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类人群可优先接种流感疫苗:中国疾控中心提醒预防新冠与流感叠加;研究称一种新冠治疗手法能拯救生命,但往往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疾控中心提醒预防新冠与流感叠加:这几类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研究称一种COVID-19治疗手法能拯救生命 但往往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俄罗斯首批新冠疫苗“卫星-V”已运往相关地区

01
疾控中心提醒预防新冠与流感叠加:这几类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抵御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流行的背景,指南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
此外,对于≥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根据此前的中检院生物制品批签发信息公示,我国2020年7月31日批签发了北京科兴、华兰生物、长春生物三家企业的流感疫苗共计2,372,863支。
2020年流感疫苗的批签发量预计将比2019年翻番,达到5000万剂。但这仅能覆盖我国4%的人口,人群整体接种率仍较低,需要对高危人群更优先接种。
9月9日,韩国证实出现新冠、流感双重感染病例,双重感染是否会导致症状更加恶化或更致命等后果尚不可知,有待继续观察。
02
研究称一种COVID-19治疗手法能拯救生命 但往往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根据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份新报告,一种能拯救生命的COVID-19治疗手法可能会让一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受到永久性的神经损伤。研究人员发现,使用俯卧位--患者面朝下放置--可能会让患者的手臂和腿部出现问题的风险异常高。

有一小部分COVID-19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状况,使他们无法自行呼吸。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病人会被安置在呼吸机上,这是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帮助病人呼吸,直到他们恢复到取下机器。
呼吸机是一个关键的最后努力的工具,可以挽救生命,但使用呼吸机也存在风险,包括与之相关的肺炎和刺激。根据新研究,将COVID-19患者置于俯卧位的做法增加了他们的生存几率--但可能会导致手臂和腿部的永久性神经损伤。
首席研究员Colin Franz博士表示,发现患有这种神经损伤的患者数量令人震惊。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大问题。这比我们在任何其他重症人群中看到的神经损伤患者的比例要高得多。通常情况下,病得很重的人可以忍受有助于呼吸的姿势。但COVID患者的神经无法忍受其他人一般能承受的力量。
研究发现,在戴上呼吸机的重症COVID-19患者中,有12%到15%的患者会留下永久性的神经损伤;严重的可能会让肩膀或手腕等关节瘫痪。根据研究,冻结肩、足下垂、垂腕畸形、手部功能丧失是这些患者最常见的结果。
这些损害很可能是由于患者的体位方式造成的。因此,西北纪念医院正在调整这些患者的体位方式,增加肘部和膝盖的填充物,以及减少颈部的压力。
03
俄罗斯首批新冠疫苗“卫星-V”已运往相关地区
9月12日,俄罗斯第一批“卫星-V”新冠疫苗已向有关地区发运。俄罗斯卫生部发言人今天表示,首批 “卫星-V(Sputnik V)”疫苗已运往俄罗斯相关地区。

这位卫生部发言人说:“作为试点交付的一部分,将确保向俄罗斯联邦组成实体运送疫苗的物流链、向高风险群体公民分发和组织接种针对COVID-19的疫苗。”
8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罗斯第一款新冠疫苗已经获得卫生部许可,该疫苗被命名为“卫星-V”。普京同时宣布,俄罗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注册新冠疫苗的国家。普京还表示,他的一个女儿已经接种了俄罗斯注册的首款新冠疫苗。
据介绍,俄罗斯的首款新冠疫苗由俄加马列伊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中心和俄罗斯国防部联合研制,该疫苗于6月18日启动临床试验,所有38名志愿者都产生了免疫力。
9月4日,英国《柳叶刀》杂志刊载了俄罗斯“卫星-V”疫苗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注射疫苗的志愿者均产生了稳定的免疫应答;与新冠肺炎患者相比,这些志愿者的抗体水平高出40%至50%;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