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网友群和文学群
战争是什么?对于没有经历过兵荒马乱的战争、流离颠沛的逃亡、国破家亡的痛泣、妻离子散的悲伤的人,越来越觉得陌生,似乎感到遥不可及,更谈不上有触及灵魂地感受。
其实,战争曾经就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过,八十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面临的局势是严峻的“国将不国”“家不成家”,经历的战斗是极其残酷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7月29日,北平失陷。30日,天津失陷。11月8日,太原陷落。11月20日,上海沦陷。12月13日,南京陷落。南京沦陷后,日军将目标瞄准武汉。九江及对岸的小池口,作为长江一线武汉的门户,成为日军首先的进攻对象。
1938年7月中旬,日军华中派遣军第十一军由安庆溯江西上。1938年7月19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发布攻占黄梅和九江的命令。23日凌晨1时,日海军兵舰28只,炮击南岸九江和北岸小池口,并以70架飞机轮番轰炸,掩护海军陆战队从南北两岸登陆。
1938年7月25日14时,在轮番炮击轰炸三个昼夜之后,日军台湾混成旅团波田支队在黄梅小池口登陆。驻防小池口的第六十八军第一一八师,先后4次击退试图登陆的日军陆战队,阵地附近村落被炮火炸成一片废墟,伤亡惨重。守军奋战三个昼夜,终因火力、兵力处于劣势,伤亡过半,于当日黄昏撤往黄梅县城。14时,日军波田支队开始在小池登陆,7月26日,小池失陷。
日军占领小池后,遂在二套口修建机场,此机场后来成为日军航空兵司令部驻地及其第三飞行团的主要基地。在波田支队进攻小池的同时,日军第6师团自安徽太湖宿松县一路攻城掠地,杀奔黄梅县而来。在遭遇我方31军、84军的顽强抵抗后,与68军激战于黄梅县城,8月2日将黄梅县城占领。从此,湖北人民在日寇铁蹄下,开始了长达7年的屈辱生活。
冈村宁次的一则日记,印证了其暴行:(1938年)8月18日(九江),今日吉本参谋长去对岸巡视时发现:小池口附近的台湾混成旅团(波田支队)原田大队风纪紊乱,掠夺、**频频发生。更有甚者,有人趁附近村庄村民集中之时,剥夺他们的服装,并占为己有,还实施**。甚至还有人将正在参加机场建设的村民之妻女**。
进攻鄂东的日军主要是由以凶狠残忍著称的的第6师团和波田支队、航空第三飞行团等海空军组成。占领黄梅县城的日军第6师团,是旧日本帝国陆军的一个甲种师团,装备精良,战斗作风野蛮彪悍,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残暴成性的第6师团日军侵占南京城后,兽性大发,在8天时间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该师仅在下关杀害的中国军民尸积就达2千米长、50米宽,血水染红了长江。
侵入南京的该师团辎重第6联队小队长高城守一日记中说,1937年12月14日,他看到南京下关江边:"尸体像漂流的木头被浪冲了过来。在岸边,重叠地堆积着的尸体一望无际。这些尸体可能有几千、几万,数目大得很。"
第6师团被称为日本陆军中最强悍最有战斗力的劲旅,辖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另外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全师团大约为25000~28000人。它是战斗力最强的师团,同时也是屠杀中国人最多的师团。
在武汉会战中,第6师团在师团长稲叶四郎的率领下,单独一个师团沿长江北岸北上,在李品仙、李延年两大军团十几个师的内外合击中,强夺半壁山,田家镇要塞,砸开了武汉的大门。
国民党军得知前来进攻的日军部队属于第6师团,国民党军队拼死抵抗,对抓到的俘虏,都一律处死,以告慰在南京城破后被这个师团禽兽官兵的冤杀之仇。
在第6师团8月2日占领黄梅县城当天,桂系第四十八军第一七六师师长区寿年,奉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总司令命令,开赴鄂东广济梅川镇集结,准备参加武汉会战。由河南固始县出发,于8月14日全师到达湖北广济县松山咀。
8月16日,白崇禧以战区代总司令名义发布命令,令李品仙率右翼兵团所部7个军,“对长江北岸之敌逐次侧击,以期消灭于右翼港湾错杂之地区。”8月24日,蒋介石为牵制江南日军进攻,命令第五战区发起黄广战役,从广济等处反攻黄梅县城。
根据白崇禧的命令,李品仙遂令各部向当面之敌反攻:以84军176师及68军的31旅向黄梅攻击。以29集团军2个师恢复多云山、白杨岭一带阵地,切断宿黄公路,其余部队固守原阵地。以炮兵6团向大河铺以东推进,协助84军的攻击。以68军138师在龟山、大金铺、团山河、大河铺、排子山一线占领防御阵地。
就在我军着手反击的同时,日军也开始了新的部署。11军司令冈村宁茨于8月22日,接到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大将“加快中路箭头速度,进攻武汉”的指示,于次日向第6师团下达了“于8月31日向黄梅附近进发,击败当面之敌后,向广济附近前进”的命令。
