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面实力不逊于日本,为何大清在甲午战争中却一败涂地?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1895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这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痛。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清朝士兵是用大刀长矛和日本兵厮杀,其实,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大清并不比日本相差多少。
因为,当时日本明治维新也才20几年,而同时大清也进行了自救的洋务运动。
首先,从经济上说,关于中日两国在GDP上的对比,有资料认为中国是日本的5倍,也有其他说法,但我搜索到的资料里,最少也是日本2倍。
在财政收入上,清朝和日本均为8800多两白银,日本只比中国略高十几万两,两国相差无几。
在进出口上,大清是日本的两倍多。这反映,当时大清的经济体量还是远大于日本的。
在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工业生产上,在总的体量上,大清略逊一筹,但在军事单项上,确胜出日本不少。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单项。
在现代交通上,1895年,日本有铁路3000公里,大清只有500多公里。
在机器纺织上,首先说棉纺,大清四大纱厂有纱锭13万枚,而日本是38万枚。这一项日本超过大清。但是在丝织方面又倒过来了,在生丝产量上,日本是3000多吨,大清是5000多吨,大清又反超日本。
在钢铁产量上,1994年,张之洞在武汉建立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已经投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之一,而日本的第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八幡制铁在1901年才投产。
在煤的产量上,当时大清开平煤矿一年产煤就达到49万吨,而众所周知,日本缺煤。
在军工企业上,大清更是远超日本。
军事工业:甲午战前,日本有东京炮兵工厂、大阪炮兵工厂、横须贺海军工厂、筑地海军造兵厂等4 大骨干军工企业,1893 年,军工企业合计雇用职工10132人。
中国据零星资料,中国除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局四大骨干企业外,另外还有山东机器局等16个军工企业。仅福建船政局就有工人 26003人, 21个军工企业的雇佣人数当大大多于日本。
日本1893 连陆海军工厂的机器动力共 2205 马力,而大清的江南制造局一厂 1891 年便有 4521 马力。

我们再比较造船。1884 年至 1890 年横须贺厂造军舰七艘,其中除高雄号外都不到二千马力。同期福州船政局也造船七艘,其中除广甲、广庚外都在 2000 马力以上,当时福建船政局还可钢甲舰,日本则没有这样的技术。
我们再来看看军事方面。
就兵员和枪炮数量上来说,大清远远多于日本。
大清有兵员100多万,但是大多数是不堪一战的八旗兵和绿营兵,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新式陆军。
我们来看看清军的新式装备:清军大炮和机关炮总和1733门,日军大炮294门,炮械比5.9 : 1。清军洋枪装备23万支,12万参战部队枪械装备率85%。
我们来看看海军,中日两国海军都是倾两国财力武装的高科技兵种,清朝进口的外国战舰在吨位上名列亚洲海军第一。1887年,日本加速引进新锐战舰,至清日战争开战,前者性能优异的战舰吨位已经超越清朝,只能说两国各有优势。
但清朝的镇远和定远两舰是亚洲巨无霸,号称"遍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装备305mm后膛炮。当年两舰访问日本,曾引起日本的恐慌。舰上官兵上岸与当地居民发生了互殴事件,最后以双方相互赔偿了事。日本的民间甚至发起捐款来造船应对清朝的镇远舰。

但是,清朝为什么败了,而且败得那么惨?
首先,大清政治腐败,朝廷内部在“战”还是“和”上面始终没有形成统一意见。高层在决策上互相制肘。而日本的战略意图相当坚决,指挥统一。
日本作战目标明确:
1、引诱清军进入朝鲜,然后日本登陆朝鲜,牵制清朝军队。清朝派援军时,袭击运兵船,再和北洋水师决战。
2、如日本海军取胜,掌握了黄海制海权,日本陆军便由渤海湾登陆,实施直隶(河北)平原决战,一举消灭清朝主力。
3、如海上决战胜负未分,则以舰队控制朝鲜海峡,协助陆军主力占领整个朝鲜。
4、如日本舰队决战失败,清朝取得制海权,则以日本陆军主力实行本土防御,海军守卫本土沿海。
反观清军方面,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在没打之前,准备不足,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继则在海陆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
其次,在指挥系统,军制等方面,大清虽然有新式武器,却没有近代化的建军思想。军官素质底下,没有指挥近代化战争的经验,指挥系统凌乱,军队各自为战。
比如,北洋海军的提督丁汝昌,原来是太平天国的降将,没有受过新式海军教育。带兵进入朝鲜的陆军最高指挥官叶志超是伙夫出身,靠不断平定匪乱而升官,完全没有受过新式军事教育。带领的军队是太原镇总兵聂士成布,也属于临时抽调性质。
反观日本,专门为战争组建了第一,第二集团军,设立大本营统一指挥,相比之下,清军的战略战术还停留在封建社会平叛的水准。
其三、清军没有专门的情报系统,情报来源纯属于瞎猜测,导致几次决策失误,而日本蓄谋已久,做了充分的情报调研。
日军占领朝鲜之后进攻鸭绿江,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
日本辽东半岛登陆,清军也不趁日军立足未稳,歼敌于滩头,而是放任日军用十天时间不伤一兵一卒登陆,接着血洗了旅顺。
清朝判断失误,唯恐祖陵有失,集重兵于东北防守。而对于真正的战略重地,北洋海军所在的山东半岛仅部署官兵3万余人。结果日本在荣成龙须岛登陆,日军水陆配合,攻击刘公岛和港内北洋舰队。北洋海军向日军投降,提督丁汝昌等将领先后自杀。
其四、在战争爆发前几年,光绪帝大婚和慈禧太后修圆明园,挪用了不少海军军费,导致北洋海军军备,尤其是火炮和弹药上,没有及时更新,被日本迎头赶上。
历史就是这样,大清深层次的问题不解决,纵使国力或者军力超过日本,也注定会失败。
【链接👇】悠悠南风里
湖北知名自媒体人上官云开因这事被刑事拘留
我20多岁,在陌生的城市努力着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