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突变B.1.1.7致死率要比常规类型高出35%;丹麦完成1500万只养殖貂宰杀:以防变异新冠病毒传染更多人...




新冠病毒突变B.1.1.7致死率要比常规类型高出35%
中疾控官宣:已成功研发冷链消毒剂配方
FDA为何要花22天时间对强生新冠疫苗临床数据进行审查?
试验中的突破性药物EXO-CD24或可在5天内控制细胞因子风暴
美疾控中心主任:教师接种疫苗并非是学校安全开学的先决条件
丹麦完成1500万只养殖貂宰杀:以防变异新冠病毒传染更多人
FTC提醒: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你的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卡照片

01
新冠病毒突变B.1.1.7致死率要比常规类型高出35%
新冠病毒突变(B.1.1.7)自秋季以来迅速在英国蔓延,在 2020 年底已经成为该病毒的主导版本。根据近日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PDF],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LSHTM)的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突变新菌株的人死亡风险高出 35% 左右。


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风险并不相同,但老年患者更容易受到影响,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新的调查数据显示,70-84 岁的男性风险从 5% 增加到 6% 以上。85 岁及以上的人,风险从 17% 左右增加到近 22% 。数据尚未经过同行评审,它仍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年龄组的额外死亡。
作者分析了 11 月 1 日至 1 月 11 日期间超过 85 万人的检测数据,但没有因COVID-19住院。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出感染B.1.1.7的人,这要归功于其中一个突变,研究人员可以通过 PCR 测试找到 B.1.1.7 的疑似感染者。用于 COVID 的常规 PCR 检测会寻找三个特定的基因,其中一个基因在 B.1.1.7 的检测结果中是不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 PCR 检测是这种特殊菌株的有用工具。
研究小组发现,B.1.1.7在所有年龄组、性别和种族中都比以前的菌株更致命。但老年群体受到的影响最大。这项新的研究似乎证实了新的和新出现的呼吸道病毒威胁咨询小组(NERVTAG)的另一份文件中总结的其他初步研究结果。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B.1.1.7的平均病例死亡率高出36%。
02
中疾控官宣:已成功研发冷链消毒剂配方
近段时间,全国范围内多地均出现冷链食品或冷链环境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的情况,其中包括大规模的“车厘子”、“奶枣”事件,这也导致许多人谈冷链色变。由于此前冷链消毒技术并不完善,低温状态下常规消毒手段效果并不理想,这才导致大范围的冷链携带病毒的状况出现。不过这个情况即将迎来改善,大家春节可以放心购买冷链产品了。
据中国疾控中心官方微信消息,为解决中国低温消毒难题,中国疾控中心按照国务院要求,自2020年6月17日启动了低温消毒新技术研究。
历经5个多月的反复探索和研究,从几十种配方中筛选出两种低温消毒剂配方,并完成了实验室和现场消毒效果评价,其中包括-18℃低温消毒剂和-40℃低温消毒剂两种配方。
据介绍,-18℃低温消毒剂可适用于-18℃及以上低温环境和物品外包装表面消毒;
而-40℃低温消毒剂责适用于-40℃及以上低温环境和物品外包装表面消毒。
官方公布的-18℃低温消毒剂配方
官方表示,这两种配方上个月已经在黑龙江绥芬河市和山东青岛市紧急开展了应用试点,结果表明:研发的低温消毒剂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成本较低,在低温下消毒效果可靠,可有效解决北方高寒地区低温环境和冷冻物品外包装的消毒难题。
官方公布的-40℃低温消毒剂配方
目前中疾控已经将配方和生产方式公布出来,但官方表示原料和配制过程是生产合格的关键,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把好原料质量关,严格按照配方要求,确保低温消毒剂高质低价。
另外,官方还强调低温消毒剂上市前,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做好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并备案。
03
FDA为何要花22天时间对强生新冠疫苗临床数据进行审查?
在疫情肆虐导致的焦虑中,不少美国人渴望能够尽快接种到疫苗。但一款疫苗从科学研究、临床试验到商业推广需要经历非常漫长的时间。本周,强生公司提交了大量临床试验数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数据审查结果至少要等到 2 月 26 日之后才会公布,也就是 22 天后。

