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建明 | ​难忘老家黄梅商子塆



▲李正阳题
村里的年轻人因职业升迁诸因素,大多数走向了大都市。而我却情有独钟,还是眷恋着——古老的生我养我看上去连老房宅也显得有些破旧的老家。其实,在貌似破旧的背后,这里却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存,积沉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這就是湖北黄梅县唯一个拥有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商子湾。




人们常说,树形象不易改形象更难。在日常生活中当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被发现的时候,当以青春和富有昂扬朝气的精神回归现实的时候,“文旅融合”已成为域地一方人们的一种追求。而传统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域地乡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脉,寄托着四方儿女的乡愁。










小时候上学了,因母亲英年早逝,只好背着奶奶用手工纺织土大布缝制的仅有一个单层,开着一个口子的小书包,走进村中“碧禾园”带有“浩然遗风”的学堂。那时候每天上学,只知道从书包里掏出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和《增广贤文》,放学了又往书包里塞进一项不少的三本书。脑子里充满了“王子去求仙,单层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的正楷方块字,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学生,根本不知道村子里还有一座古书院——浩然斋。



一九六八年十五岁那年,看到古村土墙上用土红写了不少迎合时代气息的“跨上战马,拉紧疆绳,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大办民兵师”等大幅墙标,而且全都是正楷所书。经打听,是本村清光绪年间贡生可仁先生嫡系裔孙商桥松亲笔,本人羡慕不已。
时年,恰好村中心祖堂前正面墙上要书写一幅“毛主席万岁”宣传标,受当时村团书记商怀德委托,我受命于身。好吧,初生牛犊不怕虎!你大老长辈擅长正写楷书,我就把在校学到的宋体美术字拿来。這样,五个墨迹宋体大字赫然而现。时过半个多世纪了,当时那浓浓的笔墨还深深地印在商乾坤老人那堵土山墙上。





后来上师范进湖大参加工作了,每当回到家乡时,总不免要去看看写在村中心土墙上的多少带有一点“稚气”的“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从内心深处去领略其深藏的内涵!
而今古村复建笫二期工程在县政府、柳林乡和村支部商金雄的直接领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商子湾村古风古韵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小小百几十户的村庄拥有各级各类高层次建设人才四十七位,在商子塆出生的总人数中,平均每14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大学生,这是何等的乡村文明!这是何等的人文风景线!古村商子塆不愧是藏龙卧虎之地,名不虚传!‍
‍‍【作者简介】商建明,男,1954年10月生,湖北大学历史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教于黄梅柳林公社中学、西池中学、黄梅镇中学、黄梅县八角亭中学。执教40年,2014年退休,返聘于四川雅安市强项双语高级中学。‍

【链接】李滨 | 家园有殇爱无疆
最忆老家黄梅的板糖
从“商子湾”到“商子塆”
柳景钢 | 我与飞哥
那年 那女孩 那粽子
我与黄梅佬的故事(四)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顾问:周慧  刘光天
主编:李滨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澜、王汶柱、石阳艳、龙静、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柳景钢、桂林枫、桂文林、聂铁贞、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蒋国雄、蔡群
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
联络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林枫、桂文林、聂铁贞、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负责人\聂铁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