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热干面情结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香味沁人的芝麻酱,黄灿灿、有嚼头的面条,腻中滑的口感……随便打听一个湖北人都能回答,这就是著名的武汉小吃热干面。
我们这些所谓的九头鸟,都是在晨光沐浴的早点铺里,吃着热气腾腾的热干面长大的,以至如今走到哪都摆脱不了这明显的热干面味道。知人如知面,淳朴中带一点繁杂,厚重里透一丝轻灵,品尝热干面的用料和口感就是在品读传说中的湖北人。

四年前离鄂赴川求学,带走了一颗向往的心,却也带去了一份割舍不断的思乡情。在蓉城的宽宅子窄巷子里徜徉,时常响起的“臭豆腐,叶儿耙”的吆喝声,总让我回忆起在老家黄梅县城高三那年吃热干面的日子。
因为高三时间紧张,吃热干面既快捷又实惠,所以高大威武的校门前那些小吃摊每天总是霎时烟雾缭绕,又瞬间冷冷清清。
读书郎的生活里没有其他,一碗沉甸甸的热干面让精神富有物质贫乏的我们安于眼前的清平,大冷冬天里,热气腾腾的一碗面下肚,重拾书本的手握得更加有劲儿。
虽然讲台上有人在灌输“大学像天堂,这是黎明前的黑暗”的思想,但手中的书本与我来讲等于是N碗超多的热干面,要不停地翻,从第一页认真地翻到最后一页,才能在N年后领取到这些虎视已久的美味。

对比如今为那五斗米折腰的日子,当初的预言果为现实,人生就如一碗热干面啊。
天府之国,成都号称“西部第一耍都”,吃的,喝的,玩的,乐的真有让人眼花缭乱,耳接不暇之感。可是要找到一碗心爱的热干面却比在这个城市下一场雪还难,为此大学几年里我没少跑冤枉路。无面(仅指热干面)不欢的我后来甚至想出让老家亲戚来川发展何氏热干面连锁的奇招,无奈我这人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现在想来幸亏当初没有践行自己那所谓的生意头脑,要不然别说连锁了,就是单家店铺可能不逾一月就会关门大吉呢——从小吃担担面,铺盖面长大的四川人怎么会吃得惯这一陀陀有面无汤的糊糊呢,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在前期往往都需要长期大量的消费引导啊,大学市场营销课里就是这么讲的。
事情并没有就此了之,后来竟在超市里发现有出售一种类似热干面的干拌方便面,试吃了一次,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欲罢不能了,虽然口味有明显差异,但对于医治我的思乡情结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不知怎的,突然想起,高中课本里刘庶凝的《还乡梦》自序,里面有一句“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我自认为是个适应性很强的人,走到哪都能活得自在洒脱,但故乡的那一碗忘不掉的热干面却时常不时地牵动我的记忆神经,仿佛在提醒我,归途如虹,是啊,归途如虹……
昨天去一朋友家吃饭,席间女主人得知我是湖北人后惊喜地连忙问我:“你喜欢吃热干面吗?我们郑州也有好多买热干面的呢,好好吃哦……”
从她嗲比林志玲的腔调里我还是听出了她对热干面真挚的喜爱,知音啊,呵呵,来,多给你加点菜~~
听说湖北特有的热干面现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的超市里都有现成的可买了,我既欣喜又怅然,因为我终于在可以在上海的家中吃到来自于故乡的热干面了,同时,以前满大街拼命搜索热干面食铺的日子也只能成为怀念了,科技,它就是一把双刃剑呢~~
附热干面食谱,有心的朋友可以在自己家里对着做哦。
材料:芝麻酱,水切面,葱,姜,蒜,辣椒面和泡辣椒,醋、酱油。
1、将水切面煮至八成熟,捞起以食用油拌匀后摊开晾干 ;
2、食用前将葱,姜,蒜切好,备好腌萝卜块 待用;
3、锅里放油,将芝麻酱倒入化开,搅拌调匀,捞起;
4、将面放入特制的竹笠中,置于滚水中烫半分钟至熟;
5、捞起面条后加上所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
作者简介
何雄飞,男,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柳林乡人,从小喜欢语文,爱读闲书;工作闲暇喜欢舞文弄墨,游山玩水,热爱生活。
【链接👇】悠悠南风里
朱镕基关于台湾问题的答问
春雨滋润的土地上,禾苗正在拔节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