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力度整顿直播乱象,网络主播的“好日子”到头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最新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故事,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网红的“好日子”恐怕到头了!
直播打赏迎来大变天,靠大额打赏、炫富、性暗示等赢取红利的时代,即将彻底结束。
01
网络主播与31条红线
6月2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明确,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在直播中不得出现炫富、性暗示、利用未成年人进行表演获取商业利益等31种行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公告公示
 点名暴饮暴食、诱惑“打赏”等
《规范》对网络主播的具体直播行为提出了要求。例如:不得恶搞、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的事迹和精神;
服饰妆容、语言行为、直播间布景等不得展现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的内容;
不得铺张浪费粮食,展示假吃、催吐、暴饮暴食等,或其他易造成不良饮食消费、食物浪费示范的内容;
不得通过有组织炒作、雇佣水军刷礼物、宣传“刷礼物抽奖”等手段,暗示、诱惑、鼓励用户大额“打赏”,引诱未成年用户“打赏”或以虚假身份信息“打赏”等等。
《规范》还指出,网络主播应当如实申报收入,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可以看到,针对当下直播乱象严重问题,官方已经开始大规模整治了。新政一出,意味着那些不合规的网红,要面临着下岗了。
02
野蛮生长时代终结
自2016年以来,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经历高速发展,但与之伴生的是行业乱象以及各种姿势的野蛮生长。
一直以来,入行门槛低、炒作收益高是导致网络直播乱象频发的重要原因。
不少直播平台注册认证毫无门槛,吸引了大批草根主播。在没有突出才艺、不能产出优质内容的情况下,许多主播依靠拼颜值、拼尺度来博取关注。而一旦炒作成功,得到粉丝追捧,就能获取丰厚的收益。
更有甚者直播虐杀动物、聚众斗殴、飙酒等暴力猎奇和违法有害内容……不少人吐槽,短视频平台已沦为低俗秀场。
粉丝的打赏更是刷新人们的认知:有的大学生一个月只吃泡面,省下来的生活费全部给女主播买礼物;更有土豪一次砸几十万给心仪的主播。
只要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愿意在直播平台花钱的人比比皆是……

但是,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资本的狂欢不可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在此背景下,《规范》的出台为行业提供了准则和标准。今后健康有质量的内容才能获得激励,违法违规、失德失范的主播将遭到封杀。
这也预示着,视频直播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没有真材实料,靠打PK圈钱的低俗主播凉凉了,要么转行,要么淘汰。
03
监管只会越来越严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需具备专业性的直播内容,《规范》也对主播提出要持证上岗等更高要求。
比如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
此前很多人产生不满情绪,觉得自己努力打拼奋斗多年还不如网红一天收入高,越来越多人不想努力都想着去当网红,这种念头也该就此打住了!
因为,未来不是人人都能做主播,网络主播将成为一门职业,会更加垂直化、专业化,而且监管只会越来越严。
目前一大批头部主播的倒下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不管是谁,都别揣着侥幸走钢丝的心理!

任何行业,行至深处都将面临洗牌,大浪淘沙,最终能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在认真做事的人和企业。
还是那句话,这个社会看似不公平,但把时间拉长一点,站高一点,你就会发现它真的很公平,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2022年,普通人想要致富,只能靠一种办法:勤奋和踏实,这就是天道!
-END-
一个聚焦企业办公/职场干货的商业圈
关注我们 邀请进群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这才是大多数人的工资真相
●“躺平城市”成都,也快要卷疯了
●从今以后,我们只能靠一种办法赚钱了(深度)
●新房降价12%!楼市,真的救不动了?

↑用华为终端,办公更安全高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