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老虎为何不吃同类尸体?一山不容二虎,老虎一旦碰到同类便是一场恶战,但它咬死对方后,往往会抛尸离开。明明可以果腹,难道猫科动物都不吃同类的肉?在印度比哈尔邦,一只健壮的孟加拉虎和一只母豹激战了数个小时,终于将母豹杀死。没想到,这只孟加拉虎咬着尸体拖行了一段距离后,便弃尸离开,并未啃食母豹。那它费这么大劲是为了什么呢?
猫科动物有极强的领地意识,尤其是独行性猫科,它们对领地划分非常明确,如果有同类入侵就会遭到它们的猛烈攻击、驱逐,或者直接击杀。当然,猫科动物的生存竞争也包括食物资源,它们是不会和同类分享猎物的。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猫科动物咬死同类后,会拖行一段距离,或者把尸体放在显眼的位置,就是为了向其他入侵者示威、警告。当老虎和花豹处于同一片生境下时,花豹会自动避让老虎的中心领地,在外缘活动。而且,花豹的食物和老虎也不同,它更倾向于捕杀小型猎物,有意识地错开老虎的食谱。可能这就是血脉压制吧。
这种传染性疾病会导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退化性病变,最终不治身亡。当然,并不是说吃其他动物的肉就不会感染朊病毒,而是同类之间的传染性最高,一旦感染,致死率100%。所以哺乳动物在进化中,就形成了不吃同类的习惯,那些残食同类的个体也基本被病毒消灭了。其实,不仅是猫科动物不吃同类的肉,而是所有哺乳动物都很少吃同类的肉。尤其是食肉动物,它们更倾向于捕食植食性动物,因为肉质细嫩鲜美、水分充足,要比食肉动物的肉好吃得多。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