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最新成果:狗在和人的互动中,摇尾巴这种行为所蕴含的意义。



中科院最新成果:狗在和人的互动中,摇尾巴这种行为所蕴含的意义。这种“无用研究”到底对科学发展有什么贡献? 近日,中科院一研究团队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关于“狗摇尾巴”科研成果。该实验证明了狗与熟悉的人互动时,尾巴摇摆偏右;与不熟悉的人互动时,尾巴偏左。除此以外还有狗摇尾巴这种行为在各种情形下所表达各种情绪意义。 该成果一经公布便引起轩然大波。在人们的眼中,科学家无疑是一个“高大上”的职业,甚至绝大多数人儿时的梦想就是成为科学家,但这项研究却让人们有种梦想破灭的感觉。更是有不少人发出了质疑:研究狗摇尾巴有什么用?能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好?还是能让国家更强大?科学家是不是太闲了不务正业? 当然不是所谓的不务正业。我们都知道很多科学研究都需要一种动物的帮助——小白鼠。这种动物在无数科研领域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小白鼠也开始出现了力有未逮的情况。全世界无数科学家都在寻找能够替代小白鼠的对科研更有帮助的动物模型。有灵性的狗狗就是其中之一。 而对于犬类的研究,我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表面上看起来是“狗摇尾巴”实验,但实际上通过对狗狗的行为进行分析,是为了能够进而对狗狗的生物机理进行理解。在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后,更是有望让家犬替代实验鼠模型,从而为我国的生命科学和人口健康提供科技支撑。 科学研究遭受质疑的情况并非第一次出现。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曾遭遇过这样的质疑。当作为学者的他长期蹲在田地里将自己弄得灰头土脸时,有不少人都对当时袁老的行为感到疑惑:你到底是一个学者还是一个农民? 甚至袁老还曾遭遇过自己精心培养的“雄性不育株”幼苗一夜之间被人拔光的巨大打击。为了继续自己的实验,袁老只能带着自己的学生走遍国内去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株”,但这种变异植株的出现几率足有几万分之一。这样的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这也让袁老一度遭受到众人的质疑,甚至连许多科研人员都对此感到不解,更有甚者直接称袁老为“科学骗子”,浪费国家科研经费。如果当时的袁老面对非议没能坚持下来,也就没有了如今的杂交水稻。 “你的研究有什么用”,这是很多研究人员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那些“冷门”的、“荒诞”的研究也经常被人们认为是“浪费”科研经费。然而,科研并非追逐“热门”,我们所熟知的芯片、计算机、人工智能也从来不是科研领域的全部和所谓的“正途”。 反而正是这些常人眼中的“无用研究”在一次次拓宽人类的视野,让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许无法参与其中,但至少应该多些包容和理解,不要一时脑热就提出过分的质疑和偏激的看法。就如同这次的“狗摇尾巴”实验,只要我们拿出五分钟的时间来简单了解一下,就能发现这项研究背后的深意和目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