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吞沙巨兽”有多牛?一小时能种2000棵小树苗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中国的“吞沙巨兽”有多牛?一小时能种2000棵小树苗,一天实现40亩植物覆盖,一年时间治理2000亩沙地,世界各国纷纷来抢购。 2014年10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治沙车初步成型,并在沙漠进行了实验作业。此后,在甘肃的腾格里沙漠中机械治沙,逐渐取代了人工治沙。 传统的治沙以人力劳动为主,人们扛着树苗、拎着水桶、拿着铁锹在沙海中艰难地作业,既要承受烈风、干燥、高温,又要忍受配套设施跟不上,树苗枯死等各方面的痛苦,一代一代的治沙人在沙海中奉献了自己,将沙漠变为绿洲。 截止2021年,我国的荒漠化面积达到了262万平方公里,大概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虽然由于气候影响、人类开发等因素的影响,沙漠化的面积在扩大,但是相比以往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甚至有的沙漠已经变成了绿洲。 而我国的治沙成绩之所以会那么显著,还得益于我们独特的草方格治沙方法,而这一方法最初也是用于治理腾格里沙漠的。 
1954年,国家决定修建包兰铁路,而这条铁路却要穿过腾格里沙漠的一大片沙坡头。如果不稳固沙坡,那么铁路就可能会受到沙尘暴的影响,给列车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而更不幸的是,如果不治沙,这条铁路可能会被沙漠掩埋。一些外国专家甚至断言,这条铁路挺不过30年,就要在风沙中被埋葬。倘若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就将会付诸东流。 人们尝试过用沥青、种树、种草等方法,都没有能成功地阻止黄沙乱飞,直至草方格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情况。 草方格的原理是用芦苇、稻草、麦草等,在流动的沙丘上扎出一些1平方米的正方形格子。在扎的过程中,要往沙里扎10-20厘米,同时还要高出沙面10-20厘米,以此削弱风力,稳固沙丘,尽量避免风儿吹吹,沙儿飞飞的情况 同时,草方格中的草还能减少蒸发,储存水分,增加沙地的湿度,改善沙地的水土情况。待到水土改善的差不多,就可以往里面种植一些绿植,譬如沙棘、仙人掌一类的耐旱作物,又好看又好吃,卖了还能赚钱。 
在这个方法的加持下,包兰铁路摆脱了被黄沙掩埋的威胁,并于1958年正式建成通车,如今已经坚持了60多年。 此后,这个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最先在甘肃、内蒙、新疆、青海等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方适用,都取得不错的战果。其中,试用效果最显著的就是毛乌素沙漠。从1959年治沙开始,沙漠面积缩小了80%,绿洲覆盖率达到了41%,一下子多了400多亩绿洲。而每一棵树,都是从草方格开始的。 在40年里,我国种了660亿棵树,效果是不错的,这种敢与自然做斗争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万事都得用人工,局限性实在太大。一般来讲,上班时间是8小时。但是,在沙漠之中,风沙肆虐,环境瞬息万变,为了保证人的安全,一天能工作三四个小时就差不多。要想解决沙漠化的问题,还得上科技。于是被誉为“吞沙巨兽”,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孕育而生。 多功能立体固沙车集固沙、种树、浇水等各种功能为一体,是人工草方格治沙的无敌升级版。它用一套非常复杂的机械装置,将芦苇、稻草、麦草等材料装在车厢中。设备一启动,它就将这些稻草按要求捆做小捆,然后精准放在方格所需的位置处。 然后,滚轮一压,这些稻草就能精确地在25厘米的沙地中扎根,一边开车,一边压草,还能一边往里面喷固沙剂,增加沙土的湿度,提高植被的存活率。 在较为理想的状态下,这样一台固沙车一小时能种2000棵小树苗,一天下来能处理40亩沙地。曾经依靠人力,一两年才能搞好的草方格,如今三到六个月就能弄好,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 在甘肃投入使用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便在宁夏、新疆、青海等沙漠化和荒漠化严重的地区试用。一些国家看到它的治沙成绩,都想花钱购买。而我国也很大方,与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共同携手治理沙漠,并向他们提供了专业设备以及技术指导。 治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更展示出了我国的大国担当。相信,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之下,越来越多的沙漠,会变成绿洲。#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沙漠##环境##种树##科技#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