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彩 | 虎岁初夏访黎岭



‍‍‍‍‍‍2▲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地处吴头楚尾的黄梅县独山镇有一个行政村叫“黎岭”。这个村位于黄梅至独山公路边,梅独公路穿村而过;辖12个村民小组,404户,1760口人。全村版图面积4.21平方公里,村西紧邻大源湖,周围是广袤的矮山丘陵山垅田地,阡陌纵横。过去田产水稻地产红薯,是黄梅的鱼米之乡。
从前陆路交通不畅,但水路交通便利,人们外出从不远处的湖边小码头上木帆船可通江达海,可在烟花三月下扬州,亦可在金秋之季北上广。现在陆路交通发达,村村组组户户门口都修通了水泥硬化公路,出行方便快捷,以往乘船出行早已成为了故事传说,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初夏之日,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我和鄂东文史哲公众号文友一行9人,应黎岭村书记邀请赴该村采风参观学习。车到村部门口停下,门前一个宽阔的广场,空中莺歌燕舞。一口清澈如镜的池塘,塘里鸭嬉鱼欢。池塘四周一圈随风荡漾的垂柳,纤细的柳条从我们身上轻拂而过。公路两边的风景树,红叶丝楠及玫瑰花卉绿皮草坪高矮配套,鲜艳夺目,眼前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村党支部书记热情地接待我们进村部休息稍坐,向我们简要介绍村情慨况之后,便带我们参观村容村貌。我们参观了村文化广场,参观了黎新屋等几个小组自然村,所到之处皆是青山绿水风光旖旎,道路宽敞清洁,房屋整齐美观,路边绿化带鲜花飘香,目不暇接。
黎新屋村庄前宽大的池塘(10多亩水面)在水泥硬化塘岸的围护下碧水清清,一群白鹅在水中无忧无虑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蓝天上的白云在水塘中飘游,我们走她也走;我们边走边欣赏赞叹。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之声,没有车来人往的烦杂,一切都是那样平静、安详、和谐,让我们都沉醉于春末初夏的美好意景之中,悠闲自在。这就是我们目击到的现代农村景象。
这些优美农村生活环境是怎样得来的呢?
原来的农村似乎都与“穷、脏、乱、差”四个字分不开,以前房屋低矮破旧乱搭乱建,没有统一规划,没有集体整治,散乱的旱茅厕、牛栏、猪圈、柴草垛堆随处可见,臭气熏天,不堪入目。近几年国家推出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抓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不仅使老百姓在政治、经济、生活水平上达到全民小康标准,在精神文化、物资基础、卫生条件方面也要与小康生活同步。

黎岭村党支部书记王妹龙同志,在县、镇党委正确领导下,依托县委书记刘欲晓驻点的东观村(“东观日出”之意)打造省级示范村相邻的优势,根据镇党委书记胡剑彪提出的要求“魅力独山,擦亮小城镇”,指出“独山镇的中部黎岭村要崛起,开发(采摘、旅游、休闲、垂钓、观光、民宿等)主导产业”。这也是黎岭村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
在县委组织部工作队的引领配合下,在村两委成员的得力支持维护下,开拓奋进,锐意创新,结合本村土地多、荒山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规划,攻坚克难;着重抓党建引领,发动全村党员为村出谋献计,共商大事。一方面抓乡村振兴建设改变村容村貌,一方面抓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村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抓乡村振兴工作已初见成效,在独山镇、在本村及周边乡村都有目共睹,印象很好。

