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历史就像是一团迷雾,忽远忽近,令人难以琢磨。而当我们仔细去探索时才发现,历史确实真假难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女子地位卑下,似乎天生就应当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这也是现如今社会上的常态,但是总有个别的女中豪杰,成为了勇猛战将,巾帼不让须眉。但因史书记载甚少,人们知之不多。了解最多的一般是从评书、野史中看到的。如穆桂英、樊梨花、佘太君、花木兰等,事实上,这些人在历史上并不存在,都是虚构的,而以下这四位女猛将确实真正存在于历史之中。
第一位:妇好
妇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是目前有据可查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将,因其是史上第一,又非常勇猛,故被称为“中华第一女猛将”。妇好是商武丁之妻,贵为王后。武丁对周边各国,部族进行一系列征伐中,妇好多次为武丁征集兵员,并且屡任军将征战沙场。
有一年夏天,商朝北部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派妇好起兵,结果妇好去了之后就打了大胜仗。从此以后,商武丁任命妇好为三军统帅。妇好手使一柄大钺,也就是大斧子。此钺重17斤,以青铜打造。妇好能使如此重量的兵器,由此看出军中猛将毫无虚名。凭着这柄大斧,妇好开始东征西讨,商朝周边二十多个小国都为其所灭,不断扩大商朝版图。妇好不但领兵作战勇猛,而且对政治也颇有见解,再加上武功高强,所以就连商武丁都敬她三分。
第二位:梁红玉
梁红玉,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起义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世忠的正妻。
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1135年)随夫出镇楚州,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第三位:杨妙真
杨妙真,金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号“四娘子”,善骑射,所创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手,为后世军事家所推崇。杨妙真领导的红袄军,组织严密,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心协力齐,奋不顾死”,屡败敌人。她和丈夫带领红袄军的精锐进入金人的统治区,开疆拓土,把金军打得无可奈何。但之后在与蒙古军激战中,义军不敌,其众四散,杨妙真北渡淮水,与养子李璟返回山东老家,居数年而死。
第四位:秦良玉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其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马千乘被害后,秦良玉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先后参加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抗击清军、败成都奢崇明之乱、数次大败张献忠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三年(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秦良玉奉诏入京勤王,崇祯帝为其作诗四首以赞之。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领大军长驱直入四川,秦良玉分兵守卫石砫境,张献忠到处招降四川土司,却不敢来石砫。
隆武二年(1646 年),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加封秦良玉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之后永历帝又加封其为太子太傅,任四川招讨使。永历二年(1648年)秋,一代名将秦良玉病逝,时年七十五岁。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链接👇】悠悠南风里
我20多岁,在陌生的城市努力着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