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疫苗有什么后果?等到世界重新开放风险更大;官方回应新冠疫苗的16个疑问:打完后有小部分人出现保护失败;以色列研发口服新冠疫苗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OVID-19可以引发糖尿病的发生
新冠病毒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长期甲状腺炎症
专家警告:仅靠疫苗可能不足以结束COVID-19大流行
假核酸阴性证明在多国泛滥:蒙混过关、一份最高能卖300欧元
官方回应关于新冠疫苗的16个疑问:打完后有小部分人出现保护失败
测试结果证实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在美国有效率79%
以色列研发口服新冠疫苗:副作用小 在家即可完成接种
不打疫苗有什么后果?张文宏医生:等到世界重新开放时风险更大

关注视频号,发现更多精彩
0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OVID-19可以引发糖尿病的发生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正在研究COVID-19与糖尿病之间的奇怪双向关系。研究人员认为,SARS-CoV-2感染可能会主动引发糖尿病的发生,并建立了一个全球登记册来追踪这一日益严重的现象。

在新冠大流行的早期,研究人员很快就发现有基础疾病的人受到COVID-19的打击更大。众所周知,那些患有糖尿病或心脏病的人受COVID-19的影响更严重,但一些临床医生开始看到的病例,其关系方向发生了转换。在感染COVID-19之前身体健康的受试者,随后在急性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或之后出现糖尿病症状。
2020年年初,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的代谢和减肥外科医生Francesco Rubino开始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关于COVID-19感染后新发糖尿病诊断的轶事报告。到了今年年中,Rubino与世界各地的同事联合成立了CoviDiab项目。
该项目是一个在线的全球注册表,号召世界各地的医生贡献与COVID-19有关的新发糖尿病病例报告。去年8月,Rubino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通信,以及其他16名研究人员的共同署名,宣布了该注册表,表明COVID-19有可能引发糖尿病发病的可信机制。
“该注册表的目标是建立新发糖尿病的范围和表型,其定义为高血糖、确诊的COVID-19、糖尿病阴性病史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的病史,”研究人员在他们的通信中解释道。“该注册表将扩大到包括已有糖尿病但出现严重急性代谢紊乱的患者,也可用于研究COVID-19相关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并获得有关COVID-19疗程中和疗程后患者适当护理的线索。”
自CoviDiab登记表启动以来,已经有少量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发糖尿病与COVID-19之间存在某种关系。2020年年底发表的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汇集了来自8项研究的数据,涵盖了3711名COVID-19患者,检测到492例新诊断的糖尿病。
最近的一项长期COVID研究对近5万名患者出院后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追踪。这篇尚未经过同行评审或发表的论文发现,4.9%的住院患者在出院后的几个月内随后被诊断为糖尿病。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案例,这些患者要么在COVID-19的经历中,要么在那之后不久就患上了糖尿病,"Rubino最近告诉《卫报》。"我们现在开始认为这种联系可能是真的--病毒有能力导致糖代谢失常。”
新诊断的糖尿病与COVID-19之间的关联可能肯定会越来越大,但关于因果关系的大问题仍然存在。当然,SARS-CoV-2肯定有合理的机制,至少可以加速已经易患糖尿病的个体的糖尿病进展。
“SARS-CoV-2,负责COVID-19的病毒,与ACE-2受体结合,ACE-2受体在几个关键的代谢器官和组织中表达,包括胰腺β细胞,脂肪组织,小肠,肝脏和肾脏,”CoviDiab网站指出。“因此,SARS-Cov-2可能引起多种并存的糖代谢改变,使原有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复杂化,或导致新的疾病机制,这是可信的。”
但是,还有其他几种情况也有可能解释这种日益增长的关联。严重的COVID-19病例,就像许多急性疾病的病例一样,可以引发体内的炎症过程,导致高血糖。另外,许多用于对抗COVID-19的抗病毒和类固醇治疗可以提高血糖,导致糖尿病症状。
另一种假设是,这些新增的糖尿病病例其实根本不是新增的,而是处于未诊断的糖尿病前期状态的患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惊人研究表明,目前美国有超过700万人患有未诊断的糖尿病,还有数千万人可能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
那么,COVID-19是否明确导致了一种新型糖尿病?它是否加速了那些已经易发的疾病的发展?还是说,这种流行病的性质只是导致医生在普通人群中发现了更多未诊断的糖尿病病例?这些正是CoviDiab项目希望回答的问题。研究人员计划在登记处达到200份病例报告后,对其数据进行初步分析。Rubino表示,他们已经非常接近这个目标。
如果COVID-19确实会增加一个人随后患糖尿病的风险,这需要时间和仔细的监测来确定。像CoviDiab这样的项目将对了解这种流行病的长期健康影响至关重要。
https://covidiab.e-dendrite.com/index.html
02
新冠病毒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长期甲状腺炎症
根据内分泌学会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COVID-19 新冠病毒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长期的甲状腺炎症。去年 5 月,意大利 Fondazione IRCCS Ca' Granda Policlinico 医院收治的 COVID-19 患者中,约有 15% 的患者被发现有甲状腺激素“改变”。这些激素变化与甲状腺炎症等有关,且出现这些变化的患者数量远高于 2019 年同季度的数量。

