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曾经红极一时的专业,跌落神坛……


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最新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故事,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最近,高考填报志愿和录取工作差不多结束,然后出现一个专业崩盘的情况——土木类建筑类专业招不到学生了。

01
土木类建筑类专业冷到什么程度了呢?
院校招生方面,就连建筑业界一流的名校,同济大学,在河南的提档排名都跌到了4万之外;武汉大学针对土木工程方面的实验班在河南也没有招满;东南大学的建筑学专业也没完成招生计划。
学生录取方面,前段时间,一则“弟弟被某土木录取,想复读”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发帖人称,弟弟报了6个专业,都没有录取,被调剂到土木类专业。
由于弟弟想学电子信息类或计算机类专业,现在在考虑是否复读。评论区中,现身说法“劝退”土木专业的网友不在少数。
有答主自称硕士毕业于XX大学建筑土木,毕业后校招进了某央企建筑单位,工作四年半干了5个项目,漂泊了4个城市。



▲网友回复截图(部分)
一般来说,专业志愿代表了一种社会预期,是考生及家长基于对考生个人发展前景的判断而做出的选择,其中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就是行业就业情况。
要知道,十年前土木和建筑专业曾今是如何的辉煌,现在这般没落,竟沦落到网友竭力为高考生“避坑”:“恨他就劝他学土木。”
大热门变大冷门,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透露出的不仅是行业风口转型,还有专业背后就业的酸楚。
02
要理解一个专业的没落,首先要了解它为什么走红。
近20年间,建筑设计师这个专业是王牌专业,是炙手可热的“神坛”级别需要仰慕的岗位,当年红透半边天。
这与当时的经济大势是分不开的。
过往十几年,房地产以及上下游相关产业吸纳、解决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学土木的、学建筑设计的学生,赶上了好时候,收入比同龄人高出一截。当年中铁一局来同济大学招毕业生,根本不看成绩,签字就给一万块安家费。
据描述,名气小一点的施工单位,也会许诺分房子,有的还许诺带女朋友来立刻安置体制内工作。
可以这么说,对于70后80后群体而言,大基建是个风口红利,谁在报考的时候选这类专业,谁就拿到了跻身中产阶级的一张VIP通行证。

但是,“花无百日红,几乎没有一个行业一直是蒸蒸日上的,今天的热门可能就是明天的冷门。”
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跌落神坛,只能说它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工程作业总量减少,对土木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缩减。
房子,下面是土木专业,上面是建筑专业,房地产行业不景气,那土木和建筑专业自然而然就受到波及了。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报告,2021年,裁员力度最大的三个行业中房地产排名第二,仅次于文教传媒行业。去年七八月开始,不少大型房企都启动了裁员计划。
从今年各大名校土木工程专业类的分数线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吸引程度正在下降。
尽管房地产市场的增量在未来5到10年仍能保持一定的水平,但是大家心里默认,行业在吸引新增毕业生数量、薪资层面,肯定不会像以往那样有那么高的预期。
03
如果说行业衰退是其遇冷的社会幻象,那么该专业就业所遭遇的民工化则是其岗位的真实底色。
随着互联网普及,土木行业的真实情况,包括不好的一面都向大众呈现了出来,让高考生提前接触到了行业的状态。
很多曾经的从业者,诉说了他们的真实感受:
①“土木方向像一座围城,进去就想出来。我大学学的土木工程,毕业后就做了施工员的工作,也就是天天跑工地,一个工地可能会几年时间,再换下一个工地。每天灰头土脸的,而且似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除了工作,你能做的就是刷刷抖音和快手。”
②“工地上的生活,一言难尽。工地上的生活说单纯不单纯,说复杂但是并不丰富。大家下工后没事干,能做的就是抽烟、喝酒、打牌。如果你不能融入,那就独自在板房里刷视频,看小说吧。在这里,很多时候不知道上进是个啥状态。”
③“如果你谈了对象,那么可能更不喜欢工地上的生活。有时赶工,你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和对象见面,除非你的对象是同行,且在一个工地上,否则很难在一起,得长期维持异地的现状。”
④“成家了的就更难,尤其是看之前一些成家了的师傅,他们完全顾及不了家庭。”
⑤建筑设计也好不到哪里去,没话语权,得不到尊重,高端岗位民工化。“这个职业本来是跟创意密切相关的,结果到了中国房地产业界,就是整个产业链上的一个螺丝钉,只要你按部就班,不需要啥创意。任何微小的细节变动都会给带来大量的修改工作,所以非常消耗体力精力。”

是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
只是,近年来信息化产业大热,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软件等相关专业,近年来分流了一批国内优秀的高考毕业生源,这类光鲜的专业成为了大众眼中的香饽饽。
相比之下,在一些家长和考生传统视角下“下基层”“去工地”“搬砖”的土木类等传统工业的吸引力难免会减弱。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土木建筑类专业遇冷,也是所有传统专业转型的一个阶段性现象。
04
土木建筑专业未来就没有前景了吗?
在鸟哥看来,土木类建筑类专业遇冷,专业投档线排位下降,是一个大趋势,这恰恰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一种体现。
同时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能一提土木工程就联想到房地产。相反,房地产的土木技术含量并不高。”
即便房地产行业不如往昔,可相对于别的行业来说还是有含金量的,而且是传统的,也不会消失。
未来,越多越多的专业会有更多的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
公开报道显示,华南理工大学新增的智能建造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学科,适应建筑行业可持续化和智慧化发展趋势,大力培养具有土木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快促进土木建筑业升级转型。
所以,任何专业的“热”和“冷”,都需要理性看待。
总之从就业层面来看,“心之所至,无往不利;心有所守,方可无咎。”热门冷门是相对的,热爱才是硬道理,毕竟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END-
一个聚焦企业办公/职场干货的商业圈
关注我们 邀请进群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中国的财富与阶层现状,很现实也很残酷
●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维”
●2022年难,2023年可能更难
●吞得下委屈,才喂得大格局

↑用华为终端,办公更安全高效
到顶部