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突放王炸,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最新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故事,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以前外地人在大城市落户有多难,说起来是一把心酸一把泪。
但是现在一线城市都纷纷“放下身段”,敞开入户大门了。
这不,前几天,上海放了个王炸,说是在达到一定级别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无需“打分”,符合基本条件就可直接落户。

为啥是“又”一次放宽?
因为就在6月初,上海复工复产之际,上海出台了新的人才落户政策,宣布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可直接落户。
月底又将沪各研究所、各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也纳入无门槛落户的人群。
一月内放松两次,如此急迫地出台人才政策,背后的深意,耐人寻味。
01
都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在留住人才的众多关键因素中,户口是始终绕不过的话题。
很多年轻人因为无法落户,选择去其他城市发展。因为,全国落户最难的地方,非北京和上海莫属。
上海落户有多难?从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
2021年上海全年落户人数73128人,其中,居转户落户37684人,人才引进落户35444人,所谓的居转户主要就是靠积分落户。
另一方面,2021年上海常住人口中非上海户籍人数为1047.9万人。按照这一数据计算,能在上海靠积分落户的概率不到0.03%。
其实,这已经是近些年上海落户人数较多的一年。
此前上海放宽落户限制旨在吸引国内顶尖高校毕业生,想在上海城区不参与积分落户,必须拥有北大、清华以及上海本土的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名校的本科学历。
现在出台的落户新政瞄准了留学归国人员和硕士毕业生,门槛虽然还是比较高的了,但对名校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这对落户要求一向傲娇的上海来说,已经是“放下身段”了!
02
急于降低落户门槛,上海突然下场“抢人”意欲为何?
要知道,户籍本身没什么,真正有价值的是它背后所带来的福利。
其背后的本质其实是这个城市给你的各种福利以及归属感,你落了户,医疗、教育等资源才和你有关系。
而此次针对应届生放开户口限制,说明上海急需新鲜血液供给。
过去十年深圳新增人口达到了720万,广州和成都也都有500多万,而上海只有180多万。
同时,在上海之前,包括武汉、郑州、合肥、南京等在内的多个二线城市,频繁出台落户新政,降低住房门槛,向社会各类人才抛出挂满福利的橄榄枝。
对于一个一线城市而言,它不能放松警惕,它必须要在这一轮中能够抢到足够多的人才。
未来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上海“抢人”瞄准顶尖人才背后正是基于这一点。

未来城市竞争是都市圈的竞争,都市圈竞争过去靠传统产业,未来必须依靠新兴产业、创意产业、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
这些产业都需要人才储备,而且是高端人才,所以谁能率先抢下有限的“人中龙凤”,谁就抢占了城市发展的先机。
相应地,流失了人才的城市,会面临停滞不前。
另一方面,上海面临严峻的“老龄化”挑战。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早在2017年该市就已迈入“深度老龄化”。按照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所以上海更新了落户政策,不仅仅是“抢人”,更是在抢年轻人,所以“应届硕士毕业生”成了首选。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消费经济。
年轻人有生命力、消费力、创新力,年轻人的消费中,房子是不可避免的一环。
高校人才往往是后续潜在的购房群体,所以客观上会为房地产增加更多需求,最先会带动租房市场,同时也会带动商业地产等延伸领域的消费力。
一个有源源不断的新生消费力量的城市,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可见,上海降低落户门槛,不仅仅是上海的事,更是超一线城市户籍深入改革的一个信号: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人不再是“燃料”,“干电池”,用青春换取价值,耗干后回老家,而是当做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彻底打破地域边界,人力资源永远是创新的“载体”。
03
对于城市来说,最宝贵的是人才;而对于人才来说,最吸引它们的地方便是广阔的空间与无限的可能。
尽管二线城市们正在强势崛起,但是对于不少人来说,上海还是上海,北京也还是北京,还是那个令人魂牵梦萦、无比向往的圆梦之地。

可我们也要看到,抢人容易留人难,对于普通的年轻人来说,在帝都和魔扎根生活确实面临着不小压力。
户口是吸引人才的其中一个因素,居高不下的房价则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好在,现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落户与房产逐渐脱钩了,户籍制度、教育政策、社保福利也越来越人性化了。
目前在一线城市中,人口友好程度较高的深圳已经以自身楼市的韧性、产业的创新力和社保体系最轻的压力做出了表率。
上海的入户门槛降低,也给众多城市和人才开了一道门,带来了意识的转变:一线城市户口也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
相信随着住房和户籍改革的深入,人才资源将逐步打破地域边界,无论在哪都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
-END-
一个聚焦企业办公/职场干货的商业圈
关注我们 邀请进群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诺基亚:你以为它死了,其实它在闷声发大财
●公务员进村卖房,一堆城市懵了
●从今以后,我们只能靠一种办法赚钱了(深度)
●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维”

↑用华为终端,办公更安全高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