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十年前,500元一斤的葡萄,瞬间被消费者一抢而空,而现如今,暴跌至20元一斤却无人问津,“阳光玫瑰”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这十年间它又经历了什么?
前世今生
皮薄肉脆,油香嫩绿是阳光玫瑰的主要卖点,它的前身是来自日本的“晴王”品牌,“晴王”于2010年从日本引入国内,其高品质口碑在日本已人尽皆知,“晴王”在日本农业协会受到严格监管,单颗果粒须达到15g,甜度需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进口的身份加上高端的品质,在国内一度被称为葡萄界的“爱马仕”,卖出天价自然不足为奇。
2014年国内首次培育出本土“晴王”——阳光玫瑰,本以为能够替代“晴王”,逐步占据国内高端市场,却没想到短短几年之后,阳光玫瑰就已经跌落神坛,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中。
疯狂扩张
阳光玫瑰刚培育成功的前两年,的确给第一批种植的果农赚取了不菲的利润,“五亩葡萄换大奔”是不少果农的成功缩影,换谁都会眼红。2016年,阳光玫瑰种植面积的扩张达到了高潮,从万亩突飞到了百万亩,每个果农都想在这档风口中一飞冲天。
然而,要想种植出高品质的阳光玫瑰绝非易事,大部分的果农无法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每一穗果苗之中,他们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产量之上,产量越高,利润越高,在挣快钱的诱惑之下,每个果农都会受到“劣币驱良币”的影响。
疯狂的扩张,不仅导致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调,还丧失原有的高品质口碑,消费者花费高价,却成了冤大头,换来如此糟糕的体验,自然会将目光转移到其他替代品上,平易近人的青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何转型?
现如今,市面上已经鲜有阳光玫瑰的销售渠道,偶尔寻得也是冷落在某个阴暗的角落,用破旧的纸壳展示着低廉的售价,鲜有人问津。
阳光玫瑰曾经风光一时,口碑与售价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笔者认为,它依旧是有重新转型的机会的。
1、减产增质
有关部门可对种植产地进行调查,对不适宜种植区域建议合理转型,减少低品质种植面积,对宜种区域进行分级管理,适当对其进行帮扶工作,重新提升果农种植积极性,只有把品质提升回旧水准,才是转型的第一要素。
2、打造品牌特色
我国阳光玫瑰种植基地繁而杂,极少数能够走出当地,成为知名品牌,把质量提升上来后,还需要突出品牌效应。
最为知名的也只是湖南澧县种植基地,可以结合当地特色,联合有关政府进行官方宣传,考虑重新命名带有本土特色的品牌,不再利用阳光玫瑰的名号,增加电商、企业等销售渠道,打响知名度,“赣南脐橙”就是很好的例子。
结语
质量质量,先有品质,再有产量,质量永远是市场的第一竞争力,阳光玫瑰终究只是昙花一现,高产量低品质的扩种模式,市场会对其做出公正的判罚。
阳光玫瑰的爆火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最终造成“泯然众人”草草收场的局面,也暴露出我国种植商在追求高质量品种的道路上依旧任重道远。
作者:南在南方 校稿:川川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