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前文:👉黄梅十八铺--古代驿站文化略考(一)
1、柘林铺
柘林铺在县东十里,原是一片茂密的柘树林,故名柘林铺。这里是黄梅三十六镇之一项桥镇所在地。《乾隆黄梅县志》柘林铺永充铺司一名,徭编铺兵四名。
2、后山铺
后山铺是横山古驿道上的重镇,民国前什村镇驻地。后山铺雄居横山大路上,是蕲春山区和黄梅考田山一带出入的必经之路。抗战期间宋美龄及其随员,经广济至考田山国军阵地慰劳国军将士,返回途经后山铺,遭到已经侦察的日本军机追击轰炸。因及时在后山铺隐蔽遇险呈祥,躲过一劫。
3、 三渠铺
三渠铺位于停前镇西的古驿道上,与横山古驿路同步交叉,西北紧连垅坪山与古角山,距五祖寺两公里。三渠铺古即有之,早在晋朝三渠铺那条街亠买卖人员就络绎不绝。清代设有三渠舖,设舖司1 人,舖兵6人。
4、土桥铺
出黄梅县城东北10公里处,前清时在这里设立土桥铺,是军事驿路要站,设铺司一名,铺兵四名。清末驿铺取消了,但土桥铺作为地名一直延用至今。解放以后设立土桥区,至1975年撤区拼社,现属杉木乡土桥铺行政村。
5、大河铺大河铺位于黄梅县城西北二十里,西与武穴接壤,接双城驿,北和蕲春毗邻,地处大别山脉南麓的前沿。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因发源于考田的黄梅水流经此处汇成大河,故名。到了宋代,大河两岸居民逐渐增多,形成了一条街。此后,大河铺亦名大河街,大河镇政府设在大河铺。
6、濯港铺
在县南二十里,因考田河流经此地,两岸居民在此河港生活洗濯而得名。《乾隆黄梅县志》载,在此设濯港铺,永充铺司一名,额编铺兵四名。民国元年设濯港镇。民国三十四年后,改隶港湖乡。1949年,设濯港区。建濯港镇时,镇政府在濯港铺。
7、白湖渡铺
黄梅县西三十里有白湖渡,渡当南北之冲,凡驿传租税、商旅、非此途莫达,春夏涨阔,泥淖弥望,徒步者次且不前,后建白湖渡。清乾隆徭编铺兵四名。
8、孔垅铺
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在孔垅铺补充军需。明洪武年间,在此设“孔垄巡检署”,万历年间设“孔垄公馆”。明代后,孔垄属重要驿站,马坊口就是古驿站所在地。康熙十四年添置孔垅驿,原设马七十匹,马夫三十五名,乾隆改设马六十匹,马夫三十名,兽医一名。孔垅铺是连接安徽和江西的南北官道要驿。太平军和清军在此激战28次,血流成河,尸填祭塘。
9、清江铺
清江铺在县南九十里,通江西德化县。设铺司一名,铺兵四名。明万历二年,经黄梅、德化两县勘察小池口,以横街甕口为界,以西为德化县设小池口市,并成为德化县七市十三乡之首。以东为黄梅县设清江镇,形成“共市于一街”的局面。由于小池口的分治曾引发一起公案。往九江者必由小池口渡江,德化县有马船过渡,黄梅县无,梅之马往九江,马夫送至小池渡口过渡。顺治十二年,小池口因渡兵起衅,告黄梅有马船,官司直到湖广抚院,最后以“旧无马船”批录在案。
以上介绍了黄梅地名中的四个驿9个铺。车门铺接三渠铺、陶家铺、板桥铺通大河铺,以上由停前抵双城设横山之铺,未额设司兵,各驿站共额设排夫一百三十七名,就不另赘述。随着时间流逝和沧海桑田变迁,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另外几个铺的地名,因为驿道的废除,公路的改道而逐渐落寞,悠然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如果你有心追寻,也许还可以从老人们的记忆中找到一星半点的踪迹。
这些驿铺的地名,来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邮驿制度,也融合了黄梅地方文化色彩,见证了千年古县绵延千年的风华,诉说着耐人寻味的黄梅故事。
作者简介
黄仲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农学、医学、文学,现居广东。
【链接👇】悠悠南风里
朱镕基关于台湾问题的答问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