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味精毁了中国菜?味精放多了味道重,吃完之后头昏、心慌、想呕吐,吃多了杀精又致癌。中国人对味精的敌意从何而来,这些传言又有几分是真? 1968年发表在《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详细地记录了一个美国医生在纽约市一家中餐馆吃完饭的感觉。这种感觉被称为“中餐馆并发症”,由此引发了全球人对味精的忌惮。 这个医生在中餐馆一顿胡吃海喝,但只过15-20分钟左右,他就感觉到了全身难受。先是后脖子和肩部有点麻,然后这种感觉居然扩散到了全身,他的手部、肩部、背部、臀部,到处都麻木了。并且在麻木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全身乏力、心跳加速、四肢瘫软等症状,他一度认为自己要告别这美好的人世了。但没想到一两个小时后居然奇迹般地缓了过来。 于是,他决定写篇文章,提醒一下大家中国菜带来的危害。一篇文章还不要紧,不足以黑中国菜。真正可怕的是,这篇文章发表后,该杂志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很多控诉中国菜和中国餐馆的文章。还有不少人提出,这都是味精惹得祸。
这些文章发表后,引发了全球对于中国菜的恐慌,其中,味精首当其冲。一夜之间就被贴上了“致病”、“致癌”、“致死”等众多的标签。 而且,随着开放以后,很多的流言和伪科学进入中国,中国人也开始厌恶味精。并且随着健康观念深入人心,很多人在吃饭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避开味精,甚至连下馆子都要嘱咐服务人员不要放味精。由此,中国的味精消耗量一年一年地减少。 肉眼可见的味精消耗的确减少了,但是好像各种疾病似乎没有减少。甚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病,好像还在年轻化。所以,味精真的是“害人精”吗? 当然不是,因为味精本就是在食物中发现,并起源于餐桌的。1908年的一天,东京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正在品尝妻子为他熬好了海带汤。他只喝一口,便觉得非常的鲜美,比鸡汤、排骨汤都好喝。于是,便询问妻子是否添加了其他的调料。他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凭着化学家的敏感,他知道课题来了。
于是,他开始对海带中的物质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中一种名为谷氨酸钠的物质,是让海带汤鲜美的根本因素。于是,他就用大量的海带对谷氨酸钠进行提纯,得到了“味之素”,就是味精的日本名。之后,这玩意儿在全球范围内风靡起来。 由此可见,味精的来源是食物。如果有人中国菜中的味精比较敏感,并不是中国菜或者味精的错,而是他可能是对含谷氨酸钠的食物都比较敏感。以那位在中餐馆吃麻木的美国医生为例,如果是味精引起的过敏、麻木,那么他喝一些海带汤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甚至很多奶酪、豆制品和肉类中,都能提取到这种物质。只是它们的含量较低,还不足以提鲜。 所以正规味精的来源是绝对安全、可靠、健康的,它从诞生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59年,就被美国列入“普遍认为安全”之列。在1987年,成为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无需指定”之列,这是对食品添加剂自高的评价。它意味着味精的使用是安全的、没有限定。 所以,吃味精杀精又致癌的说法纯粹是扯。而吃多了味精,导致头晕、心慌、想呕吐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吃得太多,被撑着了;也有可能是味精放了太多,鲜过头了。不管是盐、花椒、辣椒,所有的调味剂放多了,大概率都会有这种感觉。 其实,适量的吃一些味精,对我们身体还是有益的。譬如,它可以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记忆力。 日本鸟取大学的一些科学家,实验论证了味精可以提高老鼠的脑功能。得到这一结论以后,他们边想试试味精对人有没有效果。 于是,找来了200名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实现发现,吃味精的患者在记忆方面确实有一些改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长期服食味精好像可以刺激海马体,改善老年人的记忆。 但是,这一结论在理论层面迟迟没有得到验证。所以,吃味精的时候还是要适量,放少了味道不好,放多了有点齁。而且,一些谷氨酸钠非常敏感的人,更不能乱吃。 #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专家: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健康##生活#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