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新冠患者在 3 个月之后仍存在甲状腺炎症的诸多症状,尽管这个时候甲状腺功能已经恢复正常。中度和重度 COVID-19 感染患者出现了甲状腺炎,而且它的表现也不同于其他病毒相关的甲状腺炎症。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 COVID-19 患者的甲状腺炎症包括“轻度甲状腺功能障碍”,颈部疼痛感消失,男性的频率更高。该研究正在跟踪患者,以确定 COVID-19 甲状腺炎症是否会导致患者永久性的甲状腺问题。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 Ilaria Muller 医学博士说:“3 个月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已经正常化,但仍有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存在炎症的迹象。我们正在继续监测这些患者,以观察接下来几个月的情况。了解 SARS-CoV-2 病毒对甲状腺是否有晚期的负面影响,对于及时诊断,最终治疗病情非常重要”。
03
专家警告:仅靠疫苗可能不足以结束COVID-19大流行
乔治敦大学的两位传染病专家表示,即使疫苗在美国越来越容易获得,但防止导致COVID-19的病毒(SARS-CoV-2)的无症状和症状前传播是结束大流行的关键。

在他们于2021年3月19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SARS-CoV-2无症状传播》中,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全球健康科学与安全中心的教师Angela L. Rasmussen博士和Saskia V. Popescu博士、提出了无症状传播无声地推动病毒传播的观点,认为其是结束大流行的关键。
“确定无症状和症状前病例的真实传播能力本身就很复杂,但知识差距不应影响承认它们在SARS-CoV-2传播中的作用,”作者写道。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疫苗接种来控制疫情,”Rasmussen说。“疫苗对于保护人们免受疾病的伤害是很好的,但我们还不知道它们在防止传播方面的作用有多大。”

Rasmussen表示,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能很好地保护疾病的疫苗不可能不能保护人们免受感染。“但就像疫苗不能提供百分之百的防病保护一样,它们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防止传染。”
此外,据报道,虽然疫苗将于夏季在美国广泛上市,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却并非如此,那里的疫情仍在有增无减。
“无症状和症状前的传播对公共卫生和预防感染缓解工作提出了独特的挑战,”Popescu说。“最终,当我们进入COVID-19大流行的下一阶段和因接种疫苗而减少疾病时,这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Rasmussen和Popescu总结道:“在广泛实施强有力的监测和流行病学措施,使我们能够扑灭这些无烟的火种之前,COVID-19大流行无法完全结束。”
04
假核酸阴性证明在多国泛滥:蒙混过关、一份最高能卖300欧元
虽然疫苗已经出来,不过由于供应问题,导致国外的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有丝毫放松。据外媒报道称,有人试图利用人们的旅行愿望牟利,提供虚假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便旅客在机场检查时蒙混过关,避免核酸检测以及支付相关费用。

