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大裁员,首轮7000人!规模更大裁员还在后面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资讯,深度聚焦办公生活。
迪士尼7000人大裁员真来了!
根据CEO鲍勃·艾格 (Bob Iger) 发送的一份备忘录,该公司于本周开始裁员。
这是夏季开始前的三轮裁员中的第一轮,总裁员人数约为7000人。
本周只是开始,下个月还有更大一轮……


图片来自wsj
01
裁员7000人只是开始
2023年,看起来是春光大好的复苏时节,娱乐巨头迪士尼却开启了一轮7000人的大规模裁员。
当地时间3月27日,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表示,该公司将于本周开始裁员,即正式执行其在2月宣布的裁员7000人计划。
此次裁员的7000人约占该公司全球员工总数的3%,将给迪士尼节约55亿美元的成本。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迪士尼共拥有约22万名员工,其中约16.6万名在美国就业。
按照计划,第一批员工将在未来几天内收到裁员通知。
本周只是开始,下个月还有更大一轮。
“第二轮更大规模的通知将在4月份进行,裁员数千人,我们预计在夏季开始前开始最后一轮通知。”
迪士尼裁员已经不是首次了。上一次大规模裁员还是在疫情初期,裁员规模高达3.2万人,另有数万员工被“停薪留岗”。
当时,全球各地的迪士尼乐园都因为疫情管控而无人光顾,主题乐园部门的员工成为被裁员的重灾区。
而此次裁员范围非常广泛,波及迪士尼公司所有业务部门。
除裁员和削减成本计划,迪士尼公布财报时还宣布,将业务重组为三个部门,包括其主要电视和电影业务的娱乐部门、ESPN体育网络,以及包括游轮和消费品在内的主题公园及产品部门。
“全球最赚钱”的主题娱乐公司,也开始一而再再而三的大裁员,不禁让人疑惑:迪士尼发生了什么?
02
乐园火了,流媒体垮了
事实上,本次裁员,迪士尼主题乐园部门纯属“躺枪”。
今年第一季度,迪士尼全球公园和体验部门同比增长21%至87亿美元,是迪士尼旗下最赚钱的业务。
其中国际主题乐园方面受到巴黎迪士尼乐园需求增长和东京迪士尼度假区特许权使用费上涨的提振,至关重要的美国国内主题公园业务的营业利润率更是高达35%。
从中国市场亦可管中窥豹。
今年春节长假,上海迪士尼人气爆棚,有游客实测最热门的飞越地平线项目,等候时间长达4小时;七个小矮人矿山车项目,需排队2小时以上。

乐园火爆,但迪士尼两条腿走路的流媒体业务近期遇到了瓶颈,成为进入2023年后大裁员的核心原因。
2017年8月,迪士尼决定不再和奈飞续签每年3亿美元的版权费用合同。
筹建自家流媒体平台后,迪士尼旗下影视剧逐步从奈飞下线,同时也不再为奈飞提供广告服务,放弃了每年超千万美元的广告费。
纵然,迪士尼建流媒体,是大势所趋也是被逼无奈。
尤其疫情期间让迪士尼苦不堪言,线下业务的萎缩倒逼迪士尼的战略向流媒体倾斜。
但是,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2年,迪士尼内容总投入高达1144亿美元,而在此期间,迪士尼总营收是3446亿美元。
迪士尼在流媒体上投入的金额占这些年总营收的33.2%,也就是说,迪士尼拿出了三分之一的营收去贡献给流媒体业务。
迪士尼的付出也不是没有水花。
在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中,迪士尼共拥有2.211亿流媒体订阅用户数,已经超过了奈飞的2.207亿流媒体订阅用户。
但不久后就撞上了增长天花板。
在2022年第四季度,Disney+的总订阅用户为1.618亿,订阅用户减少240万,首次出现了环比下降。这与其提出的2024财年流媒体服务付费用户总数达到3亿-3.5亿的目标相去甚远。
流媒体业绩的亏损让迪士尼不得不选择“节衣缩食”,开始缩减内容支出、开放内容销售渠道。
流媒体不景气,也导致2020年迪士尼迎来了40年间的首次亏损。
裁员,自然成了缩减开支的第一把利剑。
03
全球巨头为什么都在裁员?
今年以来,受多重宏观因素影响,全球知名企业裁员消息不断。
3月28日消息,“脸书”母公司Meta计划减少部分员工奖金,并重启每年两次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接下来还将启动第二轮裁员计划,再裁1万人,居裁员榜首。
3月14日,微软推进今年1月宣布的裁员1万人计划,并解雇了人工智能部门的整个道德和社会团队。
仅在本月内,包括微软旗下代码托管平台GitHub、全球咨询巨头麦肯锡、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等机构纷纷宣布裁员。
再往前看——
2月7日,视频会议软件开发商Zoom宣布,计划裁减15%的员工,约1300人。
2月6日,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 Inc)宣布裁员约6650人,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5%。
2月3日,谷歌加州总部和纽约的部分员工举行了抗议活动,呼吁人们关注分包工人的劳动条件,并声援数千名最近被裁员的同事。北京时间1月20日,谷歌公司宣布裁员大约1.2万人,约占全球员工总量的6%。
……
裁员现象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它背后隐藏的原因更加复杂。
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美联储加息、全球通胀蔓延等,这些都会是导致企业收益疲软的因素。
当企业面临着销售不畅、利润下滑等情况时,往往会采取裁员来降低成本、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这些科技巨头的行动已经证明,现在宏观经济恶化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如果再不开源节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估计就顶不住了。
对于巨头来说,正如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Andy Jassy在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写的:“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对公司长期而言,这是最好的决定。”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得做好随时失业的准备,未雨绸缪,深耕自己才是硬道理!
-END-
往期推荐
挤爆寺庙的年轻人,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
“孔乙己长衫”的背后,藏着多少年轻人的心酸
最不为人知的中国首富:钟睒睒
央视男面试官提问杨澜,她的回答,惊艳全场…
更多延伸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环球办公
记得加星标哦~
商务合作丨办公咨询
干货学习丨加入群聊
@鸟哥助手


高性价比酱酒,点击图片↑长按直购
期待你的
分享
在看
点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