看”,助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