过去一周,阿根廷机场两次发现在从墨西哥返回的航班中,有多人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而他们在出发前都提供了阴性检查结果。
报道中提到,国外一些团伙在机场兜售假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每笔交易成交价格甚至可以高达300欧元(约合人民币2300元左右)。
此前,警方已经逮捕了数名嫌疑人。在西班牙,警察逮捕了一名男子,此人以40欧元的价格出售这种虚假文件。在荷兰也有人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同样的交易。
去年11月初,法国破获一起使用真实实验室名字、在巴黎附近的戴高乐机场以150至300欧元的价格兜售虚假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集团作案,7人被逮捕。
相关组织公开表示,只要因疫情而采取的旅行限制仍然维持,犯罪分子就很有可能抓住机会生产和出售虚假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解释说“鉴于现在打印技术和各种应用程序越来越高级,造假者有了更多的手段来生产逼真的虚假文件”。
05
官方回应关于新冠疫苗的16个疑问:打完后有小部分人出现保护失败
针对不少人关心的新冠疫苗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开举行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
        1、目前全国已经有多少人接种新冠疫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当前,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顺利推进,截至3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7495.6万剂次。
2、全年新冠疫苗产量能满足全国人民的接种需求吗?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表示,按照现有的生产安排来看,全年的疫苗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接种需求。
3、老年人什么时候可以打新冠疫苗?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关于60岁以上人群接种,部分地区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开展接种新冠疫苗。同时,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我们将大规模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
4、除了已有新冠疫苗之外,新的疫苗什么时候能上市?
目前,我们有5款疫苗,包括3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有1款重组蛋白疫苗获批了附条件上市或者是获准了紧急使用。
5、国内第四款获得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技术路线与此前有何不同?
这款重组新冠肺炎疫苗是重组蛋白疫苗,其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份在体外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细胞中来表达,细胞是工程细胞株在生物制品中是经常用到的细胞,这个细胞通过类似于工业发酵的方式,也就是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这个蛋白,最后制成疫苗。
6、新冠疫苗大规模生产,质量能保证吗?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介绍,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其扩产增产过程比较复杂,确保在目前大规模放量的情况下,我们的疫苗的质量始终是安全和稳定的。
7、不同企业生产的新冠疫苗可以叠加或替代接种吗?
对于不同企业生产的疫苗是否可以叠加或替代接种的问题,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等研究结果出来以后,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明确的政策措施。
8、目前接种新冠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
局部的反应,是接种之后会出现疼痛的情况,有的会出现红肿,有的会出现硬结,这些局部的反应都不需要处理,会自行痊愈;全身反应表现相对多的,一个是头痛、乏力,有的还会出现低热的情况。
9、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情况与与其他疫苗相比有异常吗?
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既往已用的上市疫苗同类品种相比,结果是类似的,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
10、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措施是否将予以调整?
我国现阶段常态化防控工作还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措施,同时,根据全球的疫情形势和全球的接种情况,也包括我国的疫苗接种情况,有序地对部分措施进行调整优化。
11、国内疫情已得到良好控制,还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再次建议大家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早日获得免疫力、保护力。
12、接种了新冠疫苗,还需要继续戴口罩吗?
在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保护水平之前,广大群众仍然要保持预防新冠感染和传播的意识,做好个人卫生习惯,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的场所仍然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并遵循各地具体的防控措施要求。
13、老年人群体接种新冠疫苗后,不良反应更大吗?
北京科兴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总监刘沛诚介绍,从我们国内一二期临床老年人组接种的情况,以及境外大规模使用反馈的情况看,老年人群体中接种的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和成人组的情况是比较类似的。目前为止,没有监测到与疫苗相关的异常的情况。
14、孕妇什么时候才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后期会随着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作为暂时的禁忌会发生改变。“像流感疫苗,我们是不建议给孕妇接种的,但是孕妇感染流感之后重症发生率比较高,进入ICU病房的比例比较高,后期病死率也比较高,所以就改变了过去作为疫苗禁忌,将孕妇改为优先接种的人群。
15、接种新冠疫苗后发现怀孕怎么办?
基于目前新冠疫苗的特性,还有对已用疫苗的经验,不建议因接种新冠疫苗而采取的特别的医学措施,包括终止怀孕。
16、西安确诊病例已接种新冠疫苗,为何还会出现感染?
总的来说,疫苗的作用是让大多数人产生保护力,建立免疫屏障,其预防重症的效果更明显。从国外目前已用的疫苗上市评估结果来看,打完疫苗之后,确实有一小部分人出现保护失败。“对于一些个别案例,因为个体原因或其他原因出现保护失败,我们将对失败原因进行研究和调查。”
06
测试结果证实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在美国有效率79%
美国的一项大型试验中,第四种获批的COVID-19疫苗可以保护人们免受该病最严重的影响。根据该公司今天发布的新闻稿,两剂阿斯利康公司的疫苗对防止人们患上有症状的COVID-19有79%的防护效果。且在美国的试验中,接受疫苗的人没有人因COVID-19住院。

