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8秒就有一人因新冠死亡,病毒不断变异 研发的疫苗还能管用吗



全球每18秒就有1人因新冠死亡 确诊病例不断增加
病毒不断变异 研发的疫苗还能管用吗


全球每18秒就有1人因新冠死亡 确诊病例不断增加
      在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突破1000万大关之际,一连串美国疫情数据再度“刷屏”: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连续三天破4万例,官方数据最高纪录刷新至4.4万例,确诊病例总数超过250万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根据抗体检测结果估计,美国新冠病毒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超过2000万人。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28日发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已有超过50万人因新冠肺炎感染而死亡,累计确诊病例升至1000万人。根据6月1日至27日的数据平均值,每天有超过4700人死亡,也就是说每1小时就有196人死亡,或者每18秒就有1人死亡。
        在观看90分钟的足球比赛所需的时间中,平均有293人死亡。
数据显示,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均最多,分别超过254万、12.5万。过去24小时,美国新增确诊41431例,新增死亡328例。
这是美国连续第3天新增病例突破4万例,连续第6天创下单日新增最高纪录。据《华盛顿邮报》统计,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和内华达州的每日新增病例数都创下新高,而亚利桑那州和得克萨斯州住院人数则创下纪录。
更让人忧虑的是,全球新冠疫情不但没有明显缓解,累计确诊病例的增加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00万、200万、300万、400万、500万、600万、700万、800万、900万、1000万的北京时间分别为4月3日、4月15日、4月27日、5月9日、5月20日、5月30日、6月15日、6月22日、6月28日。

病毒不断变异 研发的疫苗还能管用吗
      “病毒变异”这个几个字,想必让不少人会觉得很可怕,总有仿佛会发生生化危机般的感觉。实际上,变异是病毒“毒生”中再平凡不过的一件事,任何病毒都会变异,只是变异的速度、方向和强度会有所不同罢了。

比如埃博拉这种致死率极高的病毒,由于感染后致死率最高可以达到90%以上,病毒来不及变异,所以至今这种病毒的变异亚型只有五种。
但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不同,潜伏期可达7天,致死率也偏低,非常有利于在人群中大范围传播,这也为病毒提供了优越的变异条件。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数不清的H1N2、H2N3、H5N1、H7N4、H10N8等等病毒。
其中的H指的是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可以帮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而N指的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受体,让病毒自由在宿主体内传播。
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18种H和11种N,两者之间就像打麻将一样可以随意排列组合,不同亚型还能突变成不同的病毒株,病原体也不尽相同,而且非常狡猾。这也是卫生部门建议每年都要打一次流感疫苗的原因之一,因为每年流感变异的病毒株可能都跟上一年不太一样。
同样,新冠病毒也在变异。比如6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6月北京新发地市场出现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其中3组序列带有D614G突变。
所谓有D614G突变,指的是新冠病毒的第6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变成了甘氨酸(G)。这种突变可能会导致病毒传染性增强,并且还可能会提高患者的病毒载量和死亡率。
而疫情爆发以来,类似这样的突变高达数百种,那么动辄花费几年甚至数十年研制期的病毒疫苗能否有效应对病毒日新月异的突变呢?其实并不用担心,虽然一般疫苗针对的目标都是病毒的早期版本,但病毒就算发生突变,它的基因序列与早期版本依然非常相似。
比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至今使用的仍旧是2009年的一种毒株。虽然后来出现很多变异,但疫苗仍然能够稳定发挥作用。
而新冠病毒作为RNA病毒,频繁突变是它的本性,就像人类呼吸一样稀松平常。但大部分的突变都是无意义的,并不会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发生什么大变化。突变使病毒变得更有攻击性的概率并不高,甚至更容易使病毒变弱,因为只有学会与宿主共存,病毒才能生存下去。
目前,新冠病毒致死率偏高,所以病毒依然会不断变异,找到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方法,最终像流感病毒一样成为人类社会习以为常的一部分。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