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汉奸,挥笔写下4个大字流传百年,如今大街上随处可见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民国时期,有一位很有名的书法家,但是值得惋惜的是,这位书法名人,最终成为了残害国人的汉奸,此人就是郑孝胥。郑孝胥,1882年中举,中福建省乡试解元。他是典型的受过儒家四书五经的正经读书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了举人。

1885年,开始任李鸿章幕僚,由内阁中书改官同知。在1891年,郑孝胥东渡日本,任清政府驻日使馆书记官。次年,升日筑领事,调神户、大阪总领事。没过几年,中日之间便爆发了甲午战争,郑孝胥返回中国,回国后担任了张之洞自强军监司。1898年起历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兼汉口铁路学堂校长、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虽然郑孝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但是在晚清备受欺负的大背景之下,郑孝胥曾支持戊戌变法,与唐才常有过交往;立宪运动时期,郑孝胥也曾经参加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储蓄银行的创建以及新式教育的推动等。

辛亥革命之后,郑孝胥便以遗老自居,便寓居在之前在上海买下的楼房里,经常宴请一些晚清遗老在自己家唱堂会。由于郑孝胥不仅在晚清官场能吃得开,而且在当时文化领域也是颇有建树,尤其是在书法方面。据记载,郑孝胥出身名门世家,尤擅长楷书和隶书,宗法欧阳询和苏轼,“有精悍之色,又松秀之趣”,在当时可以说是一字千金。因此郑孝胥这个人也不会轻易为他人留下墨宝,除非你出得起一定的钱。但是现如今,却有一副郑孝胥的墨宝,现如今大街上随处可见,那就是“交通银行”四个大字。

据说交通银行早在1908年就成立了,到了国民政府时期,交行总部从北京搬到了南京。交通银行因为搬了地方,换了新的经营环境,那么店面上头的牌匾自然需要请人题字。当时交通银行的人就请到了郑孝胥,帮忙写了这四个大字,从此这四个大字就一直用到现在。当初郑孝胥题字时,还没有成为残害国人的汉奸。退出政治舞台的郑孝胥,要是能一直钻研书法,很可能能成为中国的书法大家,但是他终究还是耐不住寂寞的人。

1923年,郑孝胥奉溥仪之命入北京,次年受任总理内务府大臣。但是在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溥仪等人赶出了紫禁城,期间郑孝胥协助溥仪出逃。被赶出皇宫的郑孝胥,依旧没闲着,他四处帮助溥仪复辟。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郑孝胥跟随溥仪到了东北,他还起草伪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郑孝胥任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和文教部总长。当郑孝胥昔日的众多好友得知他投靠了日本人,纷纷和郑孝胥绝交。但是郑孝胥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继续为日本人卖命。

1934年溥仪称帝后,任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后来因为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而于1935年5月21日失势;1936年后继续为日本侵略者效力。郑孝胥的行为,注定是会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没过多久,郑孝胥突然暴毙身亡,传言是被日本毒死的,其真实死因如今已经得不到证实了。



【链接👇】悠悠南风里
朱镕基关于台湾问题的答问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