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罗坊会议是新余最宝贵的红色资源,罗坊会议及其毛主席在罗坊会议期间完成的《兴国调查》访谈,在党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顾罗坊会议,我们更多关注罗坊会议和《兴国调查》的历史意义,却很少关注到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此期间的精神世界及其情感变化。溯源历史,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悲喜交加、永失真爱。
1930年10月25日至10月30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在新余罗坊陈家闹召开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会议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及红一方面军与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罗坊会议决议》),确定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尽管会议代表在讨论战略问题时分歧严重,但在毛泽东、朱德、周以栗、彭德怀等人的努力下,矛盾最终得以化解,使红一方面军和地方党委团结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总前委领导下,为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次蒙冤,心情极坏
毛泽东曾自己说过:“我从1927年到1935年,基本上是受压的,在党内没有发言权。只是到了1935年的遵义会议后,才慢慢地好起来”
第一次:丢了委员身份!
1927年9月9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奉命领导秋收起义,按共产国际要求的“城市中心论”攻打长沙。但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很快失败了。
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的实际对比,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带领不足千人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开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率兵退到井冈山之后,中央和共产国际震怒。
1927年11月9日,在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的领导下,瞿秋白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强调,中国的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中国革命性质是“不断革命”,湖南省委在秋收起义的战略方针上“完全违背中央策略”,对此,毛泽东应负严重的责任,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并撤销湖南省委委员身份。
当时没有电台,信息传达不通畅,湖南省委的组织遭到了敌人的几度严重破坏。因此,这个命令传达到井冈山时,已经是1928年3月了,由湘南特委军事部长、省军委特派员,20岁的周鲁上井冈山传达。当时白色恐怖严重,不能带文件,只能凭记忆传达。年轻的周鲁传达上级指示时,只记得“开除”,但“开除”什么记不清了,就想当然地说成是“开除党籍”。
开除党籍,这是比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严重无数倍的惩罚,等同于政治生命的终结。
第二次:丢了军权
1929年5月,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后不久,毛泽东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问题上,和朱德、陈毅等发生分歧。
军队指挥由谁说了算,毛泽东说应该由党说了算,而且是绝对领导,不容置疑,这一原则有问题么?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城召开,由陈毅主持会议。
在会议上,代表们围绕井冈山斗争以来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进行讨论,对毛泽会议否定了毛泽东提出的“党对红军领导必须实行集权制的意见”,并给与毛泽东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毛泽东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被陈毅所取代,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下级夺了权。
7月中旬,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四军,以特派员的身份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离开了军队一线。
第三次:成为普通一兵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中原大战后,集中10万军队进攻中央苏区,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歼敌1.3万人,活捉张辉瓒,打破国民党第一次围剿。
1931年4月,蒋介石集中20万军队,对中央红军进行围剿。毛泽东采用诱敌深入的方针,在15天内连打5次胜仗,歼灭敌人3万余,打破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集中30万兵力,分3路向中央苏区进行“围剿”。毛泽东采用“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在80天内歼灭敌人3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
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央苏区不断扩大,已经发展到了28个县,拥有250万人口,中央红军也不断强盛。因为中央苏区的辉煌成绩,巨大的地盘和最强的兵力,在上海的临时中央决定把中央苏区当成核心红区,但极其反感毛泽东的游击思想。
1931年11月初,中共中央代表团在瑞金主持召开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史称赣南会议),会议从思想、政治、军事和组织四个方面全方位的否定毛泽东的路线和政策。
1932年10月,王明领导的中央政治局在宁都召开了中共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集火批评毛泽东。会议后,毛泽东被撤销了几乎一切职务,被调到了后方去“养病”,完全丧失了党权、军权,变成一个无职无权的“普通一兵”,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一些支持毛泽东路线的高级领导人也被撤职、批判。
罗坊会议:短暂的被肯定!
1929年12月28日,古田会议决定选举毛泽东为红四军前委书记,拥有对红四军的最高领导权。1930年6月,红四军被改编为红一军团,而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也最终被发展成了中央苏区。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中原大战后,集中10万军队进攻中央苏区,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歼敌1.3万人,活捉张辉瓒,打破国民党第一次围剿。
毛泽东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豪迈地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1930年10月25日至10月30日,罗坊会议就是在这个间隙之间召开的一次会议,正是会议确定了毛主席的“诱敌深入”战略,最终赢得了第一次反围剿胜利。
可以说,罗坊会议是毛主席三次蒙冤受难的间隙中,政治心情最好的时候,但同时也是他私人情感最煎熬的时刻!
罗坊会议期间:毛主席永失真爱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在家中被捕, 11 月 14 日,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 29 岁。
一个多月后,噩耗传到瑞金。毛泽东强抑内心悲痛,沉痛地表示:“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杨开慧对于毛主席来讲,是知音、是初恋、是妻子、是革命伴侣,更是刻在心里的真爱。毛主席为他们之间的爱写过几首著名的诗词,读来令人动容!
1921年,毛泽东与杨开慧喜结伉俪。婚后不久,毛泽东为爱妻填了一首《虞美人·枕上》的词: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把妻子送到板仓,自己则准备秋收起义。牵挂妻子的毛泽东,为妻子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贺新郎》: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1957年,毛泽东在读了杨开慧的同窗好友李淑一怀念其夫柳直荀烈士的一首词后,当即和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1961 年,毛泽东还为杨开慧写过一首爱情诗《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无情未必真豪杰。自古伟人和成就大事业之人,都必然是慷慨之士,有悲悯情怀,具诗人才气,怀谋略之策,行霸王之道,这个成长的过程也是心智成熟的过程。所谓心智成熟,就是看透世情,熟悉人情,明白亲情,醒悟爱情。
罗坊会议期间,毛主席的政治心情有了间隙性的舒展,但却承受了爱情和亲情的巨大考验。为天下人谋幸福,却首先是从自身的不幸福开始!
宣讲领悟二十大报告,重温辉煌党史,感叹伟人不易。
【链接👇】黄梅过年习俗
村里那个美人(四)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