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资讯,深度聚焦办公生活。
打工人慕了!
4月11日晚,东方甄选出了一个公告,向154名高管和员工授出3045.9万奖励股。这股“豪气”引来围观——
按当天收盘价29港元计算,本次股份奖励总价值约8.8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75亿元)。
此次,俞敏洪获得价值4350万港元奖励之外,151名东方甄选员工人均可获得市值487万港元(约合人民币427万元)的股票。
全网打工人直呼羡慕:
“真的是一夜暴富啊!我的天奖励那么多”
“被奖励的人一定非常地幸福,我也好想要”
“开始羡慕”
“我也想去这样的公司上班”
不得不说,俞敏洪,是懂激励的!
01
公告显示,股权奖励对象包括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东方甄选CEO孙东旭、CFO尹强及151名员工,获得股权奖励数分别为150万股、300万股、60万股、2535.9万股。
按4月11日收盘价计算,俞敏洪、孙东旭、尹强三位高管获得的股权奖励价值分别为4350万港元、8700万港元、1740万港元。其余151名东方甄选员工,合计2535.9万股股份激励价值约7.4亿港元。
这也就意味着,每位员工平均可将价值487万港元股票收入囊中。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甄选最新员工数为1670人,此次获得股份奖励的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近10%。
此次,东方甄选直接授出股份奖励,归属时每股股份发行价为零。参与者等于直接领到了东方甄选派发的股份“红包”。
不过,这一奖励分三年归属,同时,奖励措施还设置了门槛。东方甄选表示,各承授人需要在归属日期前一年达成表现评估特定标准。
东方甄选并未披露董宇辉等核心主播是否囊括其中。
此前,顶着带货光环的董宇辉曾在直播中回应薪资问题,“收入坦诚来讲已经很好了,而且在一个集团内已经是高管级别待遇。包括大家担心的有没有按照承诺给董宇辉发一股,发了而且还挺多的,具体我不能说”。
东方甄选这一波“红包”或许只是个开始。按照此前披露的2023年计划,东方甄选可发行股份的最高数目约1.01亿股,本次授出的股权仅占30%。
根据计划,东方甄选股权激励对象包括公司员工、董事、高管、关联实体以及服务提供商参与者。
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鼓励合资格参与者为公司的长期增长、表现及利润作出努力并提升公司及其股份的价值。
激励计划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这么大手笔,在意料之外。
更让人意外的是,东方甄选没有采用“购股权”方式进行激励,而是直接授出股份奖励。这意味着,参与者等于直接领到了东方甄选派发的400多万“大红包”。
这件事,又给其他公司做了一个“学习范本”。
公司不仅要会赚钱,更要会分钱。
在中国,10个老板有9个敢分钱,但只有1个会分钱,会分钱,是一种本事!
02
股权激励是一门“聚财”的艺术,财“散”是为了更好地“聚”。
为什么说俞敏洪是懂激励的?因为在“分钱”这门艺术中的修为,他称得上是大师级的,妥妥地拿捏了“上下同欲”和“行业共荣”的核心。
对内,成功地鼓励了员工,留住核心人才。
股权奖励,让大家从打工者变成企业主人翁,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积极参与企业决策、承担风险并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
对外,与相关合作方利益捆绑,为公司持续贡献价值。
无论企业有多么强大,自身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调动各方的力量为己所用。
而快速调动社会资源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对企业上下游、投资人及其他资源方的激励。
这样内外兼顾的操作,聚拢人心外,还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真可谓皆大欢喜。
然而,很多创业者朋友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格局我倒是有,但就是创业项目刚起步,也没老俞那个实力去激励呀?怎么搞?”
不同阶段的公司面临不同的问题,而不同的激励对象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不能将激励计划泛泛而谈。
但底层逻辑都相通,要清楚明确你的激励对象是谁?尊重他们,并聆听他的声音。
华为任正非分钱的道理也很朴素,他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理论基础。
我们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让雷锋、焦裕禄吃亏,不让焦裕禄累出肝病,不让雷锋穿破袜子;二是集体奋斗。”
他的艺术就是尊重人性,甚至可以利用人性,员工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让他开心让他爽,让他愿意留下来,继续奋斗。
说到“分钱”,于东来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有句名言:不会分钱、就会亏钱!
前不久,于东来设置的「委屈奖」也火遍全网。
单单一个委屈奖,就拿出了5000-8000元的额度,难怪引来全网“眼红”:他的委屈费都比我工资都高!
相应的,于东来就特别舍得分钱,也很会分钱。
1999年时,胖东来销售业绩突出,年底结算赚了大概1700万,于东来直接拿出其中的1000万给员工们分了。
之后,于东来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分钱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直到现在,他能将每年超过80%的利润拿出来分给员工,这导致胖东来这个超市,从普通营业员到企业高层领导,所得工资都远超当地平均水平。
所以,胖东来的服务为什么好呢?关键还是在“人性”上下足了功夫。
分得真诚,分得到位,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03
很多老板会吐槽说,给员工发了这么多钱,为什么感觉这些钱没有花在刀刃上。
造成困惑的问题就在于,在花钱的过程当中缺少了技术性的手段。
同样是花钱,有技巧的花钱和没技巧的花钱,到最后实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就像从“朝三暮四”变为“朝四暮三”,数量没变,获得感却大大增强。
当然,这里面一般要注意的事情就是,要真正通过你的薪酬资源建立起一种内部的动力机制。
这个动力机制来自于什么呢?动力机制一定来自于落差、水位差或者势能差。
在企业里面人和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岗位稀缺程度和重要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努力工作的意愿也是不一样的,这就产生了能力的水位差、岗位价值的水位差、工作态度的水位差。
所以,在设计不同阶段和不同对象的激励方案时,要了解激励对象现阶段最看重的是什么。
比如,在创业初期引入的合伙人,看中的是身份认同感,如果这点得不到满足,这会很容易导致他离开。
在公司成长期,你的核心骨干如果不能让他分享公司未来的一部分收益,很可能会导致他劳动价值感和成就感的落差,让竞争对手有机会挖墙角。
另外,同样是对于价值感的需求,也存在巨大的差别。
对于连锁店的店长,帮公司开店赚钱的增量收入有没有,是否能给我一个分红权,但对于高管除了分红权外,中长期还是希望能溢价套现离场的。
而创始团队,会在公司待的时间最久,他们在意的多半是能不能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股权增值,最终实现财富自由。
进行深度利益绑定后,大家的目光会更趋同一致,只有公司盈利,才能皆大欢喜。
其实越厉害的老板越意识到员工的重要性,越牛逼的老板越能意识到想要赚大钱,就要先学会分钱。
那具体要怎么分,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分钱的根本是了解人性,是掌握人性背后的本质和需求,这就是分钱的艺术。
赚钱不易,分钱更难。从某个角度来讲,分钱能力比赚钱能力还要重要。
激励员工,对他们好,你成就他们,他们也会成就你,你帮他们成功,他们也会反过来帮你成功。
-END-
往期推荐
广东“妈妈岗”火了!网友:建议推广到全国
薪资大降!这类公司面临大洗牌
TikTok 周受资:高级人才的 5 个基本素质
央视男面试官提问杨澜,她的回答,惊艳全场…
更多延伸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环球办公
记得加星标哦~
商务合作丨办公咨询
干货学习丨加入群聊
@鸟哥助手
年轻人也爱的酱香酒,点击图片↑长按直购
期待你的
分享
在看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