除原配属的独立机关枪大队和山炮大队外,又增加了2个装甲车中队。遵照军部的命令,组成牛岛和今村两个支队,分两路向广济攻击前进:牛岛支队沿黄广公路全速推进;今村支队在牛岛支队的南面,向广济方向攻击前进。
第五战区开始局部反击。守军越出战壕,分数路扑向黄梅等日军阵地。一时杀声四起,枪炮隆隆。黄梅城,中、日两军混战在一起,展开十多次艰难的拉锯战。稻叶师团陆路、水路补给线全部打通,又得到后续力量和长江中日军舰炮的支援,一时更加嚣张,开始对跃出阵地的中国军发起攻击。
黄梅至广济,直线距离仅30公里。在这尺幅之地,第五战区聚集了8个师约7万人的兵力,利用天然屏障密集防守,决心阻止日军南进,然后伺机围歼孤军深入之敌。从八月三十一日到九月三口四天中,日军出动飞机,从早至晚在轮番狂轰滥炸,投弹数千枚,惨绝人寰。
8月30日,踞黄梅死守的日军主力开始反突击。黄梅城外阵地上,中、日两军混战在一起,展开了艰难的拉锯战,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达十多次。9月5日,下午二时许,日机又大肆狂炸,军民死伤甚多。
9月6日,敌对广济猛烈攻击,防守广济的第八十四军、第三十一军经顽强抵抗后,于是日夜向广济西北一带高地撤退。为支援广济保卫战,第四十八军向黄梅侧击日军后方,占领大河镇、双城驿。
9月7日,第四兵团发布“广济附近第二期会战计划”,决定:对由广济沿公路西进之敌攻其侧背,对直接攻击田家镇侧背之敌尽力拒止之。第一七六师和第八十四军为攻势部队,由北向南不分昼夜不断地猛烈攻其侧背,务压迫敌人于其背后联络线外。
“应即以有力之一部推进广济北方,沿公路北搜索敌情,其余部队保持重点于两翼,对向西或向南突进之敌断行攻势,以一部固守要点并构筑工事”。
黄梅反攻战是176师战史上最光辉也是最惨烈的一笔。自8月16日至9月12日,苦战26天。最为激烈的7天,是8月28日至9月3日,176师阵亡三千多人,而日军则伤亡九千多名。这场战争,格外地惨烈,是176师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也是用三千将士生命谱写的壮歌。
桂系176师前身是首次“淞沪抗战” 的英雄部队第十九路军的余脉,是唯一一支两度参加淞沪抗战的中国军队。抗战期间活跃在大别山地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曾转战万里,浴血抗日。屡挫强敌,自身也伤亡惨重。
在淞沪战场官兵伤亡过半,包括3名团长。在对黄梅日军的反攻战中,苦战26天,阵亡三千。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后,转战大别山,建立鄂豫皖边区游击根据地。“越时六年,转战数省,大小百战,歼敌数千”。
一直以来,在对抗战军队的研究中,对这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部队少有提及。为了表彰176师抗战阵亡将士的功绩,使他们英勇献身的精神发扬光大,启迪后人。
1943年,由安徽的桐、怀、太、宿、潜、霍、无(为)、庐(江)及湖北的英山、黄梅、广济、蕲春等十三县的民众士绅自动捐资,在潜山县天柱山麓,风景秀丽的野寨,修建了包括公墓和12座纪念性建筑在内的陵园,安葬了985名176师抗战阵亡将士。
这些阵亡将士为原国民党桂系48军176师将士,在同日本侵华军于桐城、怀宁、潜山及湖北黄梅等地浴血奋战时不幸阵亡,其中有三位团长为国捐躯。
1998年5月,陆军一七六师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26日上午,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6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落成典礼,在安庆市潜山县野寨中学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为纪念塔题写了“抗战英烈永垂不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题写塔名“陆军一七六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2019年10月16号,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列入其中。
不忘历史,铭记先烈,抗战英烈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
黄仲华,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农学、医学、文学,现居广东。
【链接👇】太白湖
儿时故乡黄梅的记忆
我与祖国共成长: 记美好的童年
为什么要建免费群?&2022相亲风向变了!
全球免费相亲群来了!
黄冈黄州.麻城.武穴.团风.浠水.罗田.英山.蕲春.红安.黄梅 老乡群在此
怀揣乡愁的过客
你该怀有一颗……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