这个村藏龙卧虎,地灵人杰,乡贤人才济济,这个优势给村的工作起了很大帮助作用。该村一方面发动本村相关小组群众自愿捐助资金,另一方面发动在外地工作的乡贤能人为村组捐献资金支援家乡建设,得到了乡贤能人和本村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使乡村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019一2020年由在外地工作的乡贤能人黎胜国主动带头捐资100万元,黎爱民、黎国庆、黎国雄等志士相继积极支持踴跃捐资,先后共计捐资130余万元,为黎新屋进行了“禅风水韵,吴楚风情”的村庄公路,房前屋后场地,门前水塘清淤、硬化塘岸等综合整治改造;大刀阔斧拆除老旱厕、牛栏、猪圈及残垣断壁,清除路障,清除杂乱柴草堆等沿路边废物,新建公厕。投入40余万元为王后头自然村进行拆、清、分、码等同类型的村貌改造。
现在全村实现了村、组、户道路硬化,路灯亮化,路边绿化;房屋整齐漂亮美观,山绿,水清,天蓝,人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得到了县委组织部、统战部、乡村振兴局、文旅局等县直部门的关怀指导及肯定赞扬,功不可没。

乡村振兴建设重要得益于黎新屋墩的乡贤能人黎胜国先生的慷慨相助。他现任黎明国际集团北京市文议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有一腔热心的家乡情怀,乐意为家乡父老、为家乡村级组织不图名不为利无私作奉献;也出于黎先生对家乡父老的敬爱之心,出于对当地党支部一班人的高度信任与支持,他的爱心之举将永远铭刻在家乡人民心中。
黎岭村的特色产业工程是乡村振兴的后续经济保障,有了这些特色产业就有了经济支柱,就能巩固前期的建设成果并继续发展此后的更大规模。他们的产业规划分三步走,总体规划投资600余万元,规划建设用地530亩。其中:   一期,计划流转土地160亩,投资180万元,打造特色水果种植园,主要种植红莓、青梅、樱桃、红心猕猴桃,采取市场集中销售和游客入园采摘相结合的经营方式。预计两年挂果后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合计产值80余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左右。

二期,打造观光采摘园,依托“商家+党支部+农户+合作社”共建模式,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依托党支部引领,由经营老板出资一部分,村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方式参与经营,村两委协助建设及管理。计划流转土地320亩,配套建设观光小道、亲水长廊等设施,按照水果季节特点:春季栽黄桃90亩,夏季栽李子、雪梨110亩,秋季栽红美人柑橘90亩,冬季栽草莓30亩。最终形成四季采摘、观光一体化特色产业示范点。预计工程完成后整个采摘观光基地能实现总产值26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左右,带动脱贫农户增收2万元。
三期,构建假日休闲区,在现有“康缘坊”饭庄基础上继续扩建有吴楚风韵的特色功能饭厅,扩大游客接待能力,同时加快钓鱼池观光亭、露营草坪、樱桃海、蓝莓基地及民宿等配套设施建设。吸引周边县市区游客到此参观、采摘、娱乐,全面扩大观光采摘附加值,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亦扩大当地农民的就业门路。
这个村的特色果木产业开发可与邻地东观村(县委书记刘欲晓驻点)的开发相联合配套,让旅游的客人在本村观光游玩之后住民宿,笫二天起早去东观村观赏“平湖日出”美景,使客人们高兴而来,流连忘返,滿意而归,回味无穷。
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使黎岭村常年山清水秀,四季水果飘香,引来八方游客慕名而至打卡观光,采摘游玩。游客不断,财源滚滚。黎岭村将成为独山镇乃至黄梅县的乡村振兴示范点。一盏红灯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一颗明珠耀黄梅,一株梧桐引凤来。

赞黎岭交通
何国彩
鄂𤾂边界黎岭庄,昔日湖船下苏杭。
今朝旧貌变新颜,农夫驾车北上广。
采风独山镇黎岭村
卢素兰
新村绿满鸟飞鸣,别样丘陵异彩呈。
文化画墙倡孝道,人居仙境透温情。
拓开荒地果园建,翻拆残垣容貌清。
有赖贤能添活力,湖风乡韵动心旌。
咏黎岭新村
许苗苗
黎岭声名传四方,田园一派好风光。
乡村振起贤能出,党帜生辉耀锦章。
作者简介
何国彩,山野村夫,停前镇三渠村人;爱好旅游、拍照、唱歌、种养花草,偶尔写篇把文章自娱自乐。
【链接】让黎岭更美
从心出发, 欢迎回家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顾问:周慧  刘光天  田宇祥
主编:李滨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蒋国雄、蔡群
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