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汉龙 | 梦里故乡郑公塔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有一个地方,你去了就会停下匆匆的脚步,不愿再走。你若走了,也会不断地回眸思念,甚至魂牵梦绕,还想再去。那个地方是我的故乡郑公塔。
它山水相依,又有一马平川,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有一座闻名全国的千年宝塔。那山叫舂山。虽不高险,却有两大奇观。
其一是漫山遍野的桃花:春天一到,十里桃林灿若燃烧的彤云,撑起一片浪漫的风景,多少红男绿女如蜂蝶一样徜徉其间,放飞梦想,尽情追逐心中的爱情。
其二是多到无数的鹅卵石,从舂山一直蔓延到太白湖的戈壁滩上。那石大则重若千钧,小则如弹丸。有白色、黑色、红色、黄色不一而足,更让人惊讶的是,有些鹅卵石上天生有图案,或长江黄河,或牧童横笛,或古木参天,或悠悠白云,栩栩如生,无不叫人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拍案叫绝。
多少年来,无数外地客人来了,除了带走太白湖的鱼外,便是提着一袋袋漂亮的鹅卵石满载而归。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托塔天王曾腾云驾雾地游到此处,发现山峦起伏,似有一股仙气孕藏在内,断定此地日后将会盛极一时,并把胸怀的宝塔撂了下去,说某年月若有妖孽祸害百姓时便可镇住。
那水叫太白湖。大诗人李太白当年亦慕名而来,夜宿江心寺,白天泛舟湖上,斗酒吟诗,广交朋友,留下许多佳话。李白遇难后,人们常常怀念他,便把此湖叫太白湖。横岗山的圣水流经仙人坝水库、戴文义及东河,大别山的清泉流经金竹水库团山河及塔河,最后,两支水系殊途同归地注入烟波浩渺的太白湖。
有一首歌唱得好:
洪湖水  浪打浪
太白湖的水清又靓
一网下去鱼儿泛起千重浪
漫山桃花开  满贩稻花香
太白湖真是个好地方
那里的人民幸福万年长

十几年前长江上几乎绝迹的江豚,在太白湖上总能发现她的芳影。二十多年前,“长江三绝”在太白湖里随处可见。
每年鱼汛季节,无数鱼儿交头接耳地汇聚在湖畔浅水处,湖边洗衣女的棒槌声声也赶不走它们,更有胆大的纵身一跃跳入桶里。农人们不用钓,不用网,只需用蔑筐一兜,尽是活蹦乱跳的鱼儿。
太白湖不仅鱼多味美,还散布着无数的野莲。夏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蔚为大观;秋天满畈稻谷飘香时,莲子也成熟了,无数采莲女如同鱼儿一样穿梭其间,那青春靓丽的身姿让湖面的风景变得顿时鲜活起来,那撩人的情歌更是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温柔的湖面上;冬天莲藕成熟,若用它炖一瓦罐肉汤,香气四溢,那更是人间的至味,不可辜负。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传说龙王的幺女儿就住在这一片水域,护佑着这一方太平。然而有一年大旱,颗粒无收的人们误将龙王的幺女儿斩杀而食了。龙王一怒之下掀起巨浪,滔天的洪水霎时淹没了古镇。幸而托塔天王的宝塔法力无边,让大水止于舂山脚下,于是幸存者在舂山边又生聚繁衍起来,让古镇得以延续。
关于宝塔,民间还有另一传说。晋朝时期,这儿出了一位姓郑的朝廷命官,笃信佛教的郑公晚年告老还乡,花巨资建造了这座宝塔。
此塔有三大奇处。其一仿佛一座望夫崖,深情款款地倾斜于太白湖畔,谓之东方比萨斜塔,却始终如一千年不倒;其二是塔顶有三颗粘连的古铜球,重达万斤,谓之镇塔之宝,价值连城;其三是塔顶上有两棵红椒树,历经严寒酷暑和干旱却年年花开,岁岁繁茂。

大唐时期,盛世中华。郑公塔镇因为扼守黄广两地交通咽喉,毗邻美丽富饶的太白湖,加上有沃野平畴,人烟稠密,一时商贾云集,春风十里繁华,成为鄂豫皖一带闻名的古集镇。
明朝宣德年间,郑公塔重修扩建,迎来了鼎盛时期,寺庙林立达几百间,出家和尚加上附近禅居庵的尼姑共有2000多人,其香火之盛红遍周边数省。60年代,郑公塔老街仍然古色古香,热闹非凡。
一条麻石条铺成的街道从塔河边一直延伸到黄梅李维翰塆,街两边林立着无数木质的小阁楼,店铺林立。那斑驳古老的麻石条经年历月地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人世的温情。
夏秋之夜,石缝草丛里的蟋蟀和油蛉们彼此歌唱,人们坐卧在竹床上家长里短地叙说过往的故事,静享岁月的美好。而白天的塔街则喧闹得红尘万丈:舂山的晨钟暮鼓,古塔书院的郎朗书声,数家铁匠铺乒乒乓乓的铿锵之声,到处穿梭忙碌的贩夫走卒的吆喝声,精武馆震天的吼叫声,酒家猜拳划酒令的叫嚣声……不绝于耳,汇集成一股浓浓的人间烟火味,再现一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塔街东南是逶迤而来的天然护城河。河上有三座桥。上岳桥是一座双孔拱立的古老石桥,桥下有观水平台,可以取水,观鱼或者乘凉休息。下岳桥是一条用麻石条铺成的狭小天桥,两边护栏亦是麻石条,雕龙画凤,古朴苍劲。桥下有长长的洗衣阶。
清晨的下岳桥边热闹不减塔街,无数棒槌的敲打声此起彼伏,女人们细说故事的欢声笑语交织着树上各种鸟雀的啁啾声,汇成一曲别样的交响乐,荡漾在小桥流水的上空而恋恋不舍。农业学大寨时,勤劳的故乡人民又穿越舂山,在古塔旁修筑了一座巨孔附加小孔的水泥桥,直达太白湖。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上岳桥到下岳桥之间是一条铺满鹅卵石的河堤路,杨柳依依,桃花灼灼,这是一条淡情说笑的浪漫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多少纯男淑女借着朦胧夜色的掩护相约而来,缠绵悱恻,共度良宵美景。那杨柳岸及古桥傍不知留下了多少人甜蜜的初吻和遗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的人们既有武术之乡武穴人的豪爽侠义,又有天下佛国黄梅人的多情善良,无论你从哪里来,主人都会深情地款待你,哪怕忙碌了一天也无怨无悔。那满满一桌的饭菜瞬间便会俘获你的味蕾:山药豆泡胖头鱼,野藕粉蒸肉,瘦肉苕粉糊,卷煎,芦花母鸡汤……一盘接一盘,盘盘是佳肴,不断挑逗你的底线,让你不可救药地沦陷。
你不喝酒,主人不动箸;你若品一口,主人便会尽兴地与你一醉方休也在所不惜。临别时,女主人还会端上一杯用干芫荽菊花白糖酿制的元宵茶,让你走时唇齿留香而回味无穷。
这就是我的故乡,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还有满贩稻花飘香。这就是我的故乡,背靠舂山,面朝太白湖,春暖花开。
这是我梦魂萦绕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心中亦永存念想。
作者简介
彭汉龙,家住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花桥镇郑公塔社区。
【链接👇】悠悠南风里
湖北知名自媒体人上官云开因这事被刑事拘留
我20多岁,在陌生的城市努力着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