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秸秆有2大危害,专家建议还田处理后,却出现2个更大的问题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2023年,“开展秸秆有序焚烧研究”首次进入2023年长沙市委一号文件,这意味着今后农民在处理秸秆过程中,不需要全部还田处理了。
当初专家不是说焚烧秸秆会导致空气污染吗,为何如今可以有序焚烧了?秸秆到底该如何处理?

为何要搞秸秆还田
2012年,我国农业部门的专家曾经提出禁止焚烧秸秆。这个观点公布后,许多人纷纷表示反对。毕竟焚烧秸秆这项活动,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哪能说禁就禁?
其实吧,专家之所以做出这么一项建议,主要也是考虑到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就是秸秆焚烧后会带来空气污染,比如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这些物质被释放到空气中后,会扰乱空气中的化合物动态平衡。长此以往,将会大大降低空气质量。

其次,焚烧秸秆容易引发火灾。比如2020年四川古蔺县的一位男子,就因为随意焚烧秸秆,点燃了附近山林上的枯草,最终导致整座山都被烧没了。事后该名男子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并罚款5000元。
正因如此,专家才会建议农民不要焚烧秸秆,以免酿成不必要的事故。但这么多秸秆,如果不焚烧的话,应该何去何从呢?总不能让它们烂在地里吧?对此,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将秸秆粉碎后进行还田处理。

简单来说就是把秸秆全部用切割机粉碎,然后均匀撒入农田。等到秸秆完全分解了,它产生的营养物质就能形成肥料,这样就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除此之外,秸秆还可以用来培养菌类食物。像灵芝、木耳、蘑菇等菌类食物,都需要在要求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存。比如温度要控制在10到15摄氏度,湿度必须达到85%。尤其是栽培基料,必须要有充足的养分和孔隙,这样才能让菌类食物茁壮成长。

以往培养菌类食物都是用的原木,但原木有个缺点,那就是里面的营养物质一旦被榨干,就得换木头重装了。但如果采用秸秆作为栽培基料的话,就可以像换土壤一样,轻松把基料给换掉。无需彻底换下整块原木,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
秸秆还田的弊端
然而,这套方案在实施不到两年后,就遭到了民间的质疑。秸秆作为栽培基料这个没什么问题,问题主要出在秸秆还田上面。根据农民们的描述,自从实施秸秆还田以后,农作物的产量就下降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秸秆还田后,有一部分种子无法接触到土壤,最终造成发芽率低,产量自然就提不上去了。
按照专家的说法,只要把秸秆的粉碎长度控制在3.5厘米以内,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谁又能保证所有的粉碎秸秆段都在这个长度范围内呢?

假如有一部分秸秆没有粉碎均匀,它们就会横亘在田地中间。当种子播撒进田地里后,就会被截留在秸秆上面,根本无法进入土壤。一颗两颗还好,当这样被截留的种子多了,产量能上去才怪。
而且这些参差不齐的秸秆长期覆盖在土地上面,还会造成土地的板结化。原因无他,因为雨水下到田地中时,首先就被田地里的秸秆给吸收了。等秸秆吸饱了水份,雨水才会逐渐渗入到土壤中间。长此以往,土壤的保水量就会越来越低,久而久之就变得板结化了。

除此之外,秸秆还田还有另一个弊端,那就是秸秆中的微生物容易和秧苗争夺氮肥。在秸秆还没有变成养料之前,它会面临一个被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秸秆上的微生物会吸取土壤中的氮元素,然后利用这种氮元素作为分解质,慢慢将秸秆给分解掉。
然而,秸秆分解的过程,恰恰也是农作物秧苗生长的过程。当微生物抢占土壤中氮元素的时候,秧苗就相应的失去了原有的氮肥供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秧苗就会越长越黄,有些秧苗甚至还没长大就死了。

此外,秸秆还田还会导致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像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秸秆上面一般会有玉米螟的虫卵。当这些秸秆被投放到农田当中后,一旦等到虫卵长大,就会涌现出铺天盖地的害虫,进而危害莫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除了虫卵以外,秸秆上面还有一系列病菌,这些菌类物质也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特别是以锈病、赤霉病为主的病菌,经常会侵蚀农作物的茎干,让农作物出现枯死等症状。

从2012年到2022年这10年间,农民们为了治理病虫害,往往采用的都是加大农药量的方式。很多地区在一个季度要打四五次农药,远超秸秆还田前的农药使用量。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农作物上残留农药的增多,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许多农民在经历多了这些事情后,纷纷表示专家说的话不靠谱。毕竟秸秆还田这事儿的害处太大了,以前没搞秸秆还田的时候,一亩玉米地可以有600斤的收入。现在开展秸秆还田了,一亩地居然只有400斤的收入,这找谁说理去?

专家也是听到了农民们的反馈之后,才慢慢开始思考,可能焚烧才是处理秸秆的不二选择。毕竟焚烧秸秆这项活动已经传承了几百上千年,古时候的农民们就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烧过秸秆的农田,在第二年将会迎来更大的丰收”。虽然这些农民们并不懂得其中的科学原理,但经验往往是指导农事的最佳选择。
专家的话是否有效
当然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咱们也不能对专家们的提议妄加批判。毕竟专家们也是本着提升农业效率的理念,来给农民们进行一些科学层面上的指导。

假如没有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单单是靠那些传承下来的古老智慧,可能我国的农业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像精准灌溉、遮阳系统、墙体栽培等新型农业技术,可能也就无法实现了。
正是靠着一部分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我国的农业生产才会在这个科技时代稳步推进,更上一层楼。在这个基础上,再融合中国上千年来的农业智慧,就能把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到极致了。

总的来说,农业农业,就是以“农”为本,以“业”为术。“农”就是农民们的智慧,务农过程中吸取到的经验。“业”就是系统化的指导,包括古代的二十四节气。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了,才能使农业这项古老的活动得到质的飞跃,进而保障全国人民的饮食安全和餐桌自由。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