在新冠疫情日益严重的情况下,22 天意味着很多情况,医院越来越拥挤,死亡人数越来越多。FDA 对辉瑞/BioNTech 的疫苗数据审查了 20 天,对 Moderna 疫苗数据审查了 17 天,因此相对来说这个 22 天的数据审查时间并不是太长。
在这 22 天时间里,FDA 的研究人员必须要对提交的 43783 人临床数据进行审查,而这些病例在美国、拉丁美洲和南非,也就是新冠变异占主导地位的几个重点地方。通常情况下疫苗的数据审核需要数月时间,而为了尽快推进疫苗工作,FDA 大大缩短了审查时间。
那么在 22 天时间内,FDA 审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由于目前有关疫苗的所有信息都来自疫苗公司,虽然相关数据表明疫苗效果很好,但是 FDA 并非完全信任这些疫苗公司。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沙利度胺(Thalidomide)。
沙利度胺(Thalidomide)是一种镇静剂,于 1960 年代用于孕妇,是一种晨吐药。它在全球对成千上万的儿童中造成了先天缺陷。在美国,孕妇已通过临床试验获得了该药;但与其他国家不同,由于弗朗西斯·凯尔西(Frances Kelsey),该药当时未被批准销售。凯尔西(Kelsey)是FDA的药品审查员,他查看了该公司试图出售该药品的数据,发现该数据无法令人信服。这次事件导致了新的法律,让FDA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4
试验中的突破性药物EXO-CD24或可在5天内控制细胞因子风暴
虽然现在称其为治愈奇迹还为时过早,但如果最近特拉维夫Ichilov医学中心研发的一项名为EXO-CD24的新药一期试验的结论在后续试验中得到支持,我们可能会有COVID-19的第一个真正的突破性疗法。这是在冠状病毒疫苗之外,有助于预防重症COVID-19病例和死亡,甚至减少疾病的传播的一种全新方式。
如果EXO-CD24确实可以帮助大多数冠状病毒患者在五天内控制病情,那么这种药物不仅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还将补充疫苗的一些天生缺陷(例如对已经感染者无效、供应仍然是有限、难以应对变异等问题)。该药物旨在平息COVID-19中可能致命的免疫反应--所谓的细胞因子风暴--无论SARS-CoV-2如何演变,都应该有同样的效果。
一项I期试验中,EXO-CD24可以在3-5天内治愈30名受试者中的29名。30名COVID-19患者在发展成中度至重度COVID-19之前全部康复。COVID-19康复的最大拦路虎是,免疫系统会在高危人群中形成加重反应,导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为细胞因子风暴,它通常是致命的。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进行I期试验的医院将此次成功描述为 "巨大的突破"。
EXO-CD24并不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因为免疫系统可以自己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即使不治疗也能从COVID-19中恢复,而这种药物的原理是控制细胞因子风暴,防止过度反应的发生。
这种药物使用外泌体,即可以在细胞之间移动材料的微小载体,将CD24蛋白输送到肺部。那是Nadir Arber教授花了几十年时间研究的一种蛋白质。
"该制剂只需每天吸入一次,每次几分钟,持续五天,"Arber告诉《泰晤士报》。"药品直接抵达风暴的核心--肺部,所以不像其他配方去选择性地克制某种细胞因子,或者作用广泛但会引起许多严重的副作用,EXO-CD24是局部给药,作用广泛且目前没有看到副作用。"
"这种蛋白位于细胞表面,在调节免疫系统方面有着众所周知的重要作用。"研究人员Shiran Shapira告诉该报记者。
该药物将进入下一阶段的研究,有望提供更多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与疫苗一样,EXO-CD24在作为COVID-19疗法之前必须获得紧急授权。同样令人兴奋的是,使用该药物来对抗其他可能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和死亡的疾病的前景。

