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处理突发事件的高手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周恩来一生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遇到过无数意外事件,每当这时,他总能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科学分析、机动处理。正如一名外国评论家所评价的:“这位光辉的领导人、战士、组织家和谈判能手——他有不可思议的远见卓识和适应急剧变化的局势的天赋才能。”

“皖南事变”时针锋相对斗争
1941年1月17日,蒋介石诬蔑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消其番号,并声称将叶挺交由军事法庭审判的“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采取了“政治攻势,军事守势”的方针。为了打退国民党发动的这次反共高潮,周恩来站在斗争的最前沿。
1月17日晚,周恩来立即在曾家岩通过电话痛斥:“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19日,南方局军事组起草的《新四军皖南部队惨遭围歼真相》的材料经周恩来审定在重庆秘密散发。他与董必武、邓颖超等向中央建议,用新四军各支队名义发出通电,拒绝国民党的“一·一七”通令,要求恢复新四军、释放叶挺和被捕官兵,惩办肇事者;由八路军将领发表通电,表示坚持抗战,声援新四军。这些建议被中央采纳。
在国际上,周恩来与在重庆的苏美英等国大使、外交人员和新闻记者广泛接触,通过他们敦促政府促使国民党改变反共政策。他还电告此时已回到美国的斯特朗,请她把国民党制造摩擦的有关材料予以发表,使“皖南事变”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双十协定》
周恩来还在集会上演讲,公布事实真相,拜访民主人士,采取各种办法,争取社会的同情。特别是他利用《新华日报》这个阵地发表文章,告诉世人“皖南事变”的真相。
1月17日反动命令下达时,国共关系到了破裂边缘。国内国外将如何反应,尚难预料,周恩来却毅然决然留下来,冒全体牺牲的危险,去争取好转的最后可能。终于在各方配合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退了蒋的进攻,使其被迫处于防御地位。在革命两面政策中又添了两手准备(在作最坏准备时,不放弃争取好的可能)这样一条经验,这应说是周恩来大勇大智的结晶。毛泽东把这条写入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中。
斗智斗勇谈判斡旋
对于马歇尔,蒋介石表示热情态度,试探美国新的对华政策;周恩来也加紧与马歇尔接触,希望他了解中共,争取他的支持。1945年12月22日,周恩来到机场迎接马歇尔的到来,23日登门拜访时,他对马歇尔说:“中共要求的民主和美国式的民主颇为相似,美国有许多地方可供我们学习。”
周恩来娴熟地运用让马歇尔感到亲切的语言体系,努力填平双方意识形态的鸿沟。在随后的接触中,马歇尔发现,周恩来的谈判艺术与共产主义毫不相干,根本不涉及共产党人爱谈的资本、土地和财产等问题。尽管美国的立场必然是防止中国“赤化”,但蒋介石的一党独裁也是美国不能接受的。马歇尔和蒋介石谈判遇到困难时,甚至会诚意询问周恩来,如何才能说服蒋介石做出一些让步。中共一度认为马歇尔的调处是比较公正的,马歇尔也自认为取得了中共的信任。
从1945年12月27日开始,经过十几天反复磋商,至1946年1月10日,在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之前,周恩来和国民党代表张群签订停战协定,规定所有中国境内军事调动一律停止,但东北除外。

▲1945年,周恩来等人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赴重庆谈判
1946年1月27日,周恩来返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30日返回重庆赶着参加31日的政协闭幕会。31日一早,他向马歇尔通报从延安带回的消息:毛主席特别向你致意:感谢你的帮助,并让我带来一个口信,中共愿意在公正的基础上与美国合作。1946年2月28日,周恩来和张治中、马歇尔开始视察华北华中各地停战和整军情况。3月4日,三人小组飞抵延安。
3月11日马歇尔返美述职,毛泽东、周恩来希望他解决了东北问题再走,马歇尔执意不肯。马歇尔刚走,国民党进占沈阳,东北战事迅速升温。马歇尔的代表吉伦要求中共让步,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美国代表激烈争吵,致电中共中央:“我们必须在东北大打”,“非打不足以杀其锋”。
4月下旬,马歇尔述职归来,中共已经在东北取得优势。周恩来与马歇尔进行了一次长谈。马歇尔来华以来,往往是他长篇大论,周恩来认真倾听,而这一次,周恩来强势反攻,指责国民党破坏停战协议。周恩来的翻译章文晋回忆,全程三四个小时,几乎全由周恩来一个人发言,马歇尔无言以对。他对民盟罗隆基说,周恩来是他“从未遇到过的外交对手。
亲赴事件现场
当天上午8点,中央当时负责分管公安工作的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召集北平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同志开会。周恩来也来到东城区弓弦胡同的中央社会部,听取北平市公安管理工作和社会治安情况汇报。
会议期间,贺生高向大家汇报了当天凌晨“电车厂重大火灾”的情况。周恩来一听马上询问详情,参加汇报会的北京市公安局局长谭政文因事先没接到报告,一点情况都答不上来,只好问三处第一副处长武创辰。岂料武创辰也是一无所知。这一来,周恩来很生气,说:“这个会先不开了。这样大的事情,谁都不知道!现在就到现场看看去。”

▲谭政文
谭政文陪同周恩来乘车前往位于崇文门外手帕胡同的北平市公安局外三分局,正碰上分局长慕丰韵在办公室,周恩来不等坐下,就问慕丰韵事故经过和现场情况。慕丰韵对答如流,周恩来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接着又问:“你什么时间到的现场?”
慕丰韵马上回答说:“我刚从现场回来。”周恩来又问:“你是夜里去的吗?”慕丰韵回答:“没有,我是今天早上去的。”周恩来有些气愤地说:“又是一个官僚主义,你应该夜里就去现场!”
从现场回来后,周恩来心情非常沉重:“损失啊!这是人民的损失,也是新政府的损失啊!”
下午会议临结束时,周恩来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批评了市公安局领导同志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他说:“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领导不到现场,甚至都不知道。”对此,周恩来专门作了指示:“北平发生重大事故,公安局长、处长要去现场调查情况、处理问题。”
【链接👇】悠悠南风里
一桩轰动广济的S人巨案
我20多岁,在陌生的城市努力着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