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老乡群文学自媒体群免费信息群
▲李先念
李先念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一生都在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地为党工作。
从1989年开始,李先念的健康状况就大不如前,心脏与肺部的病痛一直折磨着他。到了1992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66年的李先念,就像一支烛火,快要燃烧到了尽头。这年2月,他一病不起,住进了北京医院。虽然其人生之旅进入了倒计时,但在最后这段日子里,李先念关心的仍然是国家的发展。
▲李先念和毛主席
李先念生于湖北,长于湖北,曾长期战斗、工作在湖北,荆楚大地是他永远的眷恋。李先念是一个有大情大爱的人。在病中,他多次深切怀念早已过世的母亲和众多英勇牺牲的战友。他一生最为愧疚的是见母亲最后一面时的情景。
那是在1932年秋,当时,红四方面军为打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从红安七里坪转战到河南、皖西,最后又转回红安。他的母亲经多方打听知道儿子已回红安后,竟冒着战火来到阵地,看望日思夜想的儿子。正在指挥战斗的李先念当时发了大脾气,说:“我这里正打仗,你怎么来了,子弹打着你怎么办?”后来几乎是将母亲赶了回去。母亲深情地望着满面焦急、清瘦疲惫的儿子,拉着他的衣襟,叮嘱了几句,只得含泪离去。
▲1939年初,李先念率领新四军在豫鄂边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图为独立游击大队一部在雪地行军。
后来在行军途中,李先念感觉口袋里叮当作响,才发现母亲悄悄放进了两块银元。这两块银元凝聚着一位革命母亲对儿子的无限思念、关爱和期望。谁知此去征程万里,这次见面竟是李先念与母亲的永别。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母亲的形象依然那样清晰和亲切,弥留之际的李先念曾多次对身边的人说:我是80多岁的老人想老娘!我想念妈妈,那天我不该对她发火……
病重期间,他还经常和身边的医护人员谈起已经牺牲的战友,如孙玉清、陈海松、熊厚发……每次都十分激动,甚至热泪涟涟。他说:他们都是我党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儿子。可是他们有的战死在前沿阵地,有的被敌人抓去砍了头,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这一天,他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非常怀念他们……
▲李先念题词
6月11日,自感时日不长的李先念对夫人林佳楣说:“将来我的后事要节俭,一切按照中央规定办。我只有一个请求,把我的骨灰撒到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那里是我成千上万的战友流血牺牲的地方,我舍不得牺牲了的战友,我想和他们在一起。”
1992年6月21日22时36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李先念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7月2日,李先念的骨灰在夫人林佳楣及亲属的护送下,到达甘肃省。飞机从甘肃省张掖市机场起飞,驶向祁连山深处,在飞越梨园口、石窝、康隆寺上空时,林佳楣和子女们将李先念的部分骨灰和鲜花一起撒向这片红军西路军当年浴血奋战的土地。
4日,在大巴山上空,亲人又将李先念的骨灰撒在巴中、通江、南江、黄猫垭等一带。5日,李先念的骨灰在亲属的护送下到达湖北省。下午,在4名持枪礼兵的护卫下,由林佳楣率家人缓步将李先念剩余骨灰送上专机。当专机进入大别山上空后,林佳楣和家人轻轻地把李先念的骨灰分别撒向苍茫的大别山红安、大悟、麻城等地,实现了他魂归故里的遗愿。
作者简介
张肇俊,黄梅苦竹人,撰写和参与撰写的著作有《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鄂豫边区政权建设史》《荆楚现代史话》《李先念传》《李先念与共和国元勋们》《任质斌传》《张体学传》等。
【链接👇】太白湖
李先念与江泽民的九次通信
妈妈的笑声
黄梅县名新说
毛主席与黄梅的渊源
忆年少时学算盘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