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资讯,深度聚焦办公生活。
人口形势,开始逆转了。
近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广东40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这一数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广东首现负增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图源:深圳发布
01
3月31日,广东省统计局披露了《2022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披露的人口数据显示:
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56.80万人。
在已公布的28个省份中,广东以12656.8万人继续坐稳“人口第一大省”宝座。
但就常住人口变量来看,其一年减少27.2万人,排名倒数第三,情况仅好于辽宁(-32.4万人)和河北(-28万人)。
进一步拉长时间线可以看到,过去40年间(1982年至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年增长量仅有7次低于100万人,而其中前5次均维持在80万人以上,2021年这一增量大幅减少,降至60万人,2022年则首次转入负增长区间。
没看错,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往昔中国人口最具竞争力的大省广东,人口出现了历史性转折,负增长了。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已有11个省份的常住人口为净流出状态,包括新疆、北京、山东、天津、河南、上海、湖南、黑龙江、广东、河北和辽宁。
这里面,广东的“加入”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一个可供对比的情况是,过去三年,沿海4个经济大省中,浙江、江苏、山东常住人口增长分别达到186.9万人、69.38万人、44.49万人,增量下滑,但仍保持着正增长。
而广东为负增长,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不算很大,但从广东一向高增长的态势来看,这是一个值得引起警惕的信号。
为何经济第一的广东,反倒率先负增长了呢?
02
长期以来,广东在人口问题上,一直都是“无忧”状态。
一方面,广东人特别能“生”,人口出生率一直在各省中居前。2021年出生118万人,2022年出生人口减少了13万,但仍达到105万人,为全国唯一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
另一方面,广东因为先发优势和产业吸引力,长期吸引四川、湖北、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的流动劳动力常住。
对于广东省这次人口负增长的情况,更多的分析认为,去年疫情严重影响之下引发的人口回流是主要因素。
去年疫情之下,广东省是遭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深圳、广州去年疫情不断,去年一季度深圳曾按下了一周暂停键,之后虽然恢复了正常生活生产秩序,但影响从未间断。
去年四季度,广州更是成为了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当时引发了海珠区很多城中村人撤离广州。
根据七普数据,广东人口来源地前五省份中,湖北、广西和四川去年常住人口分别增长14万人、10万人和2万人,且增长分别达25.7万人、2.8万人和24.2万人。
一边在快速下滑,一边却是逆势增长,背后的问题更值得审视。
一定程度上来看,全国正拉开新一轮产业转移和城市“洗牌”。
一方面,内陆省份中心城市呈崛起之势,出现了成都、重庆、武汉、长沙等新兴增长极,不断推动人口由跨省流动转向省内流动。
另一方面,疫情之下,广东原来吸纳大量劳动力人口的传统制造业加速走向智能化、推进“机器换人”,服务业更快触网、改变原有专业市场的发展模式,传统就业岗位大量收缩。
对数量众多的务工人员来说,回流——既顺应了产业转移的路径,又解决了留守老人、儿童等问题。
人口回流,是某一个时段的特殊事件发生导致的,就像上一次金融危机前后,就引发过一次很多农民工回流。
人口流动数据,间接反映了劳动力市场需求、服务业用工需求,也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不过,如今疫情已经进入了低流行阶段,国内的防疫也已经放开,进入2023年,人口又在疯狂涌入珠三角。
据媒体报道,自2月8日开始,一个多月内,广州蝉联全国流入人口第一城,每天迁入人口数量基本占全国迁入人口总量的8%左右。
另据百度实时迁徙地图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全国人口热门迁入10座城市分别是广州、北京、深圳、上海、成都、东莞、佛山、杭州、西安、苏州。
这些人从哪里来?以广州为例,从省份流动数据来看,广西、湖北等跻身其人口来源地前五名。而更多的人则来自于广东省内,占广州迁入人口总量近八成。
由此来看,在去年影响之下的回流人口,又在大举进入珠三角和长三角。
毕竟,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中国产业布局最丰富的两个城市群。还有哪里能提供这么多的就业?
03
人口走势,既受短期偶然因素影响,又与长期产业发展的趋势相关。
站在“广东省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的节点,如何有效应对人口流失的问题,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人口负增长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
其次,随着全国人口见顶转向,中心城市人口增量降速换挡,楼市和城市也将迎来大变局。
第一,越来越多的普通三四线城市人口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消失乃至城市消失。首当其冲的便是东北、西部和中部一些穷困地带。
中国方面,2010年-2020年,全国共有1507个收缩的区县,占比超过一半 ,总面积为44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中国近46%的国土。
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让中国原有的近380万个自然村,现在只剩下了两百多万个,消失了近百万。
在人口见顶之下,未来也会有一批城市面临裁撤、消失的可能性。
人口转向与供应整体过剩的大背景,大部分人口流失、没啥产业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会继续调整,逐渐鹤岗化。
第二,中心城市的人口红利,也逐渐告罄。
随着总人口见顶转向,人口出生率不断下滑,中心城市即便还有些许人口增量,也不再明显。
在这种背景下,购房需求会逐渐见顶,中心城市的楼市会逐渐进入存量时代。
而供应超大的一批中心城市,如果产业不够强劲,可能会面临持续调整的结局。
最后,人口版图的变化,背后也是经济格局的变迁。“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可以预见,地区间“抢人”大战还将更加激烈。
素材参阅:财经白话、每日经济新闻、深圳发布等
-END-
往期推荐
挤爆寺庙的年轻人,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
“孔乙己长衫”的背后,藏着多少年轻人的心酸
最不为人知的中国首富:钟睒睒
央视男面试官提问杨澜,她的回答,惊艳全场…
更多延伸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环球办公
记得加星标哦~
商务合作丨办公咨询
干货学习丨加入群聊
@鸟哥助手
高性价比酱酒,点击图片↑长按直购
期待你的
分享
在看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