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我们只能靠一种办法赚钱了(深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最新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故事,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很多人发现钱比以前难赚了,今年更是如此。实际上,是赚钱的逻辑方式发生了变化。
01
人人都说,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如果守着旧观念不放,肯定会错过这次赚钱的机会,但今年好像有些不一样。
今年上半年,整个投资市场节奏明显放缓,一季度的投资金额同比减少近一半。清科研究中心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2155起投资,同比下降27.5%;披露投资金额为1968.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1%。
相比去年的在线教育、社区团购等大型赛道,今年这半年,虽然碳中和、元宇宙有一定的热度,但不足以令普通人兴奋。
2022上半年,避险情绪浓重,风口,似乎停了!
但是反观过往,之前因为“恐慌”,很多人错失了2008,错失了2020,那么现在呢?
02
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如果把1979年到2019年视为是经济的上半场,那么以2020年为分水岭,经济正在开辟下半场。
2020年以后,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出现乏力增长,资本的原始积累出现了瓶颈。例如土地在2018年开始限价,房价在2019年停止了飙升,互联网用户增长量在2019年后越来越缓慢。

不知不觉中,经济正在出现一个重大转折,简而言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上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资本型增长,到了下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运营型增长。
怎么理解呢?
比如,现在已经不缺产品,缺的是如何把合适的产品送到合适的人手里去的渠道。
比如,之前我们都是依靠资本的增长赚钱,房价翻了多少倍,股票升值了多少。
然而,现在资本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还想按照之前的这种逻辑占个坑就坐等升值,无异于守株待兔。
这就相当于经济上半场在搭框架,下半场要做的就是如何运营好产品和服务,而不再是依靠各种捷径或者投机。
03
赚钱的逻辑彻底变了,无论是国家、城市,还是企业和个人,如果这些搞不明白就凉了,因为产品和服务的关键还在于“变”。
一、消费主力人群变了
现在的人变“刁”了,中规中矩的群体正在逐渐减少,时尚小资、个性前卫、时尚理性人群一跃成为当下中国规模最大的主流消费人群。
他们喜欢寻求有乐趣的购买体验,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个性化的服务,追求生活质量,对性价比的要求日益提升。
他们有自己的主见,不再是商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先看体验如何,看看用户评价,再决定买不买东西。
如果一个产品在互联网上没有声音,就已经out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看起来有实力的公司卖东西不灵的关键因素。

二、销售渠道变了
之前商品是经过层层的经销商,最终把产品卖给消费者,而消费者只能为这些层层的回扣买单。
现在不一样了,消费者在网上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从厂家拿货,销售的工作主要就是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把产品铺到消费者的面前,让消费者见得到;
二是如何把产品铺进消费者的心中,让消费者乐于购买。
如今各大电商和直播平台在为网络销售造势,如果不转变赚钱的内在方式和逻辑,可能就赶不上末班车。
三、服务方式变了
未来的产品会越来越便宜,而“人”会越来越贵。
当产品价格越来越透明的时候,一切商品的利润都会无限接近于0,而人提供的服务会变的越来越无价。
未来最核心的商业竞争力,不是你能生产出来什么,而是你能圈住多少人,你能服务多少人。
整个商业的重心,正在从“商品”转向“人群”。之前的商业是物以类聚,人群要围着产品转。未来的商业是人以群分,产品必须围绕人群转。

04
郎咸平曾说,“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里,越是底层越容易被抛向不一样的社会洪流,而不一样的洪流,往往会有大机遇,很多人没得选择,更不会走固有的社会路径,也就更容易被抛弃在社会的大趋势之中。”
赚钱的思维也是随着时代趋势而来的,如果还坚持固有的逻辑去做事,可能会死得更惨。
而若要沉下心来做产品内容和服务,终归还是要靠勤奋和踏实。
未来一大批靠运营赚钱的个人和企业将诞生,他们不靠资本的坐享其成,靠心经营新模式新渠道赚钱,他们才是经济下半场的中流砥柱。
正所谓“短期拼机遇,中期拼能力,长期拼人品”,人的成功刚开始要靠机遇,但是到一定阶段就得靠能力。
世界看似变幻莫测,时代日新月异,然而,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操控着社会的运行,这就叫铁道。
2022年,造富神话消失了,经济环境不稳定,普通人想要赚钱,都需要更加踏实了。
-END-
一个聚焦企业办公/职场干货的商业圈
关注我们 邀请进群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这才是大多数人的工资真相
●“躺平城市”成都,也快要卷疯了
●财政吃不消?取消免费核酸的城市,陆续出现了
●新房降价12%!楼市,真的救不动了?

↑用华为终端,办公更安全高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