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悠悠南风里(二)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前文:👉悠悠南风里(一)
电话联系过,所以我们一下公交车,就看到了校长来接我们的车。由公交车站点到学校这段车程并不远,但是山里的路,由大道转小道,弯弯曲曲的。
学校附近这一块是一个难得的平坦空旷的所在,远处的烈日下,有几个挖机在施工,孤零零的几个人。车绕了一会后,在一条小沟旁边的一条窄路直走一段,突然听校长说声到了,然后,校长停车,候人开门。随声我就定睛往前看,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前面的是个啥门。

原来,这条窄路的另外一边,我看着那很像工厂厂房的建筑,就是学校的,这个门就是唯一进出学校的门。为什么我看不出是校门呢?因为由这个门是不能一下子看到学校的全貌的,进这个门后,还要转个弯,转弯了,才能够看到学校的操场,以及围着操场的教学楼,宿舍楼,餐厅等。
校园布局一目了然,结构简单。从外面看着像工厂,后来进入校园后,发现有一栋旧楼完全就是工厂的样子,这里应该就是废弃工厂改造成的学校吧。
到达新学校的第一眼,确实有些小失望。学校的硬件设施,与家里原来的学校不可比,比我们家乡的乡镇中学也要差得多。
没有到的时候,引荐的人告诉过我,这个学校是三个股东合伙办的,三个股东分别兼任正付校长。安定下来后,我有了解到,接我的校长是带初中生物课,据说曾经是我们家乡教育局的一个小领导。和我走得近一点的那位是毛校长的夫人,毛校长和夫人都是带初中的数学课。
最大的股东校长原来也是教数学的,极少露面,到我离开这个学校的时候,都没有见过这位校长。据说校长之间的故事还不少,很正常,合伙办事总是有观点不一致,我不善于打听八卦,不知道谁厉害谁不厉害与我无关,在我心里,反正都是我的老板。一到学校我就发现,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是湖北老乡,还是很容易适应的。
学校小学每个年级都只有十几或二十几个学生,初中学生多一点点,每个年级还都有两个班。高一高二各一个班,倒是坐得满满,还像样。高三,文科、理科两个班合起来才二十几个人。我带高三,从来没有面对如此少的学生,给他们上课一直感觉很不习惯。
由此可见学校的发展状况,所以学校找老师也是看人下米,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比较老的,几个年轻的形象也不怎么好。所以同事见到我后有大吃一惊的说法,应该主要是看到我还算年轻,这么年轻的高三老师,居然被校长忽悠来了,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所以大家对我很好奇,都喜欢和我交流。
我这个人是没有什么规划的人,看到学校不气派,虽然有点灰心,但也没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来山清水秀的贵州黔南,闻带着杜鹃花香的阳光味道,饮比农夫山泉更甜的瀑布泉水,对由平原地区来的我有很大的吸引,处处都觉得新奇。
黔南是一块古朴自然的神奇土地,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如画的风光。贵州的蓝天白云时刻都像被水洗过的一样,美得炫目,可以让我长久的挪不开眼睛。环抱着校园的那些大山,可望而不可及,时而山明水秀,时而雾起云涌,总是让我浮想联翩,觉得神秘可爱。

教学楼旁边是一条深沟,沟里稀疏地长着一些杂草,水很浅,平常的日子都是静静细细的流。草分水流成几缕,清澈见底。我喜欢看那长长的水草叶随风轻摇,随水而动,飘逸婀娜的样子,像美女戏水,让人见而忘俗。
如果一场雨来,那水马上就会泼喇喇喧闹不已,变成极黄的浑浊水流,震耳欲聋的水流声会持续到雨后很久,这样子又会引人遐想:这泥和水是从哪里来的,最后又会往哪里去……看,我就是这样子在营造着自己的世外桃源。
学校周边是高高低低不规则的农田,村子在远处的山脚下,半天都会不到一个人,可能是地形的原因,农田经营的比较粗糙,就像一片野地一样。往往这样的农田更容易找到惊喜,有时候在这野地里,会看到遗留的一两个不饱满的玉米或者半根红薯,把玩着那些,莫名地就好像与农田的主人有了交集似的好玩。
有一次看到田埂的枯草篱笆上,居然有好多小西红柿,和商店里的圣女果一样大小,但这却是圆溜溜,水盈盈的,饱满鲜红,像宝石一样在一片枯黄里闪耀。尽自己的口袋装了满满的欣喜回来。
贵州的风景当然是极美的,我视线还只在学校附近这个范围就已经非常地喜欢了。(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金银贵,女,湖北仙桃市人,大学文化,广东某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教师。
【链接👇】村里那个美人(十)
宋庆龄身边“不持枪的警卫”,死后为何与宋庆龄葬在一起?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