对于一个自去年秋天以来一直被诟病临床试验有问题、透明度差和各种副作用质疑声困扰的阿斯利康疫苗来说,这是一个好结果。阿斯利康表示,根据英国和巴西的数据,该疫苗在11月的有效率高达90%,但这一数字是基于错误地给试验参与者注射了半剂量的疫苗。另外分析发现,当两剂疫苗相隔三个月给药时,对有症状的COVID-19的有效率约为82%。尽管如此,该疫苗已经获得授权,并在世界其它多个国家使用(尽管中途因为副作用疑云而插曲不断,但包括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在内的监管机构大多不认为有停止接种的必要)。
该公司表示,临床试验的参与者没有发现任何常规或危险的血液凝固现象。过去几周,欧洲一些国家停止了阿斯利康疫苗的使用,因为至少有13名接种疫苗的人出现了不寻常的凝血障碍迹象。目前还不清楚疫苗是否与这种疾病有关,随后欧洲药品管理局表示,疫苗的好处超过了这种潜在的罕见风险。
今天的消息发布没有包括任何关于疫苗对冠状病毒的变异形式表现如何的信息。南非在2月停止使用阿斯利康疫苗后的小规模的研究发现,这款一秒难以保护B.1.351病毒变种引发的轻度和中度COVID-19。该变体最早在南非发现,可能会躲避疫苗产生的抗体。然而,该疫苗似乎对传染性更强的B.1.1.7变种有效,该变种在英国是主要的菌株,目前正在欧洲大陆与美国广泛传播。
与强生公司的疫苗一样,这种疫苗也是使用一种腺病毒的弱化形式制成的,病毒中插入了部分冠状病毒的基因,称为尖峰蛋白。当注射疫苗时,身体会复制尖峰蛋白,并产生可以对抗冠状病毒的抗体。阿斯利康疫苗可以储存在冰箱中,而且相对便宜,特别是与Moderna和辉瑞/BioNTech疫苗相比。
阿斯利康表示,计划在 "未来几周"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申请紧急授权。但即使获得授权,美国最终可能不会使用太多这种疫苗。因为该国已经有足够剂量的辉瑞/BioNTech、Moderna和强生公司疫苗的订单,以便在5月底之前覆盖每个美国成年人。
07
以色列研发口服新冠疫苗:副作用小 在家即可完成接种
疫苗从人出生就开始接种,并且大部分都是靠注射器完成,成为不少人的童年噩梦。而作为口服的糖丸疫苗,想必也是小时后容易让人接受的一种疫苗。据外媒报道,一家由以色列和美国制药公司共同成立的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口服新冠疫苗,并即将开始启动临床实验。

这家公司由以色列生物制药公司“Oramed Pharmaceuticals Inc.”和美国“Premas Biotech”公司合资成立,名为“Oravax”。而口服新冠疫苗则分别基于Oramed的口服技术和Premas的疫苗技术。
据悉,此前Oramed曾研制出胰岛素领域的划时代新药——口服胰岛素胶囊(ORMD-0801),而该药物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即将面世。
Oramed首席执行官纳达夫·基德隆(Nadav Kidron)表示,今年早些时候我们与Premas取得了联系,并意识到口服新冠疫苗将会在该领域带来巨大改变。
基德隆指出,相较于注射疫苗,口服疫苗副作用将会更小,接种也更加方便,即使自己在家也能够完成接种,特别适用于应急性、大规模传播的疾病。
此外,该疫苗是一种基于酵母的疫苗,其生产时间更快,成本也相对更低。并且疫苗的保存及运输更加方便,只需通过冷柜甚至在常温下就能够保存和运输。
目前,该公司已经完成了一项动物研究,发现疫苗促进了IgG抗体(免疫球蛋白G)和IgA抗体(免疫球蛋白A)发展,而IgA抗体则是长期免疫的必要条件。
对于该疫苗的上市时间,目前还不清楚。但是该公司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启临床研究,正在美国、以色列、墨西哥、欧洲及非洲多个国家进行申请。而一期的人体临床实验数据将会在三个月内完成。
据此前报道,在今年2月,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团队宣布已经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口服疫苗,该疫苗以食品级安全酿酒酵母为载体,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靶点产生抗体。
08
不打疫苗有什么后果?张文宏医生:等到世界重新开放时风险更大
2021年,疫苗已经成为对抗疫情的关键,以色列等部分人口较少的国家已经可以依赖疫苗接近群体免疫了,国内也在加快接种。现在应该打疫苗吗?如果大家都不打疫苗,会有什么后果?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今天就解答了这个问题。
在做客科普微课堂《大咖小灶》时,张医生表示,疫苗接种需要时间,全国范围内,一个国家完成接种要6个月到1年时间。
“普通民众如果现在不抓紧时间开始接种疫苗,等真正我们国家要开放国际交流时再去接种,可能疫苗的需求会受限制……接种的服务也不一定跟得上。”
张医生表示,如果不打疫苗,等到世界重新开放时,我们面临的风险比现在还要大,“在一个没有免疫力的区域,如果病例进来,我们又没有在非常早期识别出来,一旦蔓延,结果可能非常严重。”
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日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希望到2022年年初、甚至今年年底,中国能达到70%-80%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即大约9亿至10亿人口已经接种),基本实现群体免疫。
高福说:“疫苗的接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过程,大家都在努力,我希望说‘明年年初’是说错了,希望今年年底我们就能实现,本身这句话也是希望推进、加快这个过程。”

扫二维码关注视频号,发现更多精彩视频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