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活人祭祀,殷商时期不堪回首的往事。被剥皮、活活劈成两半,叫声越是凄惨,祭祀仪式就显得越庄严,是怎么回事?
在遥远的3000年前,商周时期,我国宗教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活人祭祀,将其新鲜跳动的心脏献给神明。
商朝灭亡后,封神榜在我国的神话中出现了。从那以后,活人祭祀的情况忽然消失了。这明确显示了宗教中对活人祭祀现象的改革。
回顾历史,殷商时期,人们无论是出征打猎,还是搬迁种植,都得先占卜和祭祀。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他们占卜时用龟壳,祭祀时献牲畜。而事实上恐怖的是,那些都是活人祭祀不够用时,拿来凑数的。
人骨不够,才用龟壳占卜;活人不够,才献祭牲畜。考古人员甚至在殷商遗址中,挖掘出了记录关于“人体处理流水线”的甲骨文。
那些手艺精湛的工作人员先把人头砍下,剔除多余的肉,之后沿着耳骨和眼眶将头骨整个锯成两半,保留碗一样的那部分。
剩余的人体部分,会被严格地纹绘上不同的图案,切割成不同的形状,再按照祭祀的传统,将其摆放在祭坛上。而关于人祭的处理方式,甲骨文上也有着详细的记载。
有的把人劈成两半,有的把人扒皮剥开,还有的直接烧了。这些作为祭品的活人,统称为“人牲”。人祭的风俗深入人心,地点随处可见。比如王公贵族在宴会上享用美酒佳肴时,会杀几个活人当祭品,供宾客享用,以烘托宴会热烈的气氛。
活人祭品的叫声越是凄惨,就证明祭祀仪式越庄重。因为叫声能引起祖先的注意。为了不让祭品死得太快,而能多叫一会儿,他们会残忍地给祭品剥皮,让惨叫声持续很久,最后血液流尽而死。
百姓新盖了房子,买几个活人,埋在前后院,以祭祀土地神。还有人把活人祭品挂在走廊上风干,以求风调雨顺。
就连马路上,都会有专门的虐杀活人表演,就像街头卖艺一般。围观的人见到人祭的惨状,听到悲惨的嚎叫声,内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接受教育的贵胄子弟,有一门虐杀活人的课程,叫做“射猎”。就是把一些做为祭品的活人,当做移动的靶子,以供学子们练习射击。老师跟学生们一起挖个坑,统一填埋这些人祭,以感谢本堂课上,祖先和神灵赐予的祝福。
那么在那个时代,什么人会成为祭品呢?甲骨文中也有着记录。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商朝中央王朝还无法直接统治地方,地方的统治权在各方诸侯手中。但诸侯需要按时献祭,以表达对中央的臣服,否则很可能会直接被灭族。
那时,中原除了定居务农的人,还有过着游牧、打猎生活的原始人,经常在部落周围游荡。比如羌族的羌人,从字体结构来看,就是放羊的人。西部的诸侯经常去捕捉底层羌人,晋献给商王当祭品。其中最积极的,就是西周部落。
就是他们,后来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殷商后期,几位商王进行了宗教改革,将自然界的人与历代先祖合为一体,这是加强王权的体现,意味着当代的王以后会成为神明。
在《封神演义》中有对“酒池肉林”的描写,指纣王爱喝酒吃肉,挥霍无度。而实际上,酒池肉林指的是人祭仪式中,众人喝酒吃祭品(人的血肉器官等)的场景。
祭祀仪式越是盛大,被杀害的祭品就越多。当仪式到达高潮,众人酒已喝差不多时。周围刑具铁钩上挂着没处理完的活人祭品,桌子上摆着从祭品体内掏出的肌肉组织和器官,刚剁好的人肉酱被侍从分给众人。
“酒池肉林”描写的正是这种超出想象的场景。当时的人们都喜欢吃活人祭品。因为其是神明的食物,吃下去就等于得到了神明的祝福。
时至今日也有这种说法,祭祖时使用的瓜果点心等祭品,是可以被大家分食的。这种活人祭祀是非常原始,充满血腥的无知暴行。还好后来有了会解梦的周公旦,制礼作乐,把我们炎黄子孙指引上了文明之路。
作者:竟至 校稿:川川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