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湖北抢车!”21万汽车补贴9万,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远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资讯,深度聚焦办公生活。
燃油车就这么不香了吗?只能靠降价求生?
近日,湖北省的汽车4S店火了,被网友调侃买车像抢菜市场。
湖北的这场购车热潮,由当地购车补贴政策所“导演”,部分车型优惠幅度超过9万元,不少外地消费者甚至直呼,“到湖北抢车”。
东风汽车大降价,宣告汽车行业进入内卷元年!

01
东风汽车大降价
近日,湖北政企大补贴,东风汽车集团旗下多个汽车品牌突然集体官宣降价,最受关注的雪铁龙C6,21万补贴9万只要12万就能开回家。
其他品牌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风神、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多个合资和自主品牌,部分车型降幅高达9.8万元。

如此优惠力度,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消费者前去购车,有网友直呼“坐高铁去湖北抢车!”“错过这次,可能要等十年!”


此次补贴降价让不温不火的法系车刷了一把存在感。
要知道,雪铁龙C6这台车官方售价是21.68-27.59万,现在直降9万,也就是说12万左右就能买下一台二十多万的车,因此有很多网友称现在全中国都去湖北抢车了。
不少购车者感慨称,“12万买一辆雪铁龙C6可真香!”“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不合适的价格。”
“20万的法系车有很多毛病,什么油耗高不保值烧机油啥的,但是(能买到)12万的C6,这些都是我的问题,和车无关。”

据说湖北的每家雪铁龙4s电话都被打爆了,销售们卖车跟卖菜一样,十分钟就下定签合同,现车被抢购一空,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了。
“C6这次能卖到没车真是没想到。”湖北一家东风雪铁龙4S店的销售人员也惊呆了。
这一波由地方与车企一起策划的降价,犹如一条“鲶鱼”般,迅速撬动其他地区和企业跟进,“大降价”呈现蔓延趋势。
一场从新能源汽车开启,席卷燃油车的“降价潮”正在迅速袭来。
02
多地发布政策礼包
从年初特斯拉启动大幅降价,到湖北推出限时特惠,车市的“降价潮”愈演愈烈。
降价范围也从新能源汽车领域卷入燃油车领域,争抢消费者的一场“厮杀”,非常激烈。
从政府层面,湖北省联合多家车企推出政企购车补贴,凡在湖北购买“东风系”车型,单车补贴金额最高达到9万元。
这一消息迅速传播,湖北市场的购车热情立即被点燃。
如今,这股促消费热潮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黑龙江、山西、云南、海南和贵州等数十个省市跟进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汽车消费。
河南将购车补贴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底,对在省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天津发放汽车消费补贴6000万元,山东发放2亿元汽车消费券,等等。

各个车企也开始降价,摆好“擂台”抢夺消费者。
中国一汽推出“旗惠吉林——亿元限时惠民补贴”活动,补贴总额达1.5亿元,单车补贴金额最高可达37000元。
各地经销商也在不断跟进,济宁东风标致车型可享政府补贴30000元,企业补贴高达75000元,上汽通用别克宣布截至3月31日,旗下多种车型均享有补贴资格,湖北消费者可享政企补贴最高7万。
广州不少品牌经销店同样也在“抢”消费者。
广汽本田皓影、雅阁优惠2万-3万元,一汽-大众推出任意品牌置换揽巡、揽境,可享受16000元置换支持,广汽丰田汉兰达落地30.88万元,预售期间再享5000元购车礼。
上汽奥迪A7L最高优惠有3.8万元,奔驰部分车型降价高达12万元,一汽奥迪A6L降价9万元,等等。
03
销量低迷是导火索?
为什么今年汽车市场会出现大规模的降价?
究其原因:
1、其实是响应今年扩大内需的要求
今年是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的第一年,各地政策都卯足了劲。
消费三大件:
房子、车子和手机。
拉动房子,难度有点大;拉动手机,没啥作用,毕竟手机的体量还是比较小,对内需的促进作用不是很大。
汽车作为国民支柱产业之一,对提振内需消费、稳定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目前看来,拉动内需的效果还是杠杠的。
2、燃油车的库存压力大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9.0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1-2月累计零售267.9万辆,同比下降19.8%。

调查还显示,80.2% 经销商认为2月销量未达预期,库存压力较大,资金流转情况较差,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多家车企降价销售,经销商经营状况下滑。这也是汽车降价的重要因素。
3、新能源汽车掀起的“降价潮”内卷
随着新能源“国补”正式截止,从年初特斯拉官宣降价后,问界、小鹏等新能源车企展开“价格战”,先进技术上车,价格大幅优惠,对燃油车造成巨大压力。
2022年,比亚迪销量超180万辆,正式超过燃油车“老大哥”一汽-大众,为燃油车市场敲响一记警钟,如何加速奔跑,是燃油车开始降价的内生动力。
04
一个时代在远去
一个时代正来临
有人说,这是因为东风虽然降价大促,但政府补贴也占了相当部分,所以整体上清库存盘活资产的正向效益远大于被要死不活的销售局面拖死要强得多。这笔账是很划得来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家商场突然亏本清仓大甩卖,很多时候大家知道意味着什么。
短期内“以价换量”的确会带来销量增长,但长期呢?
打价格战从来都是一个一刀砍向自己,一刀砍向对手的肉搏内卷,并且谁也不能躲避,就看谁的血更耐放。
而这次,日法系车如此大力度清库存,是要卷起来呢?还是要卷铺盖呢?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但从这次东风汽车的大降价中,我们看到了燃油车的垂死挣扎,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远去。
看看新能源车的销量数据。
以国内为例,新能源汽车的月销量渗透率已经超过30%,每卖出10辆车,就有3辆是新能源,而这个数据,在一年之前还不足20%。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和同级别的燃油车相比,售价要高出不少,为此国家真金白银地为电动车购买者补贴了十多年,今年国补取消还曾经影响过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预期。
但以抢市场为首要目标的新能源车,在打价格战方面,从来没怕过。
特斯拉开年就掀起降价大促销,随后不少新能源汽车,包括问界、小鹏、吉利、比亚迪,都紧跟其后,剩下的新能源车企,虽然不直接官宣降价,实际上也在变换着花样降价。
一旦价格差距消失,燃油车基本就没了最后一道防线。
汽车市场整体上看并非一个增量市场,多卖一辆电动车,就会少卖一辆燃油车,它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而汽车工业最讲究的是规模效益,如果燃油车的销量下滑达到了某个临界值,那么就不再具有规模效益,甚至陷入生产一辆亏一辆的局面。
可见,燃油车的式微是必然结局,在这个大趋势面前,谁也敌不过。
内卷背后,更是新能源时代的席卷!
面对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的大趋势,是顺之还是逆之?全在企业的一念之间。
但我想有一个群体是始终受益,那就是消费者。站在打工人的角度,让降价肉搏战,来得再猛烈一点吧。
素材参阅:南方+客户端、每日经济新闻、格隆(ID:guru-lama)
-END-
往期推荐
一句“86年以上的可以走了”,戳破了多少人的痛处?
“精神离职”火了
刘强东一句狠话,砸出“百亿补贴”
年薪30万女生裸辞卖盒饭上热搜!
更多延伸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环球办公
记得加星标哦~
商务合作丨办公咨询
干货学习丨加入群聊
@鸟哥助手


高性价比酱酒,点击图片↑长按直购
期待你的
分享
在看
点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