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哇”可能来自一颗遥远的类似太阳的恒星。天文学家重新开启了一场关于一个著名而仍然神秘的信号“哇!”的起源可能性的辩论。根据盖亚卫星的工作原理,研究人员认为信号可能来自于类似太阳的恒星的近距离环境。 1977年8月15日23:16,天文学家SETI jerry eman通过俄亥俄大学的大耳朵望远镜,在人马座的一组恒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记录中,他发现了一个神秘的72秒信号,频率为1.42 ghz,是周围电磁噪声的30倍。惊讶的是,它被涂成红色,上面写着“哇!”
大约五年前,一位来自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学院的天文学家安东尼奥·帕里斯(antonio paris)的一篇论文反驳了彗星的假设。据天文学家说,当时未知的物体(现在被称为266P/Christensen),被一团直径数百万公里的巨大氢气包围,成为记录频率的来源。轨道分析表明,物体当时确实在地球附近。但几天后,俄亥俄州立大学无线电天文台的研究人员最终否认了这一结果,原因有三。
关于距离1800光年的神秘信号的辩论,现在由业余天文学家阿尔贝托·卡瓦列罗重新点燃。他知道在信号发出的那天晚上有两个大耳朵接收器指向人马座,于是他决定研究欧洲航天局(ESA)的盖亚卫星目录,寻找可能的候选人。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与太阳相似的物体,毕竟,尽管生命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被发现,但地球上的生命仍然是我们所知道的唯一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