05
美疾控中心主任:教师接种疫苗并非是学校安全开学的先决条件
在疫苗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合理更高效地分配疫苗呢?为此美国疾控中心成立了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指导美国各州快速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不过 ACIP 提供的指导并非强制性措施,因此各州依然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疫苗接种优先次序。

图片来自于 Pixabay
有鉴于此,美国疾控中心主任 Rochelle Walensky 表示 ACIP 只是帮助各州更快推进疫苗接种,强调为教师接种疫苗并非是学校重新开学的先决条件。他表示
我想需要澄清说明学校方面的情况。ACIP 确实将教师列为 1b 分类,也就是划拨到基层员工(essential workers) 分类中。但我想要明确的是,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学校能够安全的重新开放,而不是为了重新开放让教师必须接种疫苗。
因此,虽然我们正在执行咨询委员会的标准,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指导方针,以获得疫苗接种在这些合格的社区,我也想说,安全重开学校不是--教师接种疫苗不是安全重开学校的先决条件。
至于Walensky提到的数据,美国疾控中心上周公布了一项对威斯康星州学校的研究,发现当学生和教师戴上口罩时,传播风险很低。研究报告指出,这 "表明,只要有适当的缓解措施,学校或许可以安全开学"。
这项研究包括了超过5500名K-12学校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该组内部报告了191例COVID-19病例。其中,只有3.7%的COVID-19病例被追溯到校内传播。
06
丹麦完成1500万只养殖貂宰杀:以防变异新冠病毒传染更多人
为了防止新冠病毒传播和扩散,全球最大貂皮出口国丹麦在3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对1500万只养殖貂宰杀。据外媒报道称,丹麦兽医与食品管理局5日确认,历时大约3个月,丹麦完成宰杀全国超过1500万只养殖貂,以防一种在养殖貂身上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传染更多人。
这一政府机构说,宰杀全国养殖貂已经完成,但可能有一些动物园所养水貂或者家养宠物貂仍然存活。
丹麦政府去年11月4日说,北日德兰岛12人感染在养殖貂身上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政府决定宰杀丹麦所有养殖貂。这一决定受到貂养殖户强烈反对,丹麦政府继而承认在全国范围宰杀养殖貂缺乏法律依据,时任农业大臣莫恩斯·延森引咎辞职。
丹麦议会去年12月通过一项政府提交的法案,至2021年底,禁止貂养殖。这部法律为宰杀全国养殖貂提供了依据。

07
FTC提醒: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你的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卡照片
COVID-19流行病已经成为一个漫长的、令人沮丧的过程,但好在现在疫苗已经陆续上市,并且生产进度越来越快,离一般人也已经不远。但当你终于打上了疫苗,请忍住在Instagram或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展示自我的冲动,因为身份窃贼可能会盯着你。而且,这种特殊的自拍照会为骗子提供制作假疫苗接种记录卡的模板(事实上这已经发生了)。

"你们中的一些人正在用通常为婚礼、新生命诞生和其他生活事件保留的兴高采烈的热情来庆祝COVID-19疫苗接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周五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疫苗接种卡的照片的行为很糟糕,请不要这样做! 因为可能会招致身份被盗。"
这是因为卡片上不仅有接种者的姓名和出生日期,还包括打疫苗的时间和地点。除非你所有的社交媒体账户都设置为私密,否则会交出很多关于自己的免费数据。
《纽约时报》采访了一些隐私专家,他们表示,精明的骗子可以假装成医护人员,欺骗已经接受了第一剂疫苗的人,让他们以为需要支付第二剂疫苗的费用,并获取受害者的信用卡信息。而且,有人可能会使用疫苗接种卡的照片来重新制作疫苗接种卡,并有可能出售假冒的疫苗--这种情况显然在英国已经发生了。
作为其 "放心接种"活动的一部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有一个计划,让各州向新接种疫苗的人发放贴纸,这其中是不包含个人信息的,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而不是将重要的接种卡文档满世界乱贴。
所以,如果你已经接种了冠状病毒疫苗,请接受我们的祝贺! 大家都为你感到高兴。但我们不需要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你的重要信息。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